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始于西方。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在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发生碰撞、组合的过程中,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现象。《红楼梦》辩证的女性观,对西方现代女性批评要素具有调和与补正功能,为我们建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女性批评理论体系,昭示出一条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在七八十年代成为西方电影界一种重要的理论批评流派。它的生成和发展吸收了精神分析学、语言学、符号学、阐释学以及后结构主义等一系列学科的理论要素。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批评也开始受到中国电影评论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一直热衷关注小说研究,对于诗歌文本批评尚停留于思想鼓动和构想的现实相比,中国女性主义批评不仅关注小说研究,同样把诗歌、散文以及戏剧研究纳入到批评实践当中来。新时期女性主义的文体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厘清概念术语、剖析形象类型以及总结文本意蕴等方面,尤其是在人物形象以及意蕴主题的解读层面上下足功夫,而对于各种文体的形式批评是相当匮乏的。更缺乏像西方那样从叙事学、原型等角度剖析作品的可能,在批评思路上仍属单一。这与中国批评家在运用西方理论资源上的隔膜有关。  相似文献   

4.
吕红 《文教资料》2008,(2):19-20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分支,其中最具影响的是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和解构主义女性主义以及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等几大流派.本文简要、系统地论述了这四大分支的内涵及特点,使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更系统、清晰.  相似文献   

5.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的重要的一支,它是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物。20世纪中叶,女性主义批评迅速地成为一种新的批评理论风靡欧美的批评界,开拓了文学批评的新局面。女性主义批评突破了传统文学批评的范围,动摇了以男权为中心的性别定型论,用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西方文学传统。女性主义批评不仅仅是文学批评,它还是一种跨学科的文化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者是法国的西蒙·波芙娃。1949年,她出版了《第二性》一书,从性别的角度探讨了有关女性的若干理论问题,奠定了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基础。女性主义批评在实践上为自己确…  相似文献   

6.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是20世纪重要的批评流派之一,它将矛头指向父权制度和男权中心文化,提供了一种基于女性价值的理解世界、理解生活的新方式,成为后现代语境下反主流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核心问题是妇女阅读、女性写作和文学史的重建,三大批评场域的研究,共同呈现了西方女性主义对父权逻辑的解构和自身理论的建构过程,对女性主义批评主体性的建构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女性文学"到"女性主义文学",从"女权主义批评"到"女性主义批评",从"女性意识"到"社会性别",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到"性别诗学"."女性文学"是一个颇具争议和歧义的文学概念,并且造成了批评与阐释的困难;相比而言,"女性主义文学"的内涵和外延更为明确和清晰."女权主义"代表了西方早期妇女运动争取男女平等的斗争,偏重于政治和斗争性;而"女性主义"则深受西方后结构主义影响,偏重于文学、文化."女性意识"带有"性别本质论"色彩,以"社会性别"替代"女性意识"必将给女性主义批评研究带来更加广阔的话语空间.为了走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世纪之交面,临的困境与危机,"性别诗学"学说被适时引进.但理论化、系统化、学科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性别诗学"尚需建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潮传入中国。在历经20多年的理论研究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译介引进"、"批评实践勃兴"及"研究深化"三个阶段。在此期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断地被中国的文学批评家们源引、借用、改造,最终被有效地植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现当代文学批评多元格局中的一员,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富于特色的学术领域,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楼梦》解读是英语世界中《红楼梦》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涌现于20世纪90年代,体现出强烈的社会文化诉求,《红楼梦》成为女性主义批评的佐证材料,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本体。英语世界的《红楼梦》女性主义批评的前期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核心概念"对汉学家的启发,后期几种研究成果则反映出汉学家对西方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批评的补充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是西方学术界“少数话语”的两种主要代表。近年来,一批被称作后殖民女性主义的批评家在二者之间开辟了一个新的理论空间。她们批评西方女性主义的白人中心主义和本质主义, 寻求建立一种适应第三世界妇女文本的理论模式和阐释策略, 并从后殖民立场对西方女性主义的经典作品进行了新的解读, 本文从理论与批评实践两个方面对这种新的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现状,反思中国女性文学批评中批评视角缺失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建构基于两性和谐的既区别于西方女性主义又更贴合中国现实的具有整合意义的女性文学批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女性主义及社会历史批评视角对《孔雀东南飞》中的爱情进行解读,以此为例指出中学语文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性,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心智的成长,选择合理的文本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13.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被认为是20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先锋之一,其作品《一间自己的房子》是伍尔夫女权主义思想最直接和充分的体现,它着重讨论了妇女与文学、男女性别差异及双性同体等严肃问题。其超越传统女权主义思想的女性观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产生了影响,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得以初见规模。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自一九八○年代发韧以来,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显著成就。女性主义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关键词,在文学实践中显示出丰富的多层内容。以颠覆男权为核心的激进策略,反思男性与女性所共同拥有的缺点,探索两性和谐共处等丰富内容。在进入到一九九○年代后,女性主义面对消费社会既有清晰的宣言也带着更多的迷失,显示了女性主义在实践上的多层探讨。  相似文献   

15.
社会性别与性别诗学--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记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别理论是西方女性主义学者对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重要贡献,它标志着西方女性主义学者的理论自觉。作为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它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被介绍进中国来的。社会性别理论对于开阔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先在的理论视野,对于20世纪80年代普遍运用的性别本质论限度的认识与反思,尤其对于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The comprehension of literary analysis is beneficial for English learners who are eager to appreciate English literature.As is following,one kind of literary analysis method is introduced,that is,feminism criticism.To begin with,what is feminism?According to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feminism",also called"feminist movement"or"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refers to the social movement that seeks equal rights for women,giving  相似文献   

17.
契合与分歧:女性主义文论与后现代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与当代诸多化思潮共同步入后现代语境的论流派,女性主义对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二元对立结构的反叛,对多元性、异质性、边缘性的强调,使其与后现代化产生了深刻契合。它亦以对菲勒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激进反叛,提供了大量变化、断裂的个例,丰富了后现代化理论。但女性主义鲜明的政治实践指向与严肃的人本主义立场,又使其与虚无的、崇尚消解的后现代化具有根本分歧。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历史叙事的怀疑、解析主义对本质主义的批判,启发了深受本质主义困扰的女性主义更为关注性别内部的差异。而女性主义也将坚持性别话语的基本立场,强调化批判的立足点。因此,如何吸收后现代化的精华并将之纳入自己的政治实践框架,成为当今女性主义论界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8.
唐景春 《海外英语》2012,(3):204-205
In Middlemarch, George Eliot creates the three heroines who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s and lots. The study of Eliot’s feminism view is based on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By the contrast and comparison of the three female images in Middlemarch, Eliot expresses the both radical and conservative attitude towards feminism.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晚期至90年代初期,酷儿理论作为继女性主义之后一种新兴文化社会理论在欧美思想界极为盛行。queer是性别文化研究的关键词,也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的重要关键词之一,对关键词的翻译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对关键词queer的译介经历了文化碰撞和文化对话。  相似文献   

20.
《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殖民主义可谓是当今的热门话题,而后殖民主义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结合形成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使学批评领域更加丰富和新颖。这里旨在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对汤婷婷的经典之作《女勇士》进行批评实践,给予这位处于双重化边缘的作家及作品一个全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