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广播电视放松规制与重新界定公共利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夏倩芳 《现代传播》2005,2(4):19-25
公共利益是政府广电规制的正当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等西方国家公共政策领域放松规制的浪潮,推动广电领域全面放松规制,这导致公共利益被重新界定以符合市场和消费主义价值观。放松所有权规制和内容规制,依赖市场来实现公共利益,事实证明存在诸多矛盾。消费者主权、媒介多元化、公共服务等都受到了市场的挑战而不是保障。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角色更加复杂,在国家利益、媒介企业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国家的平衡能力遭遇更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大众媒介不仅仅是推动全球化的一种工具,它本身就是全球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20世纪的全球化是经济的全球化的时代话,那么21世纪的全球化则是属于媒体巨头的天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CEO列就曾宣称:“媒介将成为21世纪的统治性行业,全球媒体变得比政府还要强大”。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一个典型的国家媒介系统是由国内的广播、电视和报纸产业组成。但是现在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起,伴随着商业化、私有制、行业垄断兼并、全球化的加剧以及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实力雄厚的跨国新闻媒介集团崛起。这些新闻媒介集团在享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同时也掌控着国际话语权。日益强大的媒介权力需要社会的监督,更需要媒介伦理的约束。本文以BBC丑闻作为案例,从媒介组织的角度来探讨媒介的社会责任和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4.
王洁 《新闻界》2004,(6):27-27,53
毫无疑问,全球化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现实之一,已经成为我们思考当今的时代、当今的文化,思考我们自身命运和位置必须加以参照的现实因素。在不可遏止的全球化浪潮中,媒介和传播都扮演着核心的甚至是限定性的角色。如果没有一个全球发展性的商业传媒系统来推进全球市场并鼓励消费价值,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大概就不可能发生。与以往传媒系统主要是民族的和区域性不同,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一个全球化的商业传媒市场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5.
沈馨 《新闻界》2005,(3):40-42
20世纪的最后20年,经济全球化以加速度迅猛发展,一个真正意义上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体系正在不断形成和完善之中。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商业精神渗透到媒介的各个领域,西方国家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也卓有成效,媒体所有者为了获得最大化利润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存活下来,在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开始通过并购与全球性套利来实现其目的。同时,西方各国政府也逐渐放宽了对媒介产业的管制,由此,以1996年修订电信法为契机,美国乃至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浪潮。①短短十几年问,在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维旺迪、迪斯尼、维亚康姆等传媒巨头的带领下,全球50家跨国传媒  相似文献   

6.
自 90年代开始 ,世界媒介行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全球化和市场化是重要趋势。与此同时 ,中国媒介行业也在经历自身的变革 ,市场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特征。基于此 ,本文以中国广播电视集团化发展为入口 ,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市场重组的种种特征和矛盾。我们发现 ,媒介市场化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 ,现行的媒介行业政策极大地制约了其市场扩张的能力和范围 ;而地方性的广播电视集团在行政体系限制下很难走出无法参与国际传媒竞争的困境。此外 ,广播电视集团化带来的经济权利的集中 ,在目前媒介制度环境中 ,有利于强化宣传管理 ,但之于应对WTO之后海外大媒介集团的挑战 ,尚嫌不足  相似文献   

7.
陆晔  夏宁 《现代传播》2002,(2):82-87
自90年代开始,世界媒介行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是重要趋势.与此同时,中国媒介行业也在经历自身的变革,市场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特征.基于此,本文以中国广播电视集团化发展为入口,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市场重组的种种特征和矛盾.我们发现,媒介市场化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现行的媒介行业政策极大地制约了其市场扩张的能力和范围;而地方性的广播电视集团在行政体系限制下很难走出无法参与国际传媒竞争的困境.此外,广播电视集团化带来的经济权利的集中,在目前媒介制度环境中,有利于强化宣传管理,但之于应对WTO之后海外大媒介集团的挑战,尚嫌不足.  相似文献   

8.
我国科技咨询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进程我国的现代咨询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时期,我国咨询需求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建设的直接需求。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工作重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对科技服务的专业需求。其次是政府引导的咨询需求。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避免投资缺乏科学依据,政府明确规定了投资项目申报必须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而推动了投资咨询的发展。第三是境外投资驱动的咨询需求。改革开放初期,外资对我国的投资环境、相关政策、市场需求等方面缺乏了解,迫切需要咨询…  相似文献   

