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日(1901年9月14日)下令改书院为学堂.这一改制,标志着制度层面的传统书院的消失,在千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优秀的书院传统也随之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今年是书院改制110周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于11月4日-6日隆重举办了“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开拓——纪念中国书院改制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本刊特辟栏目,选取部分代表性论文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之发展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它是官学与私学相结合的产物。从唐代至清末,书院存在了一千多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书院在政治上和教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封建时期的教育发展和学术繁荣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宋以来,官学在科举的主导下,逐渐蜕变为应试的工具.官学的德教功能缺失,教育内容空疏无用,教学手段呆板僵化.为改变官学教育弊端丛生的现象,一些有理想的士大夫以书院为基地,以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方式来对抗科举的主导地位,并试图构建新的教育价值体系.书院教育催生了书院模式与官学模式并行的双轨体制,它在教育中不但纠官学之偏、革官学之弊,甚至在官学不振时,它还担负着开启进步思想、引领学术方向、移易社会风俗的作用.书院的教育与书院的精神,对今天的各类教育仍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宁波的书院教育自唐始,历经五代宋元明清一千余年,为中国的教育、文化、历史、哲学等的发展等作出了全方位的贡献。宁波的书院教育在传递文化过程中,诞生了以王阳明、黄宗羲为代表的众多学术大家,所形成的浙东学术文化至今在海内外仍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书院的千年历史,提出书院至少在八个方面对今天的大学教育有所启示,认为自主办学,大师执教,学术自由,主动学习,注意修德,是中国书院精神之所在,曾为毛泽东等赞扬,现为各界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6.
崔来廷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142-143,145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肇始于唐朝,止于清末,拥有长达一千余年的历史,在科举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清代是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鼎盛时期,地处岭南一隅的广东省拥有书院达500余所,其书院数量之多堪称全国之冠。以清代广东书院为范本,对清代书院的办学体制、经费投入与经营机制、经费支出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进行考察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保定莲池书院是清代著名的省级书院,一度成为北方学术中心之一以及南方桐城派学术传播重镇。由于清政府的特别关注以及近代教育家吴汝纶为代表的一批名师主讲书院,莲池书院在义理词章的旧学教育、实学实用的教育调整中独领风骚,人才辈出;而且在新旧博弈,西学导入,新式教育代替传统教育的冲突、转型与改革、突变中也翘楚同类书院,引领晚清官立书院之潮流。但是,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形势以及桐城派思想未能有效突破传统学术结构框架而实现现代转换,致使莲池书院走向衰废,无力在改书院为学堂的进程中实现现代性再生,成为晚清书院近代转型中飘摇零落的一个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8.
张之洞是近代教育改革中最突出人物之一,他在建立新式学堂的同时,也对传统书院教育进行了改革.通过考察张之洞创办的经心、尊经、令德堂、广雅、两湖书院和存古学堂,可以清楚其书院改革思想嬗变,同时可以了解其学术思想、政治思想演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徽州书院略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形成于唐、五代,盛行于宋、元、明、清,前后存在了一千多年。从宋代起,书院数量的多少就成了衡量中国区域教育发展程度和学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徽州的书院一直十分发达,特别是明清时期,随着徽州学术的繁荣和徽商的兴起,徽州的书院更是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明末即有“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①之说。本文就徽州书院的若干问题进行粗略地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徽州书院数量考 从宋到清,徽州地区到底存在过多少书院?据吴景贤的《安徽书院志》所记,从未到…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中后期,宁国府书院兴盛.大量方志资料显示:官学的不期而败,心学的传播趋势,官员的鼎立支持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宁国府书院兴盛的主要原因.书院的兴盛,不仅扩大教育面,培养科举人才,还振兴风俗,兴起"崇学重教"之风.同时,作为王学讲会的重要场所,促进了学术繁荣,使王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82):5-6
近代以降,作为兰州四大书院之一的求古书院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清廷新政时期教育政策的调整经历了从"书院"改为"学堂"、变革教学内容等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既是位于西北边陲地区的甘肃对于晚清政府应对时变的政策所作的积极响应,也是甘肃近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当今,利用古代书院之地、之名、之精神开展国学教育的机构和学校越来越多,呈现出一种国学教育书院化的倾向。但滥用书院之名开展国学教育在宗旨、方式和机制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社会上的国学书院要克服功利思想,更加规范化,充分发挥"书院是国学教育的形式,国学是书院教育的内容"的结构功能;中小学国学教育应以诵读经典为主要方式,增加国学教育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和做人的本领,发挥国学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并在经典诵读之外强调践行书院精神;在一些大学,书院制是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国学研究院则致力于专门的国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应在体制和目标上加以整合,通过开设国学通识教育科目和采用书院式研讨,将国学教育融汇到大学人才培养的全领域、全过程,并共同担负起为各级各类国学教育机构养成优良师资的责任,使大学真正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  相似文献   

