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阳在家里》教学设计湖北李超杰,萧惠珍儿童生活故事《阳阳在家里》是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阳阳在家里事事都自己做,不让疼爱他的爸爸、妈妈、奶奶代做的故事。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早上、中午、晚上阳阳自己叠被、洗碗、整...  相似文献   

2.
《我选我》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武汉市教研室柯玉静教材说明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王宁在班会上选自己当劳动委员的事。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班上的劳动委员辛永勤转学了,第2自然段写在班上补选劳动委员时,王宁选了自己;第3自然段写王宁向大家说明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第二册修改后新选课文11篇.其中看图学词学句2篇:《热爱中国共产党》、《浪花》;讲读课文6篇:《好孩子》、《两只小狮子》、《三只白鹤》、《达尔文和小松鼠》、《吃水不忘挖井人》和《她是我的老师》(六年制4篇,减去《好孩子》和《她是我的老师))2篇);阅读课文3篇:《阳阳在家里》、《咕咚》和《斧子的故事》(六年制2篇,减去《阳阳在家里》一课).新选课文内容思想性强,贴近儿童生活,反映时代精神.如,有热爱党和领袖的;有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的;还有的是通过生活故事和童话、寓言故事,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诚实、勤劳、自立,遇事善于思考,注意事物的变化,以及热爱大自然、喜欢科学等品德教育.这些文章内容丰富多采,体裁多样,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  相似文献   

4.
汪培君先生最近在《小说界》上发表了一篇小小说《另一种孝顺》,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中国社会家庭生活中“孝”的问题。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描写了3个人物——阳阳、奶奶和妈妈,而其中着重描写的是阳阳。故事的发生很简单.就是讲阳阳把自己中午吃菜的钱节省下来为奶奶买鸡蛋,先是送鸡蛋给奶奶,然后回家去抚慰妈妈。  相似文献   

5.
阅读课文《今天我喂鸡》是一篇学生写自己做过的事情的习作。作者记叙了从早上喂鸡到中午捡蛋的事,表现了作者热爱集体劳动的思想感情。全课共9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写打扫鸡栅。这一段不仅讲了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也讲了作者对鸡说了些什么话。第3、4自然段讲放鸡。先写鸡从窝里挤出来,再写鸡向食槽跑去,第五自然段写和食。第6至8自然段讲喂食的经过,着重讲了看到鸡吃食的情况。既写了整群鸡是怎么吃食的,又写了某只鸡是怎样吃食的。第9自然段写捡蛋。  相似文献   

6.
张敬 《特区教育》2010,(11):26-29
阳阳平时总是给自己找些事情做,不是研究汽车和飞机模型,就是研究家里一些小闹钟啊、电话啊之类的东西,总之,阳阳是个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心的小男孩。  相似文献   

7.
《摆渡》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高晓声创作的一篇散文。现将文中难点解析如下。一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全文共1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13)记叙了作家等四个人过河这件事。第二部分:(14—15)交待了作家改行做摆渡人这件事及他对渡客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作文难题     
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是一篇题目叫《我的老师》的作文。晚饭后,阳阳就趴在桌子上写开了。  相似文献   

9.
潘巧珍 《云南教育》2005,(28):25-26
教材简析:《看菊花》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3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的事。全文共四段,第一自然段讲星期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公园看菊花;第二自然段讲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人们舍不得离去;第三自然段讲大家喜爱菊花的原因;第四自然段讲听了爸爸的话,  相似文献   

10.
面测题(抽选一组完成) 第一组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2.你认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毕业生应具备哪些 素质。 第二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场雪》4一石自然段。 2.谈谈保护鸟类对保护环境有什么好处。 第三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月光曲》8一11自然段。 2.假如你进人中学,你怎样向师生介绍你自己。 第四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草原》les-4自然段。 2.说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你准备怎样做。 第五组 1.有感情地朗读一篇自己最一喜欢的课文 2.进人中学后,你认为作业是多一些好,还是少 一些好呢? 笔测题 一、苍础知识 1.看…  相似文献   

