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冬季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而发展素质对现阶段的我国手球运动员来说,提高力量和速度素质又是个关键问题.手球运动员的力量主要表现在射门、传球和对抗性等方面.在我国九个队对德(民主德国)的10场比赛中,从统计数字来看,我们共采用了12次远距离射门(19米),只中1次,德队却采用了49次远距离射门,命中15次,而德队4号队员希尔布曾多次在25米以外的地方抬手射门得分.练习中从射门时球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在手球之国     
不久以前,我们苏军手球队访问了手球运动水平最高的国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看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我们还记得我们队和柏林"福尔维茨"(德国冠军队)队的交锋.……"福尔维茨"队守门员控制球,他助跑后把球掷到了中场,于是位于中场的四个前锋开始向对方球门飞速推进.说飞速一点也是不夸张的,德国队员100米跑的平均成绩是11秒3——11秒6(而我们手球队员最好的百米跑成绩是12秒和12秒1).德队前锋只直线推进,任何一个  相似文献   

3.
运用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第11届全运会男篮比赛前锋队员的进攻能力进行分析。认为前锋除国手和个别有经验的老队员外,普遍存在突破上篮技术动作单一、突破后应变能力差和利用配合进攻少等问题,提高我国前锋队员的进攻能力,应加强基本技术和基础配合的训练,提高突破后的应变能力和完成配合的质量,同时应加快对前锋后备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从2007年全国男子手球锦标赛的各项得分战术统计资料和数据中可以看出,防守反击战术在进攻次数、总进球数、成功率等指标上均高于其它各项,由此可见防守反击战术是手球比赛中主要得分手段。对2007年手球比赛中的各方面资料、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手球比赛中 ,进攻队员合理选择射门区域、掌握射门角度与时机 ,完成射门技术是提高射门命中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对 2 0 0 1年世界男子手球锦赛亚洲东亚区预选赛中日、中韩比赛中射门区域特点的分析研究 ,找出目前中国队与日、韩两队在射门技术上存在的差异 ,为中国队在今后的训练与比赛中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女子手球常规技术指标与比赛名次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国九运会、2002年全国女子手球锦标赛及第15届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前8名队常规技术指标与比赛名次的相关分析,旨在探讨影响女子手球比赛名次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守门员封挡率、防守成功率、总失分、总射门成功率、助攻等指标在国内和/或国际比赛中对名次影响较大.认为,同一技术指标在不同的比赛中对名次的影响有所不同,反映出不同比赛的水平和特点,我国女子手球应提高防守水平和控制球能力,以尽快缩小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咨询、录像观察和技术统计等研究方法,在深入分析中国国家女子沙滩排球队6名队员和国际排联世界排名榜前24位的12名世界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在2013年世界女子沙滩排球巡回赛(福州公开赛和上海公开赛)21场比赛视频的基础上,对中外队员比赛进攻方式从进攻位置、进攻性击球动作、球的落点和进攻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解比较研究,提出了世界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比赛进攻方式分解的基本数据模式,可作为评价世界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比赛进攻能力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中外女子沙滩排球队员在不同进攻位置进攻次数的分布不均衡,中国队员的进攻更多集中在3号位,容易让对手形成针对性拦网。中国队员进攻过多采用“重扣球”,外国队员则多采用“轻拍落点”,双方进攻效果不同,反映了外国队员更注重进攻性击球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运用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亚运会7场84人次的手球比赛表现进行研究分析。将比赛中技术变量视为应用环境、类别及效果的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手球比赛表现指标评价体系与比赛表现结构模型,以揭示手球比赛表现指标构成及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手球比赛表现评价体系由对方获得球权、接控球、传球、运球、射门、个人防守、配合防守等7项一级指标,抢断球、任意球、接控球、控制性传球、组织性传球、助攻性传球、运球、技术失误、技术成功没得分、得分、延缓进攻、限制传运、封堵、协防等14项二级指标构成;将比赛技术与应用的环境以及效果联结在一起,将技术表现视为一个动态程序进行分析与评价,评价更具客观性;获得球对处理球、处理球对进攻完成、处理球对防守有较高的影响关系。获得球对进攻、防守对进攻完成影响较小。获得球对进攻完成没有直接影响;处理球各项指标中助攻性传球、运球对处理球有较大的影响。进攻完成各指标中得分有重要的影响,防守指标中协防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摘要:为提升中国女子冰壶队索契冬奥会比赛战术能力,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比较分析和归纳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建立冰壶技战术数据库,对准备期比赛后手中路和边路进攻效果及手段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结论:后手进攻是中国女子冰壶队的主要得分方式,后手边路进攻的效果好于中路进攻,因此作为传统的进攻模式,后手边路进攻仍可作为中国女子冰壶队最有效的进攻打法。后手中路进攻的成功要靠全队的共同发挥,而边路进攻方面,一、二垒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二垒队员的占位、旋投和打甩是形成两分局面的关键,中国女子冰壶队应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进一步完善这些关键技术。四垒队员的失误是导致后手进攻失利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参加'96“中国篮协杯”男子篮球俱乐部锦标赛的12支球队36场比赛的技术指标:投篮、进攻次数、篮板球、扣篮、盖帽、助攻、抢断、失误、犯规以及各队队员上场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反映我国甲级男篮在比赛中技术运用的现状,探讨各队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为各队训练与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反击快攻是手球比赛进攻的主要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击快攻是比赛中得分的主要进攻手段,对亚洲快速技巧型的队“以小打大”、“以快制高”的指导方针尤其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我国优秀运动队应顺应这一趋势,在比赛中运用有创造性的、符合本队情况的快攻战术,继承和发展我国手球运动的“快速、准确、灵活、多变”的指导思想,并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男排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这其中,对于主要对手的战术的研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中国男排合日本、委内瑞拉两队的比赛分析,发现主要存在多人战术配合能力较差;发接环节能力较差,影响了快攻战术的组合;对于对手一、二号位的进攻拦防不利等问题.为此提出,坚持"以快为主"的战术打法,提高快攻队员的个人进攻技巧;加强进攻组合的参与人数;提高发接球环节的质量;提高拦网成功率,加强拦防配合.  相似文献   

13.