13.
樊利华 《陕西教育》2009,(6):125-125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自唐末开始萌芽的一种重要教育组织形式,它集学田、藏书、奉祀及关注时事为一体。我国书院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众多的书院中白鹿洞书院被誉为四大书院之首。南宋淳熙年间,白鹿洞书院还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白鹿洞书院的前身是庐山国学,在白鹿洞书院的形成过程中李渤与朱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五代到现在白鹿洞书院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书院改学堂——教育现代化的一个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教育属于为科举制度服务的儒学教育体系。清末,随着学堂教育的出现和对传统教育改革呼声的高涨,书院加速衰落,最终改为学堂教育。书院改学堂,有来自西方文化的影响,国家的政令、政策的监督,也有来自民间的呼声和志士仁人的努力,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变革的一个重要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5.
创办于晚清的尊经书院是近代四川最有影响力的书院之一,在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的背景下,尊经书院成为四川地区教育发展与学术传承的重要场所.尊经书院以传统经学教育为主,对晚清时期四川的经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张之洞、王闿运、宋育仁等人的影响和作用下,尊经书院促进了晚清四川地区学术文化的发展,给这一时期经学的发展带来了"汉宋兼采"、"古今会通"和"通经致用"的新气象.尊经书院给晚清时期四川学术带来的不是传统"蜀学"的复兴,而是近代"新擘"的兴起.  相似文献   

16.
"讲会"是富于书院特色的教学方法之一,它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对学术的研究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书院"讲会"历史沿革的探究,得出对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嘉应学院学报》2015,(10):96-100
广州书院文化是广府传统教育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发源于南宋晚期,以广州范围内出现第一间略具规模的书院——禺山书院为标志;逐渐形成于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以正德十二年陈献章入祀云谷书院为肇端;清朝中晚期,受益于阮元督粤重振岭南文教之风以及学海堂、菊坡精舍的建立,广州书院文化步入繁盛期;清末随着"书院改学堂"的新政颁布和科举制度的废除,广州书院文化由此走向衰落并逐渐凋零。  相似文献   

18.
西学进入中国后迅猛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知识与大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关注西学教育在中国大学发展进程中的影响,探讨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机构书院的改造与消亡、教会大学的历史作用以及中国现代大学创建之初的步履维艰,并强调分析大学史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9.
书院既是学术组织,更是教学机构.王守仁将书院定位于"匡翼夫学校之不逮",湛若水主张圣学、举业合一,在书院大谈科举之学.影响所及,人谓"书院者,宅名胜,居来学,以广国家兴道育才之意,官政之最善者也"[1];"学校治化之原,而书院学校之辅也蚪"[2];视"书院为谈经课士之地,与庠序相济为功"[3].甚至有人说:"夫学,士之田也,有庠序以职之,有科举以劝之,而又为书院以课督之,与催耕促织何异?"[4]凡此种种,说明将书院视为谈经课士、准备科举的教学机关,已是明代的一种普遍共识.当讲会盛行之世,书院除了"升堂会讲",根据分定课程进行"讲解"、学习之外,还组织诸如文会、诗会、酒会、茶会、面会、舫会、遥会、会课、课艺、考课、作文、经史会、史学会、理学会、古文词会、昭代典故会等等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会事.一般而言,这些教学型讲会皆和科举关系密切,历来为人们所鄙视.但细探究竟,我们发现,即便是科举之会,也有多种文化取向,值得引起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20.
李艳 《湖北教育》2014,(12):38-40
中国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成功地承担了唐代以后一千多年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的功能.一方面,书院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书院精神,鲜明地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精神;另一方面,书院的组织管理制度、教学制度、祭祀制度和书院建筑等,也从多个方面表现了通识教育隐性课程的特色.由此可见,书院文化对当代大学通识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