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指由于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和形态结构畸变引起的疾病,可以发生于任何一条染色体上。从细胞水平上分析,这种病是由于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行为紊乱所致,常见的有21三体综合征、Turner综合征、多X综合征、XYY综合征等,这些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人类所发生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还包括结构变异引起的,如猫叫  相似文献   

2.
1三倍体无籽西瓜绝不可能结出种子吗无籽西瓜为同源三倍体(3n=33),是由四倍体母本(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而获得的),接受二倍体父本花粉而培育出来的三倍体种子长成三倍体植株所结的果实。同源三倍体植株的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的三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或组成一个三价体,或组成一个双价体和单价体。在后期时,三价体一般是两条进入一极,一条进入另一极;二价体中两条同源染色体分离正常,移向细胞的两极,单价体一般随机进入两极中的一极。  相似文献   

3.
2007江苏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生物试题第l8题: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相似文献   

4.
我们一般食用的普通西瓜是二倍体(2n=22),用秋水仙素处理普通西瓜的幼苗,染色体加倍,就可以得到四倍体(4n=44)。再用四倍体植株作为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就能在四倍体植株上结出三倍体的种子(3n=33)。三倍体的种子长成的三倍体植株,由于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组合和分离很不平衡,也很不完备,因而不能形成正常可育性的生殖细胞。所以胚珠不能发育成为种子。但其子房在受到普通西瓜成熟花粉的刺激后,能正常发育成果实。无籽西瓜就是这样产生的。 无籽西瓜真的不结籽吗?吃过无籽西瓜的人都知道:无籽西瓜的果实里面有大量未发育不带硬壳白色的瘪子,但偶尔也有少量带硬壳的真正的种子。也就是说,无籽西瓜并非绝对无籽!这是为什么呢? 无籽西瓜属同源三倍体植株(3n=33),其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的每三个染色体在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时或组成三价体(三个染色体连在一起)或组成二价体(两个染色体连和单价体(一个染色体单独存在)。在后期时,二价体分离正常,单价体一般随机进入细胞两极的一极,而三价体一般是两条进入细胞的一极,另一条则进入细胞的另一极。据观察,对于同源  相似文献   

5.
香蕉的种子哪里去了种子是胚珠受精以后形成的,那么香蕉为什么无籽呢?经研究发现,香蕉是天然的三倍体植物,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3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论是大孢子母细胞还是小孢子母细胞,由于每种染色体都各有三条,联会时,这三条染色体往往组成三价体(...  相似文献   

6.
考点一: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辨析 1.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的关系 (1)一条染色体一般呈棍棒状(如右图),包含一个着丝点(c)和两个臂(a、b)。  相似文献   

7.
任玲玲 《中学理科》2006,(8):F0003-F0003
一、二者的区别 基因频率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即基因频率一该基因的总数/该等位基因的总数,实质为某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出现的概率。如A自交后代中,A与a的频率即为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是指群体中某一个体的任何一个基因所占比例,其实质为控制某一性状的某两个基因组成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出现的频率。如A自交后代中AA的频率。  相似文献   

8.
1987年、1992年全国高考生物学试题分别有这样两道试题: 例1、(1987年)萝卜和甘蓝杂交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产生能育的后代。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 A、基因自由组合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加倍 例2、(1992年)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A、二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 要正确解答上面两题,必须对多倍体的类型有所了解,现将多倍体的类型简述如下: 一、同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是指加倍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也就是原来的染色体组加倍,这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三倍体无籽西瓜因其具有含糖量高、口感好、易贮藏等特点而倍受人们的青睐,但其培育过程未必人皆知之。笔者现从遗传学的角度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谈一浅见:1原理 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如用秋水仙素(一种植物碱)处理二倍体西瓜的种子或幼苗,使其在细胞分裂的中期,阻碍纺锤丝和初生壁的生成,使已经复制的染色体组不能分向两极,并在中间形成次生壁。结果就形成了染色体组加倍的细胞,使普通二倍体西瓜染色体组加倍而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然后与二倍体西瓜植株(作为父本)杂交,从而得到三倍体种子。三倍体的种子发育成的三…  相似文献   

10.
Y染色体是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出现的。我们知道性染色体有X、Y染色体,开始时生物体可能只有常染色体,以后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其中的一条常染色体分化成Y染色体,另一条常染色体分化成X染色体。Y染色体在人体23对染色体中体积最小,而且基因数也最少。Y染色体主要是异染色质(即其上有较多无活性基因)。在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在配对过程中发生互换,其结果是染色体中的基因会发生各种重组,使得有性繁殖的后代具有多样性,这是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三体的形成原因,一般出于两个时期,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容易发生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移向两极;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移向两极.在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类遗传病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有一种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病.教材上说: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会相互分离,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为体细胞的一半.但是,如果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就可能形成21三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中生物课本中一直把单倍体说成是高度不育的。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应依不同情况而定。 一、单倍体 单倍体是指: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因此可知单倍体并不等于含一个染色体组,它可以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含多个染色体组,这可依原物种是几倍而定,如玉米(二倍体)的单倍体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普通小麦(六倍)体)的单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陆地棉(四倍体)的单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由于自然界的高等生物都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单个的精子或卵子往往自行死亡。因此单倍体在自然界的出现率是极低的。只有在人工条件下,通过花粉培养等方式才能很容易地得到单倍体。  相似文献   