11.
《古井》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虽短,却集境、情、理于一体,是一篇感情真挚、意境优美、哲理深刻的课文。教学时可分四步进行。一、初读感知教学时可设计几个问题: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文中写了古井的哪些事?3.哪几个自然段的意思联系得比较紧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然后通过检查初读情况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做风车的故事》一课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安排在第五册的最后一组,这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段(自然段)的训练,即“读懂课文的每一段话”;“学习把一段话写清楚”。中年级段的训练是以低年级词句训练为基础的,同时又要为高年级连段成篇打基础。因此,段的训练要注意瞻前顾后,加强训练重点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体现训练的层次性,从而使训练相互联系,扎实有序。 《做风车的故事》一课的教学,要指导学生在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如何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写清楚的,从而学习阅读自然段的方法,同时初步学习自然段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冯青 《山东教育》2005,(18):38-38
阳阳是个中班的孩子,性格外向,待人热情,各方面的能力发展都很不错,可唯一让李老师不喜欢的是:阳阳特别爱告状。这不,游戏活动刚开始没多久,就接二连三地听到他的告状声:“老师,天天把玩具弄坏了。”“老师,小雨在乱跑。”“老师,思思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面对阳阳如此喋喋不休的告状声,李老师不耐烦地对阳阳说:“请你管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4.
《春蚕》一课的理解和教学建议吉林省教育学院邓治安一、内容理解《春蚕》一课通过母亲为了给子女筹集学费而不辞劳苦地养蚕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真挚的爱和“我”怀念母亲、爱戴母亲的思想感情。文章共写了九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养蚕季节怀念母亲;第二自然段讲母...  相似文献   

15.
《再见了 ,亲人》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时 ,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 ,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根据本课特点 ,教学时巧用卡片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按卡学习 ,总结学法课文第一部分为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 ,教师着重在第一自然段中教给学生学法 ,让学生以第一自然段的学法 ,自己学好第二、三自然段。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 ,可设计如下学习卡片 :学习卡一1 读一读 :找出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 ,各付出什么代…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简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吃墨水》是一篇新选课文,讲的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陈毅小时候刻苦读书的故事,赞扬了陈毅同志小时候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好学的优秀品质。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是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第一自然段讲陈毅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用一句话概括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和事情。) 第二自然段讲有一次陈毅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竟把妈妈送来的饼蘸到墨盒里当芝麻酱吃的事。 第三自然段讲妈妈的惊叫才使陈毅发现自己蘸着吃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  相似文献   

18.
第二单元包括两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和一个基础训练.讲读课文《收稻谷》和《诚实的孩子》都是记叙伟大领袖儿童时代的事情,是对学生进行热爱无产阶级革命家,培养助人为乐、忠诚老实品质的好教材.阅读课文《蓝树叶》和独立阅读课文《好朋友》均是写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题材熟悉文意浅显,注有拼音,学生易学易懂.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来认识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收稻谷 记叙了毛泽东同志小时候,在一次下雨时不顾自己家里的稻谷,主动帮助穷苦人毛四阿婆收稻谷的事,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小时候关心穷苦人、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课文采用先概括 后  相似文献   

19.
阳阳做家务     
妈妈有事出门去,临走时嘱咐阳阳做点家务事。阳阳从盆里拿出一只碗,用手洗洗,滑腻腻的。拧开水龙头,用布洗  相似文献   

20.
黄明 《中学语文教学》2001,(5):34-34,45
《孔乙己》是《呐喊》中鲁迅最喜欢的一篇。关于这篇小说,据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介绍,鲁迅自己曾谈过一种看法:主要“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而叶圣陶、茅盾等人也都对《孔乙己》的主题有过自己的阐述,但茅盾的看法,好像没有引起人们特别的注意,尤其是没有引起中学语文教学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