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一、力学综合题例 1 如图 1所示 ,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 5 0 0cm2 ,其中盛有水 ,水的深度为 8cm .现将一质量为 1 8kg ,底面积为 10 0cm2 的长方体木块放入容器中 ,液面上升了 2cm .求 :(1)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2 )缓慢向容器中注水 ,至少再加入多少千克水才能使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零 .(取g =10N/kg)解析 :(1)本题是应用公式p =ρgh进行计算的题目 .容器中水深 10cm时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ρ水 gh =10 3 × 10× 10× 10 -2 =10 3 (Pa) .根据同一液体内部某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可知 ,水对木块底…  相似文献   

2.
一、原子守恒 例1(二.8)体积为V升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摩No和b摩O_2,尺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A.a/b B.A/2b c.a/a 2b D.a/2(a b) 解析;在化学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各种原子始终是守恒的。在密闭容器中,不管NO和O_2反应后是否有气体剩余,也个管是哪种气体剩余,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会改变。因此,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就等于通入密闭容器中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与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因a摩NO中有a摩N原子和a摩O原子,而b摩O_2的2b摩O原子,故答案为C。  相似文献   

3.
题目装满某种液体的容器的底面积S=8dm2,容器的容积V=39dm3,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4 068Pa.已知容器的重力G=19.6N,求容器内所装液体的密度.  相似文献   

4.
泊松 ( 1 781~ 1 840 )是法国数学家 ,曾任过欧洲许多国家科学院的院士 ,在积分理论、微分方程、概率论、级数理论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贡献 .泊松在青年时代研究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 ,正是这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决定了泊松一生的道路 .从此 ,他决心要当一位数学家 .由于他的刻苦努力 ,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个有趣的数学游戏是 :某人有 1 2品脱啤酒一瓶 (品脱是英国的容量单位 ,1品脱 =0 .5 68升 ) ,想从中倒出 6品脱 .但是他没有 6品脱的容器 ,只有一个8品脱的容器和一个 5品脱的容器 .怎样的倒法才能使 8品脱的容器中恰好装了 6品脱啤酒 …  相似文献   

5.
许天荣 《物理教师》2001,22(6):19-19
1 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其中A、B为两个金属圆筒 ,直径约为 6cm ,高 8cm左右 ,C、D为两接水容器 (可用普通小铁桶制作 ) ,它们分别通过金属片跟A、B两圆筒连接 ,并起固定A、B两圆筒位置的作用 .D、C两接水容图 1器底部垫有石蜡作为绝缘物 .盛水容器E固定于铁架台上 ,工作时水从盛水容器E经软管从T形管两端的尖嘴状管口呈串珠状分别落入接水容器D和C中 ,A、B两圆筒相隔约 2 0cm左右 ,两金属片也应相隔一定距离 ,防止放电 .2 起电原理通常空气中的尘埃都带有一定的电荷 ,并不完全都显电中性的 .同样的道理 ,圆筒A、…  相似文献   

6.
一般情况下,当ρ物<ρ液时,物体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这个结论未必恒成立. 例1 有一个柱形容器,它的底面是正方形,边长为20cm,容器内装满水,水深为8cm.现有一边长为15cm的正方体木块,密度为0.6×103kg/m3,将木块放入容器中,求木块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g=10N/kg) 错解已知ρ木<ρ水,所以木块在水中漂  相似文献   

7.
一、巧用通式,简捷明了例1.将4g碳和8g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高温下充分反应所得产物是()。 (A)12g二氧化碳 (B)7.3g二氧化碳和4.7g一氧化碳 (C)11g一氧化碳 (D)8g二氧化碳和4g一氧化碳。  相似文献   

8.
题目一容器内装氧气m=150g,温度为47℃.因容器漏气,经若干时间后压强降为原来的5/8,温度降为27℃,求漏掉氧气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 问题.如图1所示,一盛水的密闭容器固定在一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悬挂和栓着一个铁球和一个乒乓球,容器中的水和铁球、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两球的运动情况是(以小车为参考系)  相似文献   