13.
“三体”是比正常2n个体多了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属于生物染色体数目非整倍体变异中比较普遍的一种类型,其染色体组成可以表示为2n+1,有常染色体变异和性染色体变异两种.常染色体的变异主要有13、18、21三体;性染色体的变异主要有XYY、XXY.此种变异不论是从其来源,还是其产生后代都与减数分裂息息相关,引起命题者重视并逐渐成为各级各类考试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无籽西瓜是三倍体 ,由于它的染色体配对发生了紊乱 ,从而不能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在分裂前期 ,每种染色体有三个 ,组成三价体 (三个染色体连在一起 ) ,或者组成二价体 (二个染色体连在一起 )和单价体 (一个染色体单独存在 )。在分裂后期 ,二价体分离正常 ,但三价体一般是两个染色体进入一极 ,一个进入另一极。单价体有两种可能 ,或是随机进入某一极 ,或是停留在赤道板上 ,随后在细胞质中消失。因此 ,三价体和单价体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到配子中去。三倍体产生的配子中 ,具有N和 2N的染色体是有功能的 ,能受精 ,但这样的配子形成的机率极…  相似文献   

15.
配子致死遗传是指在配子期发挥作用而致死。这可能是由于配子中的致死基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的异常变化(缺失或增加,形成单体、三体的个体,产生缺体的配子)所致。这种致死基因可能仅对于某种(比如雄)配子有致死效应,而对另一种配子无影响,此基因又可以遗传。简单地讲就是,受精前的卵子或精子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死亡的现象,是造成不育性的原因之一。本文结合近两年高考遗传题对致死问题进行部分汇总分析。  相似文献   

16.
1基因组基因组的英文名称是genome,早期被译为染色体组,指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遗传学中对基因组的定义是一个单倍体细胞核中、一个细胞器(如动植物细胞质中的线粒体、植物细胞质中的叶绿体)中或一个病毒中所含有的全部的DNA(或RNA)分子的总称。基因组可以分为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及病毒基因组。通常习惯上所称的基因组就是指核基因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组指单倍体的细胞核内整套染色体上所含的全部DNA分子。对于无性别区分的生物,其单倍体基因组就是指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上全部DNA分子,如二倍体水稻有12对染色体,调查水稻的单倍体基因组就需要测定一个染色体组中12条染色体上的全部DNA分子序列。  相似文献   

17.
任少亭 《生物学教学》1999,24(8):2-3,26
从细胞学角度看,染色体是分裂期细胞中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杯状小体;从生物化学角度看,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R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因此是核酸和蛋白质的复合体。染色质(c]m。till)指的是间期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与染色体类似,也是DNA、RNA和蛋白质。染色质在细胞分裂前期逐渐聚集起来形成染色体,在分裂末期染色体又逐渐处于解集缩状态,到间期时再变为染色质。染色体印染色质是控制遗传形状的DNA一蛋白质复合体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运动形态。染色体按其形态功能不同可分为各忡类型。1A染色体和…  相似文献   

18.
对由雌配子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对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北京8家苗圃的试验林选取8个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2个二倍体对照系进行了前期生长期内的树高、地径、胸径、叶长、叶宽和叶厚生长特性的测定,并且测定了干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不同CO2浓度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1)4月底到5月底期间为本次试验中的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无性系的缓慢生长期;2)在雌配子染色体加倍的三倍体无性系中,401生长性状和光合特性显著优于其他无性系和二倍体,是毛白杨新无性系中表现最优异的无性系;3)雌配子染色体加倍得到的三倍体无性系在多个性状上呈现出多样性,并不是所有三倍体无性系都优于二倍体对照系.  相似文献   

19.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的形成过程基本相似,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第一,原种或杂种所形成未减数配子(即配子内保持原种或杂种的合子染色体数)的受精结合;其二,原种或杂种的合子染色体数加倍。多倍体不仅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通过上述途径人为地创造多倍体。据估计,多倍体的自然发生主要是通过第一条途径.而人工创造多倍体则主要是通过第二条途径。1未征国配子的结合与多倍体的形成由未减数配子彼此受精结合成为多倍体的情形,可以举萝卜与甘蓝的属间杂种多倍体为例。萝卜(ZX=RR=18=9H)和甘蓝(ZX=BB—18=9H)。杂交的FI是…  相似文献   

20.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相互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X、Y例外)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包括常染色体和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有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性染色体有与常染色体独特的地方。如X、Y的同源区段控制着相对性状,而非同源区段控制着特有的性状,人类中决定发育为男性的SRY基因就只存在于Y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