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在分析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内涵、特征及其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循环经济及与其相近的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等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社会的最佳经济形态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建设的生态误区和整合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俗称,是基于系统生态原理和市场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改革开放、循环经济、和谐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概念构成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框架,完整体现了竞争、再生、共生和自生四位一体的生态和谐原理(图1)。  相似文献   

3.
城乡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项综合并且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城乡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呈现非均衡态势,经济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逐渐演变成社会危机。本文探讨城乡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控路径和对策,为进一步实现城乡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生态伦理的视角透视循环经济,可为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循环经济的内涵拓展新的思路.一方面,生态伦理的公平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理念充分展示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生态伦理思想的洁净生产、合理消费和适度人口的重要道德规范是循环经济三大基本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真实表达.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真正体现生态伦理的基本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青海科技》2014,(3):28-29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发展循环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必由之路。工业企业作为社会细胞和市场竞争主体,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遵循复合生态系统的原理与原则,规划、设计并实施生态工程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微观路径选择,也是实现工业企业与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模式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由绿色企业(群)、绿色技术和绿色环境构成的复杂系统。建立了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模式。论述了循环经济系统中企业与技术、环境的协同机制、生态位机理和以系统集成的功能经济导向。为循环经济的实践和从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转变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管理》2013,(4):49-53
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先行先试、引领示范的历史重任。本论文分析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根据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三角洲的目标,以资源与环境、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等理论为基础,从资源节约、生态系统恢复、环境保护、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五个方面,设计了黄河三角洲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最后,提出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为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需要从过去的1.0版向2.0版升级,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3个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背景下深化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方向和设想。指出循环经济的理论依据是强可持续性的生态经济学而不是弱可持续性的新古典经济学,从生态规模、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角度强调了循环经济的理论意义;指出循环经济的具体内涵要从一般意义的3R原则,深入到具有绿色发展意义的3类循环,即废物循环、产品循环、服务循环或资产循环;从战略、科技和政策上指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要走聪明增长的C模式道路而不是发达国家减少增长的B模式道路。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管理》2014,(3):63-63
<正>经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批准,由湛江市科技局和华南理工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定于2014年11月5-7日在广东省湛江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协同创新技术推动蓝色海洋经济,钢铁石化循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会议议题包括:1.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工艺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生态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的和谐程度是一个社会和谐水平的重要标志。政府作为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必须将文化生态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从战略高度予以谋划。当前只有努力实施政府主导、层级开发、公众参与、品牌提升、产业发展、人才开发、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选择,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建好民族文化生态,提高社会的和谐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发展问题的生态学根源,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剖析了生态文明的生态是人与环境间的耦合关系、整合学问、和谐状态与进化过程;指出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知识经济和生态技术为标志,集自生、共生、再生、竞生生态控制论机理为一体;讨论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8个认识论误区和从物态、事态到生态,从技术、信息到智慧,从还原论、整体论到融合论的科学方法;以及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的科学途径 。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循环经济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词汇和焦点话题。但相关讨论大多停留在经济学、生态科学领域,对循环经济与现代性的关系以及其中的技术发展等这些重要问题言之甚少。循环经济是在当代生态理念指导下的经济运行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价值观和文化观,表现为对现代性社会模式的一种反思和超越,是对现代理性精神的反思。因此本文将从社会的现代性视角来分析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与循环经济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慈善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发展慈善事业,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慈善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和谐社会需要发达的社会慈善事业,发展慈善事业需要慈善文化背景,慈善文化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鄱阳湖经济区建设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难点在于保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给出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论指导。在发展生态产业、走低碳发展之路的同时,还需要在湖区内营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此外,通过配套政策、法规的引导,让人民共享湖区的建设成果。最终,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一个经济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国性示范区域。  相似文献   

16.
段尧清  汪银霞  谭爽 《情报科学》2007,25(4):522-52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和谐政治的构建是关键,而和谐政治需要良好的信息生态的支撑。本文试图分析信息生态与和谐政治的关系,为和谐政治的建设提出一条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蔡玉霞 《科教文汇》2011,(29):203-20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的美好社会,它是以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为目标,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关怀,以真、善、美为最高追求的社会。人文精神作为社会文明的理性积淀,在社会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其内容随着社会发展而与时俱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人文精神的牵导与支撑。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问题,对推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现代地球科学技术正在深刻、全面地影响到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哲学、军事等社会因素是地球科学技术形成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球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物质文明繁荣、精神文明进步、社会生活现代化、社会结构变革等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地认识“人地关系”,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地球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