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之时代。在画史上,该时期以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岭南画派、京津画派为代表的画家们以一股强烈的政治热情投入山水画创作中,打破传统山水画表现题材的局限,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图式,这里称之为“山水现实主义”,并以新金陵画派为个例,进一步解读新金陵画派山水画的现实主义精神圭臬及山水现实主义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尼奥·劳赫(Neo Rauch)1960年出生于德国莱比锡,毕业于莱比锡版画及书籍装帧艺术大学,是新莱比锡画派最重要的代表,同时也是近年来在当代艺术市场当红的架上绘画艺术家,其油画作品深受美国和欧洲藏家们的青睐.拟从尼奥·劳赫作品的内容图式、绘画语言与超现实主义传统三个方面来分析劳赫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其独特的绘画魅力.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画坛,风格林立,各领风骚。不仅画派之间、绘画者之间的风格有异,绘画者本人,也往往具有相去甚远的表现风格。各式各样的表现手法,千差万别的画面效果,写与工的分野不足以概括,色与墨的区别不能够描述。文章从知觉现象学角度来描述这种现象的成因及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当代学院素描教学体系与训练方式的研究与探讨,从绘画者个人艺术成长的角度出发,重点引申出绘画者在素描基础训练中如何培养个人对素描绘画语言的认知方式,从而使绘画者在自身绘画情感与客观素描知识的相互结合中能够"建构"具有个人独特感知的绘画图式。  相似文献   

5.
保罗·德拉罗什是法国著名的学院派画家之一。他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师从于画家格罗学画,1822年首次在沙龙中展出自己的作品,在当时非常出名,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他的学生中包括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米勒。德拉罗什的绘画风格介于古典主义画派和浪漫主义画派之间,受大卫、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的共同影响。他尤其对历史题材感兴趣,创作了大量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非真实感绘制(Non-photorealistic Rendering,NPR)能用于模拟艺术风格,也能创造新式艺术绘制风格.探讨了NPR中的绘画艺术风格转换技术,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派生的图像表示,并设计了一种艺术风格的算法.该算法可以分离并重新组合图像的内容和风格样式,能够产生具有高质量的新图像.以新安画派的绘画风格为实例,采用本算法将样本图像转换为新安画派风格的新图像.  相似文献   

7.
"漓江画派"之说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提出打造属于自己“画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上半叶,阳太阳是第一个提出创造广西自己“画派”的美术家。而后提出广西应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去创建“亚热带画派”的是油画家涂克。黄独峰回广西后提出“岭南画派西移说”。区美协于1986年提出广西的风格,2003年提出要形成“漓江画派”。“漓江画派”的提出,对创作出一批高水平的桂林山水画,造就一批有成就有影响的桂林山水画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北宋呈现出蔚为壮观的景象。北宋婉约词有着蕴藉含蓄的词情,文入画派有着“迥出天机”、“参乎造化”的写意风格,词与绘画在文人士大夫的抒情中有着共通的艺术精神。从色彩描绘、时空意识、形神兼备的艺术精神等方面探讨了绘画美学思想对北宋婉约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模糊图式是现代绘画方式之一种。它表现一种不确定性、互渗性、混沌性的模糊美。西方绘画从印象派开始出现模糊图式的特征,其发展经历了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到当代的流变。模糊图式以其运动的、变幻的方式,以其神秘的、朦胧的、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的画面感传递着张力。与清晰的图式相比,模糊图式是一个更为开放的本。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常理“说蕴涵着文人画的绘画图式和美学理念。绘画图式是指绘画合乎对象自然而然的生机和情态。文人画家创作“合于天造“的绘画图式,是为了在这样的绘画图式中寄寓“胸中盘郁“,即心中既抑郁又生机勃勃之意。因此,“常理“说的美学理念是“寓意于画“。  相似文献   

11.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点”都是构成绘画的最基本的元素。在绘画发展过程中,中西方绘画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而又相对稳定的艺术风格,绘画技法也各具特色。尽管中西方绘画中的“点”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不断地发生交叉和融合,但由于地域、文化、审美习惯的差异和对绘画功用的不同理解,中西方绘画中的“点”始终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绘画史上,"历史画"创作是一个源远流长、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特别是在宋代以前,以人物为核心的绘画,包括描绘历史事件的"历史画"和以刻画人物为主的"历史人物画"一直是中国绘画的主流,只是随着山水、花鸟画的兴盛,"历史画"在元、明、清三代发生了流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与山水画的合流,影响了"历史画"的独立发展.至于明、清时代,特别是清代大量出现的帝王"纪功画卷",则只是一种异变了的"历史画".中国古代的"历史画"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创作提供借鉴,中国古代"历史画"发展的历史在很多方面也对我们有一定垂诫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绘画教学中,各种教学手法只有各取所长,互相吸收,才能不断完善。着重分析“传统写实”和“现代表现”教学手法两者的各自特征、彼此联系以及在训练中如何互动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 1.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总体教学内容. 师专函授<中国画>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在学员现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进行知识更新,进一步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理论与表现技法,拓展知识容量,了解美术信息,提高审美能力与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将中国画教学分为技法教学与理论教学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5.
“绘事后素”典出《周礼·考工记》:“凡画繢之事,后素功”,是古代一种普遍的绘画工艺规范。《论语·八佾》中,子夏问诗,孔子以“绘事后素”为喻言礼,古人注释多以“先素质”或“后素功”为争论的焦点,并未对“素”做出清晰且详致的解析。通过对先秦绘画工艺中“素功”的考证以及相关文本具体语境的分析可知,“素功”实为用“极色(传统多用黑、白两色)”点、勒、勾、描,以修整画面的一种手法。孔子以“素”喻“礼”,指出“仁”是“礼”的核心内容,“礼”是“仁”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6.
"绘事后素"的思想传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记孔子与子夏谈诗 ,以“绘事后素”为喻 ,在对话中完成了对儒家诗礼相成、质文并重的诗学思想的阐释 ,超越了原来话语本身的言说 ,启发了我们对相互开放、相互接受的对话的建构意义和思想传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藏族唐卡艺术堪称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唐卡艺术历史悠久 ,其题材主要可分为三类 :一、佛本生故事画 ;二、历史风俗画 ;三、历史人物画。唐卡画构图极为别致 ,各个画面不受时空限制 ,画面色彩十分考究 ,具有独特的印藏风味。它分黑、红、金、银等多种。根据风格不同 ,唐卡画可分三大流派。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 ,唐卡绘画艺术从题材到表现手法都有所创新 ,更具时代感  相似文献   

18.
梅、兰、竹、菊等“君子画“题材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具备了古代中国人理想的人文精神.这种画题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人讲修养、重品德的人生态度密切相关.元蒙政权建立所带来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改变和元代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大发展为君子画的兴盛提供了最适宜发展的土壤.从事君子画题材创作的人数众多,成绩斐然.元代君子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当今绘画艺术的发展就是一个对“现代性“的不断认识过程,风格产生于时代的要求之中,艺术表现的自由,就是今天的法则.从事艺术创作的人要学会怎样表现出自己的感情,不择手段,择一切手段,表达视觉美感及独特情思,产生出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风格.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具体的表现手段,因为艺术的“术“字就不能回避技术问题.掌握材料、技法这一艺术语言,是从事“现代性“艺术创作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当代之间不可或缺的必经之道.我们对材料表现方法、油画技法的研究,应结合本土的文化,把握整个时代精神,这同时也是人文精神的表现方法研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艺术整体.精神穿透材料而存在,材料才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