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地委宣传部长常批评那里搞新闻的同志。他批评在当地搞新闻的只能搞一些几百字的“豆腐块”,拿不出有“震动性”的东西来。他批评在当地搞新闻的同志写的新闻“不全面”。他的全面,是指大而全。他批评在当地搞新闻的同志不认真报道地区召开的一些会议。实际上,这种各地区到时候都开的会,省报、省台都不报道,写去了也无用。  相似文献   

2.
侃吧     
《新闻世界》2008,(5):60-61
“酒桌公务”不掀,“酒场烈士”难绝。——报纸一篇文章的标题 丈夫是健康而不在家的好。——日本女人中流行的一句话 火星人落到地球上被逮住了。北京人会问他与人类有没有血缘;上海人会搞外星人展览,卖门票;广东人会问他身上哪些器官可以吃;而温州人则会立即打听火星上有没有生意做……  相似文献   

3.
胡耀邦同志在对四川农业问题的一次谈话中说,全国二十亿亩耕地,八亿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是富不起来的,经过十年、二十年努力,变成三亿农民,其他农民从经营土地中分离出来搞别的,中国农民才能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带战略性的思想。他说,四川一亿亩耕地,需要有一半以上的农民从种植业中解放出来,第一搞养殖业;第二搞开发业;第三搞林牧业;第四搞加工业;第五搞服务行业。搞服务行业,就牵涉到发展小集镇,比如搞洗澡、理发、照相、戏园子,还有运输业、建筑业。经过若干年之后,你们有三千万农民搞种植业就行了,五千多万人分离出来搞别的,不然农民就富不起来。  相似文献   

4.
“包”字能不能进社?这是出版界议论的热点。有人认为,出版社是事业单位,不能搞承包;出版社一搞承包,就会影响贯彻“两为”方针。也有人认为,出版社只有搞承包,才能充满活力,更好地贯彻“两为”方针。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谁是谁非,很值得我们探讨,以更好地推进出版社的改革。我认为,“包”字可以进社,出版社搞承包经营责任制,有利于贯彻党的出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图书作为出版物,既是精神产品,又是  相似文献   

5.
安塞县委宣传部通讯干事阎伟东被群众称为“大杂烩”通讯员,这是因其能写新闻报道,又会写小说、散文、诗歌,还会搞摄影的缘故。他今年30岁,从1982年至今共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农民日报》、《黄河报》、《中国旅游报》等中央、省、地以上40多家报刊用稿700多篇,共20余万字,新闻图片50多幅,在不同层次的评比和征文中获奖15次,在当地小有名气。 阎伟东的700余篇稿件,大致可分新闻类、陕北民间艺术类、毛主席在安塞轶事类、安塞民俗风情与风物传说类,纯文学类。 作为一名通讯干事,新闻报道成果斐然,固然令人瞩目,但更可贵的是他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的精神。1992年,他一度被县上抽去搞社教,白天他忙社教工作,下班去采访,晚上到办公室写,有时一写就是12点,写完后才匆匆往家赶。他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有一个月就在各级报刊上发  相似文献   

6.
说起赵军,也许有人会不相信,两年前,他还是一个半路出家的武器库军械员。两年后,他竟在中央电台、《中国民兵》等新闻媒介上刊发四百多篇稿件。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行着一个艰辛坎坷的故事。那是一九九二年的隆冬、依兰县人武部领导正在为通讯报道连续七年处于落后状态大伤脑筋,这时军械员赵军主动找到部领导,请求把这个担子交给他。“搞军械的,也能搞通讯报道?”领导们都摇着头功地还是于他的老本行吧。可在他的一再请求下,部领导只好答应了。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的他,又重新开始做起了学生。上任的头一个月他就到处托人在省城和外…  相似文献   

7.
最近,偶与友人交谈,说到档案馆的编研工作,他竟然主张,档案馆不需要搞什么编研,做好收集、整理、编目、开放就可以了,拿出档案让人家研究去嘛!听了这番高论,惊愕之余,不禁想到,这是关乎档案馆如何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设想一下,不搞编研工作的档案馆,会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闻出版业的人才结构不合理,在知识结构上学文的多,学理工特别是学经济和管理的少;在岗位设置上,搞编辑工作的多,搞经营管理的少;在专业分工上,搞发稿的多,搞选题策划的少;在领导来源上,来自编辑业务一线的多,来自经营管理部门的少;在内部组织上,偏重编辑室的多,偏重营销部门的少;在对外交流上,能出差、出国的多,能谈判、能买卖版权的少。改变现有的人才结构,使“过时”的人才,尽快转变为“应时”的人才,是人才工作和教育培训工作的新的目标。大力推进出国培训,是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挥“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不可缺少的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他自幼丧父,放浪不羁,好搞恶作剧,以捉弄人为乐,得名"小抖乱";他天资聪颖,博闻强记,能文擅书,16岁创办《大方》画报;他与一妻一妾对簿公堂,离异后因交不起赡养费而锒铛入狱;他时常出入烟花柳巷,吸食鸦片,精神颓废,抗战爆发后却毅然从军,屡立战功,擢升上校;他再染烟毒,触犯军纪,不堪受辱,身死异乡。他就是宁波帮富商、著名慈善家叶澄衷的嫡孙叶仲方。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正武志忠:"我就能代表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秘书长、法制办主任武志忠在拿公款帮助妻子搞房地产开发时,有人提醒他"这事得经过自治区政府批准"。武志忠回答:"我是谁?我是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我就能代表政府!"  相似文献   

