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语与汉语之间,不是"亲属"关系而是"假借"关系。但是,自汉字传入日本之后,却在日本语言文字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有利于日本吸取中国文化,更为民族文化发展增加了新鲜血液。日本知名作家柳田邦男曾说:"汉字的节奏感与优雅的文体永远是美丽的!"  相似文献   

2.
日语与汉语之间,不是"亲属"关系而是"假借"关系.但是,自汉字传入日本之后,却在日本语言文字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有利于日本吸取中国文化,更为民族文化发展增加了新鲜血液.日本知名作家柳田邦男曾说:"汉字的节奏感与优雅的文体永远是美丽的!"  相似文献   

3.
查阅日本专利文献,可充分利用其中的汉字汉字:中日文化的纽带中日两国有着数千年的交往史,古代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大量的文化、科技及生产知识,其中汉字的输入对日本民族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纵观古今,深谙历史的人都明白日本文化之本源,很大程度上是从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演变而来。自秦时徐福出海至琉球国,再到三国时王经于日本传教,后至五胡乱华时期大量工匠东渡重洋,远赴日本劳务,使之日本文化在绳文时代进步迅速。这一时期在日本兴起的汉礼,至今仍可在日本文化传统中得以体现。时至唐朝末年,通过长期不断的学习、吸纳中国文化与传统,日本发明了自有文字——平假名、片假名,即由汉字草书及部首组成的日本早期文字。在这一时期进入日语的汉字词,多追随古代汉语的原意沿用至今。由此,可以说日语中的汉字词基本上都是从中国古代汉语中借鉴而去,日语与汉语虽各自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但两国语言中的汉字词如上所述,根本就是同宗且同源的。然而,随着中国部分汉字的古释义于现代汉语领域中逐渐被弱化或淘汰,日语初学者若用现代汉语的释义去学习、或是猜测,武断地望文生义,恐将造成误用之果。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古文字的诞生与变迁史,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日古文字的演变情况,分析了日本对传入中国汉字的吸收与再创造,并基于此展开了对日语汉字与中国汉字词义关联互译的探讨,以期对日语语言学习与文字领域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刘建华 《科教文汇》2007,(3S):149-150
“汉字文化”的兴起已有十几年了,这个具有潜力的研究课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在理论体现建设过程中,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出现了“仁者见仁”的理解,争论之中“汉字文化学”一步步得以发展。本文就研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安宁 《内江科技》2006,27(3):88-88,104
汉字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现已成为最完善的“视觉平面信息记录体系”作为现代标志设计的经典和不朽的例证,汉字设计所蕴涵的精髓,值得令人继承与研究。本文从汉字的“形”、“意”、“势”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百科知识》2010,(12):58-58
中国古代汉字书写是竖行,到汉代以后纸虽然发明出来了,但汉字书写方式已有很久的历史了,仍然是通行竖写。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洋文化,提倡汉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革传统的书写方式,改用从左到右的“横行”排列方式。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我国民间是流传非常广泛的。仓颉可能只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物。商周的金文、甲骨文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秦篆距今也有二千多年了。汉字“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对创造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亚洲其他一些国家文字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汉字难识、难读、难记、难写。一千多年前,宋朝就有人认识到汉字存在着这些缺点。十九世纪末期,就有人提  相似文献   

9.
盛唐时期,日本人心向大唐,将中土的文物典章、学术思想尽其所能搬回本国,汉字经过移植和变通,也在日本落地生根.部分汉字被借用为日本现今的汉字;部分汉字的偏旁或简化体演化成日本的假名,诞生出&;lt;五十音图&;gt;,以补充汉字应用的不足.于是汉字、假名组成了日本文字的整体.……  相似文献   

10.
汉字中包含着大量远古母系氏族社会文化内涵,其中也包括神话思维方式,着重就“帝”、“后”、“乙”、“孔”、“乳”等字所包含的氏族起始、始祖神祗等问题作了一个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徐慧 《科教文汇》2008,(18):177-177
汉字是依据词义来构造字形的,它与汉文化关系密切。从对汉字字形的分析,汉字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家庭制度和婚姻习俗,汉文化中的古代婚姻习俗是汉字发展折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经开播,即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汉字热”的风潮。很多观众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预备了纸和笔,与选手一起听写汉字,一起聆听专家的讲解,情绪也跟着选手们或兴奋或失落。汉字听写大会,成了一道人们温习传统文化的大餐,让每一个热爱汉字的中国人尽情地回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多是通过敲击键盘或输入语音来传递信息,书写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退化。在成人中,提笔忘字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汉字听写大会中的成人听写率远远低于比赛选手。规整的打印篇章出现在更多的工作与生活场合,而流畅、漂亮的手写稿子却成“笑渐不闻声渐悄”的发展态势,令人心生忧虑。  相似文献   

13.
现代标志设计必须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去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汉字图形与标志融合的过程就是利用现代设计意识对汉字文化的传承与超越的过程.本文探索了汉字图形作为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的方法和途径,及其存在的意义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孙建峰 《科教文汇》2007,(8S):189-189
现代标志设计必须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去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汉字图形与标志融合的过程就是利用现代设计意识对汉字文化的传承与超越的过程。本文探索了汉字图形作为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的方法和途径,及其存在的意义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早期的学员多注重口语的学习,不大愿意学习汉字,教师也经常迁就学员的意愿,把汉字课改成了变相的语音训练课了。结果,学员的“听、说”能力虽日渐进步,“读、写”汉字的能力却进展十分缓慢。如何纠正偏差,使“语”与“文”的学习得以平衡发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大难题。立足于研究汉字教学对外国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升汉语水平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在世界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近几年来,世界范围上掀起了"汉语热"的狂潮,汉语文化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世界人们的青睐。汉字是汉语的基础,因此在对外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也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根据作者的亲身教学经验总结了对外留学生汉字教学的策略方法,并分别从对留学生进行汉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在汉字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提高汉字教学效率的策略方法进行了论述,希望帮助各位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汉字教学。  相似文献   

17.
邹小平 《大众科技》2011,(12):219-220,137
阐述日本汉字与中国汉字形体、语感、文法等方面的差异,指出学习日文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师将汉字文化引进古汉语教学,提取古汉语课程中的汉字知识,促使古汉语教学与汉字文化教学互相融合,相辅相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古汉语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古汉语中的汉字知识,深化学生对古汉语和汉字文化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别从古汉语常用汉字、汉字字形结构及汉字人文蕴意这三个角度出发,深入探究如何寓汉字文化于古汉语教学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王莉 《科教文汇》2020,(1):57-58
教师将汉字文化引进古汉语教学,提取古汉语课程中的汉字知识,促使古汉语教学与汉字文化教学互相融合,相辅相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古汉语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古汉语中的汉字知识,深化学生对古汉语和汉字文化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别从古汉语常用汉字、汉字字形结构及汉字人文蕴意这三个角度出发,深入探究如何寓汉字文化于古汉语教学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汉字作为中国的语言符号,在学习中应注重汉字文化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形、音、义等维度,强化对汉字的有效学习,规避汉字偏误的产生。本文立足对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原因分析,从强化汉字文化学习、树立学习自信心、系统学习构建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外国留学生规避汉字偏误的措施,切实提高汉字学习质量,为留学生深入汉字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