2002-2003赛季CBA总决赛八一队制胜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2002-2003赛季CBA总决赛四场比赛中八一队和广东宏远队队伍结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与分析,结合常规赛中两队之间两场比赛情况,研究认为:八一队在战斗力、比赛经验、意志品质、核心队员作用、第一节和第四节比赛得分、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等方面优于宏远队.其中战术安排得当、主力队员大赛经验丰富、斗志顽强、刘玉栋的核心作用是八一队获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28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外男篮外线队员在阵地进攻中控制球、支配球能力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男篮外线队员在阵地进攻中的突破、助攻、运球和传接等方面与国外队外线队员存在不足与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15年女子板球世界杯预选赛与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我国女子板球队与对手比赛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与世界强队相比,我国女子板球队仍处于中游阶段,比赛中虽有个别优秀队员涌现,发挥关键性决定作用,但明星球员数量和能力与高水平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我国队员在主动得分、击球得分率和4、6分球等指标上同对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附加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世预赛上我国女子板球队在技战术运用和团队配合等方面较亚运会进步明显,但进攻时技术的稳定性以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第14届亚洲杯足球赛的32场比赛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比赛中射门和进球的情况进行统计.通过对进球数量、进球区域、进球方式、进攻形式、进球部位、进球时间和进球队员位置进行分析,来探寻亚洲足球的进球规律,为我国足球教练员在以后的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第五届女足世界杯中国队传球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球比赛中,传球是实施进攻战术的桥梁,也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受到世界足坛的高度重视,统计中国女子足球队在第五届世界杯足球赛的全部比赛和所有对手队的传球技术指标,分析研究中国女子足球队在世界杯比赛中传球的方法、特点以及某些不足之处,以期能够为我们的训练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我国女子足球技战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参加第十届全运会的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队员、教练情况和总决赛4场比赛技术统计情况与其他队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指出: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应加强梯队建设,重视技术创新,提高队员发球与拦网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进攻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参加第14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的中国队与对手8场比赛的进攻技术指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已具备世界优秀中锋球员;但中国队外围队员进攻能力与对手相比处于明显劣势,缺少场上组织核心;中国队战术缺乏理念,整体性差,打法单一,缺乏鲜明的特点;比赛中队员对抗能力差,破紧逼防守乏术,比赛作风不顽强等是中国队本届世锦赛失利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第26届亚洲女篮锦标赛中日女篮攻防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中日两队在进攻和防守方面存在的差距,旨在为中国女篮今后的发展提供合理化的建议.结果表明:中国队在两分球投篮出手次数、两分球命中次数、两分球投篮命中率、三分球出手次数、罚球次数、前场篮板球指标上比日本队占有一定的优势,日本队在失误、抢断球指标上比中国队占有较大优势;在阵地进攻中,中国队过于依靠外线队员得分,外线队员进攻得分方式过于单一,内外线队员之间没有形成"内外结合、以内为主、多点进攻"的战术打法,中国队与日本队在快攻进攻和防守快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队在场均抢断球指标上与日本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场均个人犯规指标上与日本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中国队以半场扩大人盯人为主,以区域联防和全场紧逼为辅,队员防守的脚步移动、轮转换位、补防、协防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日本队以半场缩小人盯人为主,以区域联防和区域紧逼为辅,队员防守主动、积极、凶悍,紧逼防守、协防、补防的意识强.中国女篮在快攻进攻和阵地进攻中技战术运用不够合理,并且在攻守转换、快攻防守、阵地防守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中国女篮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较差,不适应对手的压迫式防守,失误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