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只要我们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沟通、交流、相处,用心灵去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给予学生更多的呵护与关爱,就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带着自信面对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2.
正这里所说的"三沟通"指的是与学生、任课教师以及家长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一、捕捉契机与学生沟通我们都非常欣赏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爱满教育"。对学生的爱,体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我认为就是要善待学生。而善待学生,就是要不放过每一个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细节。⒈幽默——师生沟通的"润滑剂"幽默的运用,不但可以化解尴尬的气氛,达到我们想要的教育效果,有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沟通,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往往注重了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作用,往往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沟通,以致我们在对学生品德教育等方面走了许多弯路,给学生的品德教育带来了困难。在日常生活中或闲谈中,我们常会听到许多老师说:"学生难管,很伤脑筋"等一些埋怨的话。认真想来,这并不是学生问题,而是我们当老师的缺乏与学生的沟通,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带来了的麻烦。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沟通,对学生品德  相似文献   

4.
沟通,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往往注重了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作用,往往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沟通,以致我们在对学生品德教育等方面走了许多弯路,给学生的品德教育带来了困难.在日常生活中或闲谈中,我们常会听到许多老师说:"学生难管,很伤脑筋"等一些埋怨的话.认真想来,这并不是学生问题,而是我们当老师的缺乏与学生的沟通,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带来了的麻烦.  相似文献   

5.
时下,不少老师经常抱怨无法与学生沟通。真是"沟通难,难于上青天。"现在的学生,不仅不听老师的话,有时还公然与老师顶撞几句。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我们广大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认真探索一下怎样与学生沟通?"爱心平等教育"是师生沟通的基础;加强自身修养是师生沟通的要件;重视个性差异是师生沟通的保证;注重以德感人是师生良好沟通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共历生命成长,教师就要打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热情学习,并因材施教,学会耐心等待,还要和学生一起,在语文课堂以外创造"用语文"的机会,体验"用语文"沟通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正>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第一教学目标,它改变了传统教学重知识、轻情感的教学理念,更加凸显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高尚情操的培育。为此,我认为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感化熏陶,实施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情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是"教"与"学"的桥梁,是人世间极其美丽的花朵,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师只有带着一颗真诚的心,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流,触动学生稚嫩的心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以情激情,情感沟通的方法,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主动探究、领会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沟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9.
教学说到底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提问正是师生语言沟通、情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提问的艺术,提出富有趣味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与开放性的问题,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有句广告词说:"沟通从心开始。"好的沟通能让彼此心情愉悦,即使是很难办到的事,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真诚的沟通能让双方关系更融洽,更容易了解对方。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更应从"心"开始。当我们付出的爱不被学生理解时,你是否想过,你用心了解过孩子的心吗?有时,我们总会抱怨:我们为学生付出了那么多,学生却无动于衷,爱得不到回报,真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有时,我们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却还是一如既往地不  相似文献   

11.
在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诞生的著名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中提到过这样一句话:"孤独的反义是团结。"而众所周知,孤独带着极强的隔绝与疏离意味,那么团结即代表着沟通与理解。因此,我们亦可得知,孤独的实质实则为爱的缺失、理解的缺失以及信任的缺失。  相似文献   

12.
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遇到过很多"问题"学生,他们有的焦虑不安、偏执冲动,有的自卑孤僻、冷漠无视,甚至有些学生还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在与这些问题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问题"学生与其家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为此,我进行了"90后寄宿制学校学生亲子沟通不畅的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我发现目前的高中生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希望进行良好沟通的愿望是比较强烈的,但是存在着沟通"难",沟通"无效"的现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之所以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课标告诉我们,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互动、参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个体体验和感受。而这一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对话过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互动、交流、沟通、补充,让认知和情感在其间碰撞、磨合,最后交融。在这种理念下,我带着学生走进了美丽而神奇的《九寨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质疑问难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贵生课堂"要求学生每天都带着小问题进课堂,带着大问题走出课堂,激励学生不断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未知的问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带着什么样的问题离开课堂?怎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呢?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李莉 《教育艺术》2013,(1):58+61
近几年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在"少教多学"理论的指导下,尝试"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改革,力求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给我们带来一缕春风。在"基于问题"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让学生运用"六重对话,学会质疑"的探究方法来学习语文,努力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以下就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案例和反思。一、与作者对话,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大雁归来》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上学生学习不是预约的,而是一个学生与老师、文本、同伴们的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群群活生生的孩子,他们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灵性兴致勃勃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我们必须要以动态的观点来认识课堂教学,跳出预设,追求生成,随时能够接住学生抛过来的意外。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是寻找有效途径,及时沟通与交流,设法去解决,而往往是为了避免"麻烦",便凭自己的"权威"身份草草了事,或以放任的态度"自然处理"。这样不但使原来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反而诱发了新的问题。导致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的原因,是一些教师缺乏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综合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师生间的沟通工作。  相似文献   

18.
好关系胜过一切说教,通过与学生有效沟通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我一直以来努力想解决的问题。做班主任八年了,我一直很欣赏柔性管理。靠近你,温暖我,带着我们的爱靠近我们的学生,他们的爱也会温暖你我的,在这里分享几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19.
李萍 《吉林教育》2008,(9):81-82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信息的迅速发展、更新,教师的法定权威受到挑战。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的某些知识教师也许尚未涉及,教师由原来"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现在"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其对知识"先知"的优势会逐渐弱化。在网络时代,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构建  相似文献   

20.
沟通,在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是中职语文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模块的重要学习内容,是中职学生职业规划中需要重点培养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