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成语源于往古而带有许多的古汉语特征。成语的古语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构造成分上体现的古汉语词汇特征,二是构造方式上体现的古汉语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2.
多数成语是在古代文化发展中形成并流传下来的,这些成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保留有古汉语特征,研究这些特征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相似文献   

3.
喻述君 《文教资料》2014,(14):20-21
客家语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方言,在语音、语法等方面遗留了较多古汉语现象。本文简单分析客家语中遗留的古汉语语法语音现象及其成因,提出研究客家语古汉语现象是探究古代中原汉语的重要途径,对繁荣发展客家文化及树立母语文化情怀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古汉语教学中的“古与今”、“文与法”两个问题,其中前者研究古今汉语的继承发展与差异,而后者专指古汉语语法教学方法问题,实质上是研讨二者的各自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考试文化"的"智力"认识论基础和"评价文化"的"心智"认识论基础,指出前者表现出的特征是"客观性"、"去情境性"和"终结性",后者表现出的特征是"主体性"、"情境性"和"过程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析了当代大学文化的使命与挑战:从考试文化转向评价文化。  相似文献   

6.
语言和艺术是文化的核心,前者是文化的载体与容器,后者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传统艺术更是一个民族文化底蕴的反映物。了解语言和艺术的特征将有助于对文化整体的解读和认识。结合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提出的文化的高低语境之理论及其对高低语境文化特征的界定,阐释汉语造字构词的理据性和汉语语法的意合特征以及中国传统艺术的含蓄性和写意性特征,从而说明中国文化在高低语境的连续轴上是处在相对高的一端。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大学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渗透和熏陶、规范和引导、支撑和保障的功能;分析了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前者有利于后者目标的实现,后者有助于前者的传承、融合与创新;最后,提出了推动二者融合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人“入世”与“出世”的基本人格态度,定格为“参与”和“超脱”两种性格类型。前者是积极进取的外向型性格,后者是消极退避的内向型性格。这一对相互对立又互补的性格,反映出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表现了华夏民族文明的一个显要特色。“参与”型性格,是民族文明发展的内驱力的能源,是中华民族文化个体人格力量的显示;“超脱”型性格,虽表现出退避的精神状态,但它能涵养深层思维,缓和内心矛盾,引导文化个体趋向自然与故土,归于心灵的平静。两种性格的组合,造成中国文人信仰与理智长期的稳定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华夏民族精神文明观念和价值体系始终未分化。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特殊述宾关系主要表现在述语和宾语的特殊功能及其组合关系上。这些特殊关系的形成,反映了民族心智特征,体现了汉语结构形式的整体性和模糊性。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对于英语语法课程的目的有所表述,但教师是否对其有准确的理解和深刻的把握却关乎语法课程与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开展。本文尝试从语吉意识框架中的语法意识、新型语法规和交际能力系统中的语法能力等角度来阐释语法课程教学要明确的两个基本目标及其关系:“知”性目标——“英语语法意识培养”和“能”性目标——“英语语法能力形成”;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自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作品有机构成论是中外文论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作品有机构成理论更是独具特色。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把文学作品比作人体构成,认为文学作品自身形成一个如人体一般的有机体,即它在内容上是统一完善的,在形式上是完整和谐的。这一比喻不仅能深刻地揭示出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特点,而且显示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人学资源,对于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的文艺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人的“爱智”,中国古人的“求道”,以各自的方式体现了哲学是关于宇宙人生总体关系的学说这一本质内涵。中西哲学各有特点,前者是以宇宙论为侧重点的天人之学;后者则是以人类学为侧重点的天人之学。它们都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必须加以借鉴的重要的哲学资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天人之学,即科学的世界观理论。它是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改造人与世界的能动的、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与古籍数字化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是后者的有力推动者,后者则丰富和完善了前者,二者最终统一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西中古社会都存在赋税基本理论.在中国,赋税基本理论派生了一些具体理论,如"量入为出"、"量出制入"等.但在西方,"量出制入"作为一种理论较中国晚成,这时还仅以理念的形式存在,但同样由赋税基本理论派生,同样制约政府的征税活动.基本理论是一种深层理论,具体理论则是一种表层理论,前者一般决定后者的性质,后者则表现或反映前者的特征.基本理论是专制的,具体理论也一般是专制的;基本理论具有民主性,具体理论也一般具有民主性.  相似文献   

15.
陈平原的《中国散文小说史》和顾彬的《中国文学史?中国古典散文》都设有欧阳修散文论的章节。两家所言实际上反映出古代散文研究的两种普遍存在的突出倾向,即一是从研究现代散文的经验出发来研究古代散文;一是从西方美文的观念出发来研究中国古代散文。前者看重古代散文中和现代散文面目相似的作品;后者径直以所谓边缘性、附带性、分散性、私秘性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特性。这些似乎都有悖于从古代散文创作实际、批评实际出发研究古代散文的基本原则,因而,所得结论未必尽能深中肯綮。  相似文献   

16.
大力加强近代汉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字学包括古字研究(研究小篆及其以前的古字)和近代汉字研究(研究隶书以下的近代字),这两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而以往的研究有重前而轻后的倾向。章从构建完整的汉语字学体系、汉字简化、汉字的规范和统一、古籍的整理与研究等4个方面论述了近代汉字研究的重要意义。呼吁学术界大力加强近代汉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的悲剧和中国古代著名悲剧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力"在这两种悲剧中的表现和作用,从这一侧面发现前者之所以被广泛认可及推崇,而后者之所以被人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莎士比亚的悲剧里面的力元素很彻底,而中国古代著名悲剧的力却往往由于文化上对"大团圆"偏好而最后软弱下来。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伊朗发展战略诞生的背景、发展战略的演变、内容、特征及实施结果,指出伊朗发展战略具有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特征,即属于进口替代型战略,也论证了伊朗发展战略与君主制、伊斯兰教和石油收入的关系,1979年以前的发展战略具有开放性,1979年以后的发展战略具有封闭性,但前者受制于君主独裁,后者受制于伊斯兰教规,二者都依赖石油收入.  相似文献   

19.
历代学者训“郧关”者众多,其中多数认为“郧关”即为“洵关”,认为它是音近字的相互替代现象。后人应当正视古汉语中音同音近字之间替代的现象。汉字使用过程中同音近音字替代现象在古代文献中较为普遍。后人应善于辨认它,解释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有感于汉语词汇学、传统训诂学和中国古典解释学研究的深层需要,尝试着提出了“词义的召唤性与训诂的创造性”的理论范畴。上篇论述词义的召唤性及其形成的根据与功能,下篇探讨训诂的创造性及其形成的根据与效应。从而强调:词义的召唤性,是词义的基本特性之一,它体现了人与词义、人与世界的关系;训诂的创造性,是训诂的基本特性之一,它反映了人与文化典籍、人与解释活动的关系。而词义的召唤性,又是训诂创造性的形成根据;训诂的创造性,又是词义召唤性的语用效应。二者互动共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