10.
例 1 如图 1所示 ,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另有两种不同的液体 ,密度分别为 ρ1 和 ρ2 ,且ρ1 >ρ2 ,现在向两容器内分别倒入这两种液体 ,且都倒满 ,倒入液体的方法是 :(1)取等质量的两种液体倒入A容器中 ;(2 )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倒入B容器中 .设A容器中液体的总质量为mA,B容器中液体的总质量为mB,则比较mA、mB(   ) .(A)mA=mB   (B)mA<mB(C)mA>mB (D)无法比较分析与解  (1)设A容器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均为m ,容器的容积为V .根据 ρ =mV ,可求出混合液体的密度为ρA=mAV =2mmρ1 +…  相似文献   

11.
例1如图1所示,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0cm2,其中盛有水,水的深度为8 cm.现将一质量为1.8 kg,底面积为100cm2的长方体木块放入容器中,液面上升了2 cm.求:  相似文献   

12.
将Johnson(1987)的容器隐喻图式细化为四类:(1)进入容器之中;(2)从容器中脱离;(3)处于容器之中;(4)处于容器之外,前两者为动态,后两者为静态,进一步充实了容器隐喻理论。心智、情感、社会空间和社会规则可以被看作容器,运用容器隐喻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鸠摩罗什译经中抽象名词的述宾搭配。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高考结束后,高三学子反应解答题第18题的第(2)问较难.笔者谈谈这一类应用题的试题特点及应对策略,以期对今后高三数学复习备考有一些帮助.一、试题再现如图1,水平放置的正四棱柱形玻璃容器Ⅰ和正四棱台形玻璃容器Ⅱ的高均为32 cm,容器Ⅰ的底面对角线AC的长为107(1/2) cm,容器Ⅱ的两底面对角线EG,E1G1的长分别为14cm和62 cm.分别在容器Ⅰ和容器Ⅱ中注入  相似文献   

14.
1.取液体和容器中的物体为整体例1 如图1所示,底面积为50cm2的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水,水面漂浮一木块,木块上放有重2N的金属块.当把金属块从木块上取下, 容器底所受压强改变多少?容器中水面高度下降多少?(g=10N/kg) 解将金属块和木块以及容器中的水视为一整体,则原来整体对容  相似文献   

15.
刘继群 《高中数理化》2004,(1):46-48,F003
一、选择题 (每小题有 1或 2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对于A2 3B2 2AB3 这一可逆反应 ,以下为在一定时间内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其中速率最大的是 (   ) .A vA2 =0 .4mol·L-1·min-1;  B vB2 =0 .8mol·L-1·min-1;C vAB3 =0 .6mol·L-1·min-1; D vA2 =0 .0 1mol·L-1·s-12 .在一个容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应 :A(g) B(g) 2C(g) ,若最初加入的A、B都是 4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 .1 2mol·L-1·s-1,则 1 0s后容器中的B是 (   ) .A  2 .8mol;  B  1 .6mol;  C  3.2mol;  D  3.6mol3.Na2 S2 O3 …  相似文献   

16.
设柱状容器的底面积为S,里面盛有适量的水,当放入一物体(固体)后,容器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_浮=ρ_水gV_排=ρ_水g△hS.容器内水面的上升,导致了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压强的增加量为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上底面边长为a,高为h的正四棱锥形状的薄壁开口容器,将它以水平地开口朝上地放置,里面盛满水.现有一个半径为R的钢球慢慢地放入容器中直至钢球与容器口或容器内侧面相触(允许钢球露出水面),如右图所示.试求R的值,使得钢球的排水量(即容器中溢出的水量)为最大.  相似文献   

18.
题1(2012年天津)如图1所示,将底面半径为2R的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为h,密度为ρ(ρ<ρ水).半径为R的实心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A.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ρgh B.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ρgh C.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πR2ρh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代数第一册(下)P86第6题,可以用热学知识解答,更满足物理意义,更易于理解. 题在容器里有18℃的水6升,现要把8升水注入里面,使容器里混合的水的温度不低于30℃且不高于36℃,注入的8升水的温度应在什么范围?  相似文献   

20.
当向图 (1)— (10 )的盛水容器匀速注水时 ,水深与注水量显示的关系如图A—J所以 .请你在这组图象中选择和容器相对应的图象答案 :(1)C ;(2 )G ;(3 )H ;(4 )I ;(5 )A ;(6)F ;(7)B ;(8)E ;(9)D ;(10 )J“对号入座”$山东临朐县沂山中学!262624@李兴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