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习共同体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婧  冯锐 《中国教师》2008,(3):39-41
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体系主要是由职前培养、任职培训和在职进修构成的三级体系,是一种封闭的、定向式和以终结型教育为主的教师教育体系。中小学教师由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来培养,同时,为了加强教师在职进修,在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培养体系外,形成了以各级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以及各级教研室为主体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2.
全程教师教育构想—教师职前、在职教育一体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在职教师进行教学、教研困难以及接受继续教育愿望以及现行教师教育体制进行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全程教师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全程教师教育是指师范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各级各类教研部门分工协作,按照教师成长规律,实施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以促成其综合素质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实现阶段性突破并得以持续发展。全程教师教育包括准教师、新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信息     
教育部拟取消独立设置成人高校日前,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正在酝酿对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校进行改革,计划将这些学校划归到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独立学院中,或者将其改组成培训机构不进行学历教育。届时,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校将消失。据介绍,成人高校的覆盖面极其广泛,和普通高校一样,成人高校的办学也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审批管理,办学主体一般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成人学校原则上是指部属管理干部学院和区县所属的职工学校,这两年这两类学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有些区县所属的职工学校已经与…  相似文献   

4.
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要逐步改革单纯由教师进修院校培训师资和职前职后分离办学的局面,在充分发挥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培训中心)主干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普通师范院校和教师任职学校在师资培训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并通过联合办学,合作办学等各种形式加强职前、职后教育的联系,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现培养培训一体化。”贯彻会议精神,1997年初扬州师范学校与扬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合并,实现了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2002年初,扬州师范学校、高邮师范学校又与扬州教育学院合并,组建…  相似文献   

5.
入职培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需要教师职前培训、入职教育、职后提高一体化。而在我国,现有师范教育中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相分离的情况仍然存在。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的建立不仅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之间形成了一个过渡阶段,而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本拟从我国教师教育中实行这种培训制度的必要性、具体实施以及积极意义等方面加以阐述,希望我们真正重视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并把它看做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阶段.逐步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的加快,特别是教师教育新体系的建立,成人性质的省级教育学院发展困难。目前部分省级教育学院或是采取合并模式,或是走向改制道路,但从教师专业化要求和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来看,以培训为特色发展省级教育学院具有必然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冯灿 《中国教师》2008,(17):39-40
<正>教师教育是个新鲜词汇,它是教师培养与教师培训的总称,其实质是实现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原来对教师的培养侧重职前培养,各个国家多在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专门  相似文献   

8.
省级教育学院是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教师培训工作发展的迫切需要,逐步壮大起来的以承担教师学历进修和职后培训为主体的成人高等师范院校,20多年来,各省级教育学院依靠自己的办学职能与优势,为教师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主要以教育学院的教育实践为依据,从历史渊源、法理逻辑以及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的相互依存等方面论证教育学院学历教育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关系。指出适度发展学历教育,可以增强继续教育的实力,完全符合教育学院作为培训院校的职能定位。在认真办好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仅可使其更加有效,而且符合师范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以教育学院的教育实践为依据,从历史渊源、法理逻辑以及继续教育与 学历教育的相互依存等方面论证教育学院学历教育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关系.指出适度发 展学历教育,可以增强继续教育的实力,完全符合教育学院作为培训院校的职能定位.在认真 办好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仅可使其更加有效,而且符合师范教育职 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聘任制度是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美国大学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特点的教师聘任制度,很好地契合了大学学术组织的特性,促进了大学的发展,也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居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在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中,教师的引进、使用与退出机制为我们理解大学制度提供了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视角。认真考察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对于做好我国大学教师聘用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师教育体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以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方案批准"为纽带的教师质量提高机制以及有机联动的一体化培养模式等特征,这对于我国探索本科和硕士有机结合的教师教育体制、研究性实习机制以及教师质量保障体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等师范院校建立一套规范、科学、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体系,既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  相似文献   

14.
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国外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体化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英国是较早进入一体化教师培养体系的国家,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得以完善,研究英国高校青年教师的一体化培养体系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与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历史原因而形成的不公平的城乡教育体系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化的顺利成长。“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将使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一道公平地享受国民教育,必将有利于改观农村教师目前处于专业化相对不利的弱势地位,体现出有利于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16.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关系到高校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只要树立教师的职业理想,有国家的政策导向和高校的激励机制,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要求和规划指导,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意识就能走出被动、走向自觉。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我国残疾儿童教育过程公平,针对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作者建议通过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增强特殊学校的办学特色;健全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残疾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加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师资质量等具体措施,建立健全适合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专业化是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的缺失严重制约着大学教师专业化进程,需要从组织制度、运行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等方面构建大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加快大学教师专业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olicy rhetoric of the Master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MTL). This is a new degree being launched in the summer of 2010 aimed, initially, at teachers who have just joined the profession. The degree presages the aspiration for a Master’s level teaching profession in Engl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conceived in the MTL is continuous rather than continuing and permeating the vision is the language of ‘personalisation’. Teachers will be accompanied on the journey by an ‘in-school coach’. These notions suggest a highly tailored approach to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 with careful attention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teachers’ needs and close support from a colleague.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contrary to this impression, the MTL marks a new and significant step in expanding the utilitarianism of the English education system. The MTL represents a deepening hold on education by the state and a growing scepticism about the valu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PD of teachers. It also aspires to a changing culture in schools as the workplace becomes the locus for the CPD of teachers. As other authors have described, the national character of education systems in Europe and in the Americas,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Asia reflect an increasing instrumentality. The MTL, then, can be seen as part of a global phenomenon; in this case the policy lever of CPD is employed to support performative and audit policy agendas via a rigid accountability system. The MTL also represents a particular form of neo-liberal governmentality where increasing centralisation is ‘masked’ by a ‘simulacra of care’.  相似文献   

20.
袁义  胡莹 《高教论坛》2014,(1):74-76,97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的数量和结构比例不断增加,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和未来,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工作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了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资助体系,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高校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举措,最终提出针对目前青年教师发展培养体系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为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