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英汉两语言的基本词汇大致相同,但也存在差异,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角度来对比英汉构词的异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此研究首先简要回顾原型范畴理论的形成发展,归纳了原型范畴理论的特点——基本范畴、家族相似性、模糊边界等,然后通过列举英语和汉语中的词汇实例从原型范畴理论的某些特点出发对比英汉构词的异同,最后得出汉语更注重词语的意念范畴,而英语则更注重突出词的词性范畴。  相似文献   

2.
词义引申研究是词汇研究的重要方面。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词义引申进行研究,但对词义引申在原型范畴理论层次上的研究不多。文章立足于原型范畴理论借助语料对词义引申进行浅析研究,并分析汉语中常见的四种词性在意义引申过程中发生词性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纷繁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把事物归入范畴,由此产生了范畴理论。而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传统的范畴理论受到苛责,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范畴观——家族相似性理论和原型理论,外语词汇教学显然颇受启发。然而,范畴理论特别是原型理论也并非毫无缺陷,为了解决范畴化所不能解释的认知语言学上的种种困难,非范畴化理论应运而生,二者互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4.
李艳丹 《文教资料》2013,(29):124-125
“宁可”的词性问题是颇有争议的。本文从认知范畴理论的角度,归纳出原型“宁可”、原型副词、原型连词、原型情态动词的属性,对比发现,“宁可”同时呈现出副词范畴、连词范畴的某些特征,它处于副词范畴和连词范畴相互渗透的部分。当“宁可”单独使用时,主要呈现出副词的特征,当“宁可”与其他词关联使用时,则主要呈现出连词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范畴理论之一,它兼容了经典范畴和家族相似范畴观的优点,它所体现的原型效应为基本层次范畴和多义范畴研究提供了理据.本文拟就原型范畴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概括,探讨原型范畴理论在语言学研究中的意义以及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柳明月 《文教资料》2010,(24):34-36
在英语学习中不难发现,有些名词如"fish""hook"等在和"to"组成动词不定式时,这些名词又可当作动词来用。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这类词既可以作名词,又可以作动词,根本无法给这类词的词性作一明确定性。本文作者针对这种观点进行了论证,认为,认知语言学侧重的是人的体验性和心智性,而范畴的切分应该以清晰的逻辑为理据。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范畴化理论。  相似文献   

7.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石,为语言研究和教学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冠词是英语语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往往难以被英语学习者掌握。本文介绍了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以此为指导,分析了英语冠词的语法意义范畴,探索和推动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冠词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凌剑春 《文教资料》2007,(12):96-97
原型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经典范畴理论形成鲜明对立。本文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来解释语义模糊现象,从认知的角度证明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的语义具有模糊性。原型范畴化理论可为研究模糊语义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对英语词汇的认知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范畴理论,主要探讨英语基本范畴词汇的构词和语义原型效应并讨论上、下位范畴词汇的演绎、归纳作用以及它们的语篇功能。文章认为,范畴理论观照下的基本范畴词汇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途径,具有构词和语义原型效应。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有较强的解释力,同时,对上下位范畴词汇的语篇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纷繁的世界,人们不得不把事物归入范畴,由此产生了范畴理论。而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传统的范畴理论受到苛责,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英语词汇教学显然颇受启发。然而,范畴理论特别是原型理论也并非毫无缺陷,为了解决范畴化所不能解释的认知语言学上的种种困难,非范畴化理论应运而生,二者互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1.
何春燕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4):57-59,64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同语言学家对"原型"有不同的理解;原型范畴的属性不确定性、范畴成员之间地位的不相等性及范畴边界的模糊性等特征对英语时态范畴的模糊性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原型理论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20世纪70年代由Rosch(罗茨)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是原型是一个范畴的典型代表,其他成员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不足,该理论现已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之中。下文将从原型理论的角度,试探析在口译活动中,口译员如何采取"次原型"词策略,来实现在原型范畴脱口而出之际的"自我更正",从而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多义词语义范畴构建的过程就是其原型义项依照辐射方式和连锁方式向其他义项延伸扩展的过程,而每一个义项的衍生都具有某种语义理据性.二语习得中,原型范畴理论,和理据性分析有助于学习者架构语义联系网,使所学词汇表征意象化和具体化,拓展多义词的习得深度.  相似文献   

14.
夏珺 《教育教学论坛》2019,(12):203-204
本文基于原型范畴理论框架,阐述了网络新兴词汇的范畴模糊化和非范畴化的现象。从原型范畴来看,核心易向边缘模糊,比如"某族"、"某体",某些情况下,在原型范畴模糊化的过程中,词义发生了改变,因而导致大量网络生词出现。从非范畴化来看,网络新兴词汇构成方式主要有自由组合、汉字谐音、数字谐音和拼音缩写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角度出发,论述了原型理论的含义,揭示了原型理论与英语小词的演变规律,探讨了学习英语小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原型理论给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带来了几点启示:词汇意义的讲解应以原型意义为中心,再向边缘意义扩展,加强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注意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词汇,重视隐喻学习以及创建语境学习单词。  相似文献   

17.
李良勇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3):86-87,119
全文运用范畴理论,从明喻的定义入手,分析what在明喻引导词范畴中的地位,指出在明喻界定中普遍存在着忽视明喻边缘范畴的误区,并就what引导的说明型明喻结构的变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比较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的异同的基础上,探讨了原型范畴理论在高校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在翻译教学中,宏观上应让学生树立“原型语篇”的翻译观,微观上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原型范畴理论进行语篇的再范畴化,从而顺利完成语际间的转换;在翻译标准的评判上,原型范畴理论也有其较好的解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