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教师文化是教师这一特定群体在学校环境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规范.文章通过探讨四种不同类型的教师文化--个人主义文化、派别主义文化、人文合作文化和自然合作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提出合作型的教师文化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然后从现行教师文化的现状出发,探讨出构建合作型教师文化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水香 《高教论坛》2014,(12):83-86
大学教师合作文化是大学文化与教师合作文化的融合,其受学说渊源、个性心理、组织制度等因素影响。应尊重教师个性、促进校内教师跨学科合作和同专业教师跨学校合作,并建设高校优秀组织文化,以重塑大学教师合作文化。  相似文献   

3.
教师文化是教师这一特定群体在学校环境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规范。通过探讨四种不同类型的教师文化——个人主义文化、派别主义文化、人为合作文化和自然合作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发现合作型的教师文化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校本教研是教师合作文化的创建平台。校本教研可以使教师从孤独型文化走向对话型文化,从工作者转换为学校的主人,从被动走向主动。在校本教研中创建一种理想的教师合作文化,主要通过培养教师的“专业对话”和“合作研究”;激活教师的合作意识;创设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教师文化是教师这一特定群体在学校环境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规范。文章通过探讨四种不同类型的教师文化——个人主义文化、派别主义文化、人文合作文化和自然合作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提出合作型的教师文化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然后从现行教师文化的现状出发,探讨出构建合作型教师文化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化生态取向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表现在发展的主体性缺失、学校合作文化的缺失和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失范等方面.为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应重构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以唤起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应创建良好的合作文化,使农村教师重建专业发展的信心;应创设多元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以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透视农村学校文化,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师的专业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实现的.我国农村学校文化中的某些元素制约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具体表现为农村教师缺乏专业认同感、回避课程改革、合作意识不强及教师专业发展边缘化等.要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重建农村学校文化,营造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8.
教师理性地认识专业合作的价值追求,形成互惠共生的合作意识,是教师开展专业合作的前提.学校制度、教学实践和教师协同作用,构建了包括组织制度供给、现场实践运行和内在动力激发的支持系统,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合作的条件.建立并实现具有共同的合作愿景、默契的合作规范、自然的合作文化和共享的合作成效的合作共同体,展现了教师专业合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教师文化一般分为合作型和封闭性两类,不同类型的教师文化对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在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合作文化的探索过程中,采取团队学习、师徒带教、扁平化管理、阶梯形教师专业发展认定方式等构建策略,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丰云 《成人教育》2015,(6):37-40
从开放大学诞生的历史渊源看,教师合作文化是开放大学教师文化的核心旨要.现行开放大学教师之间的合作文化,基本上是一种人为合作文化,它制约了教师专业的深度发展,影响了学校文化的再生.一流开放大学的建立,呼唤教师合作文化的转型,需要教师合作文化由现行强制的、自上而下的人为合作文化走向未来自发的、自下而上的自然合作文化.而实现这一文化转型,需要激起共享合作的共同愿景、搭建协商对话的合作平台、创建民主合作的制度文化、倡导扁平开放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合作文化的构建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合作文化对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点:一是教师合作文化的构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二是教师的合作文化有助于整合教师的群体性资源.构建教师合作文化的路径是:建设高效的教学文化;改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12.
从个人主义到自然合作:教师文化的理性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生存方式的文化转型。由于传统文化、学校管理制度、教师的工作性质以及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形成了个人主义文化,这种文化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再生。自然合作是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之间自发、自愿的合作,具有多元、开放、自主等方面的特性。要实现从个人主义到自然合作文化的转型,需要通过建立共同的愿景与信念,通过制度文化规范以及教师的自我文化反思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校本培训是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学术的、人格的发展为目的的生态进化过程.将生态学的规律应用于校本培训研究,通过构建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环境,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文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对话能力,有效实现学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建构教师合作文化是特殊教育学校推动教师专业化的一条有效路径。湖南省湘潭市特殊教育学校采取正、副班主任包班制,主、助教协同教学,过程管理模式,同伴教学辅导和专业对话等手段,营造教师合作文化氛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建设教师合作文化,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团队合作情感,分享教学技能和专长.建设教师合作文化是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需要、创建特色学校的需要、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要搞好教师合作文化建设,学校管理层要认清科层制管理方法的利弊,着力建设学习化组织,关注、引导教师非正式群体活动,创建利于形成合作文化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6.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中最具活力、最具主体意义的文化形式,体现着教师这个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念、思想规范和专业精神.从教师专业的本质内容结构上看,它主要包含了教育信念、知识能力结构、专业态度和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意识.由此可见,专业结构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师文化因素.形成、发展和构建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致的.因此,研究高校教师文化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齐学军 《教师》2012,(32):100-101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多年来,湖南省湘潭县第九中学(以下简称“我校”)通过创建“学习型校园”“研究型校园”和“幸福型校园”,大力发展学习文化、合作文化和人本文化,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文化生态取向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农村学校改进的一条基本途径,也是教育改革走向深入的关键因素。文化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文化环境、组织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关注教师的专业背景、专业图景中各要素的关系。从文化生态取向关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者有责任构筑合作的学校文化生态,建立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多元的评价激励文化,重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重树农村教师专业自信,从而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共建合作的教师文化 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发展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全然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而是需要在与他人(尤其是同事)交往的过程中得以推进,合作的教师文化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最为理想的文化氛围。要促进合作的教师文化建设,需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合作意识,创建开放的学校环境氛围,开展基于合作的行动研究,并利用网络构建的平台实现合作。  相似文献   

20.
学校组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乡村学校课程领导的组织机制不健全现象比较普遍,虽然不少学校对教师课程领导的赋权、增能、承责、协作、分享有一定要求,但多数教师崇拜"行政化的专业权威",校长课程领导仍占主流,难以实施分布式课程领导。教师课程领导的落实需要学校从组织架构、制度规范、团队建设等方面去促进组织文化的自觉。课程改革需要有教师课程领导场域,需要营造协调合作、自由创新、规范共享的组织文化,赋予教师专业领导角色和课程领导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