11.
如宏在《新闻战线》第4期上对电视能否作深度报道进行了探讨。尽管刘文强调,所谓能不能搞,“是指在现实中有多大可能性,并非从学术上说的”,但我还是以为,刘文实际上已经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能!谓予不信,刘文中所举的《社会瞭望》节目的出台,即是明证。因此,刘文所探讨的,其实是电视宜不宜搞深度报道的问题,归结起来,也就是两点:一是电视的深度报道能否达到不逊于报纸的深度报道的预期效果;二是在怎样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上,电视的深度  相似文献   

12.
郑旺盛今年36岁,早在求学时期,就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发誓一生追寻文学之梦,期望有一天能登上神圣的文学殿堂。梦想鼓舞着他、支撑着他走上了坎坷而又艰辛的写作之路。刚开始那阵子,他创作了几十篇小说、诗歌、散文,但屡投不中。正当他为此苦恼搁笔不写时,他上高中时的语文老师李万象找到他,一方面鼓励他坚定信念,扬起人生的风帆,一方面启发他从搞新闻报道学起,多体验生活,积累素材,为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李老师还热情地把他介绍给县广播电台一位青年编辑,让其帮助指导。从此,郑旺盛边搞业余通讯报道边搜集素材搞…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人威廉·多伊尔所著《椭圆形办公室内幕:从F·D·罗斯福到克林顿的白宫录音带》一书,详尽地叙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总统府里隐藏的表克风、掩盖的录音和久已失踪的录音文本。 世人也许会记得尼克松“水门事件”的丑闻,这是总统搞窃听的最耸人听闻的例子。然而,多伊尔殚精竭虑的研究表明,尼克松并不是唯一私下里搞窃听的总统。有此癖好的人包括弗兰克林·D·罗斯福这样受人尊敬的总统——他在台灯里放了麦克风;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这位据称在道德上无可挑剔的军事天才,认为窃听录音是很有价值的管理工具。尼克松的劲敌肯尼迪总统自己也做了大量的窃听录音。  相似文献   

14.
青年作家、河南省商城县人武部政工科长余英茂,初涉新闻工作时,他把新闻看成“小兄弟”,以为凭自己文学上的功夫,搞新闻是小菜一碟。然而,真刀实论地干起来,他才发现“新闻别有洞天”,三十六行,各有各的门道,并非一通百通,吃“老本”是不行的。因此,他报名参加了新闻函授学习,苦心钻研新闻写作知识。果然事半功倍,在新闻写作上也取得了成绩,发表了大量的新闻作品,还有不少篇目获奖。也许会有读者产生疑问,搞文学的从事新闻写作以后,文学这个本行会不会丢了?新闻写作对文学创作究竟有哪些促进作用?二者能否协调统一,相得…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时,同一位专职通讯员闲聊,得知他近年来在省内报刊上发表稿件几百篇,正当笔者羡慕之际,他露出了一丝不快。原来他的名字几次被编辑搞错,还不止是一家报社。有的名字顺序搞颠倒,有的把名和姓搞颠倒,有的竟把姓搞错了,令他哭笑不得。有的人说:“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这话用在这里不确切。发表作品署上自己名字,这是作者表示郑重、负责之意;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搞科学技术的人,搞文学艺术的人,地位不高。搞科学技术是雕虫小技,工匠也。搞艺术是画师、乐师,不入流。李时珍这么一个名医和药学家,他著的《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等至今还在流传。他死了本应享有极高的荣誉,可是那时皇上算是给了很大面子,才套了一个行政级别,赐了一个七品知县的荣誉称号。清朝谁有这方面的贡献也是赏一个几品顶戴,还不如有钱人花钱买的官帽  相似文献   

17.
萧乾小说创作只有五六年时间(1993——1938),文学翻译在他自己说业始终只是兼及的“副业”,新闻记者才是他一生主要的职业.在70岁上,他说:“我想起过去半辈子搞新闻工作,绝不悔恨,假如让我重新再活一遍,我还会选择这条道路,”  相似文献   

18.
樊成 《新闻爱好者》2006,(10):39-40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是新闻内容的精华。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新闻标题对受众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沟通受众、刺激受众感官、调动受众的注意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新闻理论家贝尔纳·瓦耶纳在《当代新闻学》中指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也可以说是一半搞新闻、一半搞诱惑。新闻的好坏还得看他吸引力的大小。”胡乔木同志说:“首先要讲究标题,报刊上那么多文章,谁知道哪一篇好,都要先看标题,标题好就能吸引住人。”标题常常被喻为新闻的眼睛,哪双“眼睛”最明亮,哪条新闻也就最能吸引人。为此…  相似文献   

19.
王鸿生 《军事记者》2009,(11):40-41
当前,部队一些新闻报道员反映搞新闻出路窄、进步慢、没潜力。有些报道员为什么成长不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部队搞新闻的同志能真正认清新闻工作的地位作用,以开阔的胸襟和敏锐的眼光,努力搞好新闻工作,成才的路不仅不会窄,还会更宽;个人进步不仅不会慢,还会更快;发展潜力不仅不会弱,还会更强。那么,从认识和实践的角度看,部队新闻通讯员如何干好新闻工作呢?我觉得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现在,书店热衷于搞批发,书贩也热衷于搞批发。你让个体户一本一本书地卖,他也不干,赚不了多少钱,买了个书号,他能赚大钱,几万元几十万元都可以赚。中央很明确,批发要管严,零售放宽,所以过去讲放开批发,我觉得是不对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批发就要掌握在国营单位手里。放不一定就是改革,有的东西要放开,有的东西就不一定要放开,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