9.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对产业经济进行干预的各种经济政策的总和。它起源于现代工业发展初期,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崛起时期,产业政策一词就是由日本通产省在1970年提出的。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实施产业政策的,对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新形势1、经济全球化对传媒业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这一概念一般指开放的世界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实现着整体性的经济发展和变动,具体指随着全世界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相互依存日益紧密,世界市场正在加速形成。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必须从全球经济的大局出发,规划和实施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经济目标。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经济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不断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使媒介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媒介组织及媒介集团的产业链、价值链重新进行了调整与建构,一方面,媒介产业价值链不断整合,表现为产业的重组与并购;另一方面,媒介产业价值链不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末,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传播的进程已经势不可挡。东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文化殖民或侵略。全面详细地解读了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这一词语风靡世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传播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到了90年代,这场源自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浪潮,波及到了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经济的一体化与文化的多元化,进一步推动企业走向国际舞台。要想抓住机会,迎接潮流,就必须充分利用文化的杠杆作用,在跨文化传播的冲突与融合中寻求超越。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跨文化传播和本土传播政策的调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意指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全球正实现着整体性的经济变动与发展。换言之,随着全世界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相互依存日益紧密,一个开放的世界市场正在加速形成。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必须从全球经济大局出发,规划和实施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最先提出“新经济”概念的,是美国《商业周刊》经济编辑迈克尔小曼德尔,他在1996年12月30日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把新经济界定为“以信息革命和市场全球化为基础的经济”,并认为美国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经济繁荣是“新经济的胜利”,表明美国已进入新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5.
试析出版集团版权贸易的发展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国际国内背景及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出版业经历了一次席卷全球的收购兼并浪潮,一些大型出版集团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纷纷进行了业务结构调整,通过卖出买进方式将自己的业务领域集中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产业上,一批多元经营的大型集团转变为以优势出版专业为主的大型出版集团.  相似文献   

16.
我们正进入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经济”形态。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说法试图准确地描述这种新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如第三次浪潮、信息经济、知识经济、高科技经济、后工业经济、网络经济等。在20世纪科技革命的大潮中,知识的数字化和编码化、知识活动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彻底改变知识的创新过程以及知识与产业和经济的关系。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经济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网络经济成为新经济浪潮的最新体现。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媒体集团在全球化浪潮下,常常通过资本、产品或渠道的大举扩张,逐步占领世界市场成为国际媒体巨头。但每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决定了媒体集团必须要为"入乡随俗"付出代价。身为其中重要的"弄潮儿",贝塔斯曼在中国市场经历了多年沉浮,其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不断的尝试和调整。本文从媒介管理学视角出发,依托战略管理理论及SWOT分析方法,从贝塔斯曼集团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市场竞争格局及战略应对措施等方面,对该集团进出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历史沿革进行梳理。贝塔斯曼在"内忧外患"之时,多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使得它再一次稳定在中国的媒体市场。这也给许多媒介集团制定本土化战略带来警示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常砚溪 《新闻窗》2011,(1):73-73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纸质媒介为了与影像媒介争夺市场争夺受众,已经开始体验市场竞争的残酷。在传媒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具有比电视媒介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我国的报业很早就开始从市场、产业的角度思考问题。首先,我围报业已经开始形成了规模化、制度化和集团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李欣 《当代传播》2008,(3):54-55
传媒业的高技术含量及高知识密集度以及较高的资本回报率使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兴产业。这一新兴产业的形成原因是全球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加、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以及世界范围内政府对传媒业管制的放松,经济和社会变化越来越要求将媒介产品提高到一种潜在可行的商业机会的水平。在此环境下,西方各传媒集团都积极地寻求跨国经营。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原因 资本市场国际化是指各国资本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并向一个整体的市场发展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欧洲债券市场的形成,标志着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开始。70年代以来对资本管制的放宽,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交易技术的进步,都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的进程。 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根本动因是资本对利润的追逐。资本的扩张冲动必然要求跨越国境而向全世界发展。在20世纪前50年,资本对外扩张主要采取银行贷款的形式。从50年代到80年代,资本对外扩张主要采取直接投资的形式。在80年代以后,直接投资的形式和证券投资的形式交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