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体现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需求,也有国家的政策保障.培养的关键在于明确其素质结构.基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认识和理解,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素质结构应该包括师德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体体现在专业信念、农村情怀、自我成长构成的师德结构;一般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心理知识构成的知识结构;课程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构成的能力结构.完善师德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过程也是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2.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是指能胜任小学两门及以上课程教学任务的综合性人才,多学科融合的能力是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最重要的特征。具有多学科融合能力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有如下特征:认同教师职业,融汇贯通各学科的知识,胜任小学两门及以上学科教学,能开发、整合、实施课程资源,做到因材施教,胜任各项综合性工作。但目前各师范院校对于小学农村全科教师多学科融合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局限性、课程设置的"拼盘"化、教育实施的机械化、教育实践的低效性、拓展活动的形式化。对此提出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构建适宜的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强化教育实践环节、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重庆师范大学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确立了扎根乡村、协同培养、全面发展和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按照专业认证的要求制定了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目标预期,确立了在广度上能够完全覆盖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规定的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设计体现出通识教育课程突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专业教育课程强调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师教育课程注重教师专业素养培育、独立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小学教师培养的养成性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育学是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师范生必修的教育课程。从山区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目标出发,探讨小学教育学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意在培养师范生未来当好山区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应具备的师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山区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发挥积极作用,并鼓励师范生努力成为未来的"最美乡村教师"。  相似文献   

5.
农村地区小学教师被动成为全科教师,学科教学实践水平遭到质疑,职称评审处境尴尬,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弊端。以贵阳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对如何培养农村地区全科小学教师提出了以下建议:牢固树立核心课程的理念、突出教育实践课程基础性和支柱性的作用以及确立学科基础课程的学术性地位。  相似文献   

6.
不同高师院校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体现了高校对"全科教师"及其能力构建的不同理解。通过选择湖州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和杭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全科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二者课程目标都传达出高校对小学全科教师能力构建的预期,但是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性;杭师大更重视提高专业通识教育的比重,其课程也更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湖州师范学院比杭师大更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而后者在教师技能课程开设上更为具体,明确。由此发现,有必要通过加强对全科教师内涵探讨,明确培养规格;拓展通识教育课程广度,重视内容、方法的变革等来完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三所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从教师专业必备知识、教师专业必备技能和教师专业必备信息技术能力三个方面调查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型师范生的专业发展现状,发现: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对教育知识、教学设计、技术素养的获得最为关注;对通识性知识、反思与发展、评估与诊断需求最为薄弱;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学科知识以及教学设计的提升需求最为强烈;对专业发展关注度较高,但满意度低,缺少专业发展规划;对学术视野不开阔而感到困惑。基于此,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增加教育职业规划课程,为小学教育全科型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提供方向指引;树立自我反思意识,强化反思引导;优化整合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增加信息技术的比重;重视教育实践,促进知识和技能二者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循证教育实习是科学评估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现实需求,更是提升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质量的未来所向。以乡村教师定向培养中的小学全科教师为例,对全科师范生的10节实习汇报课进行循证评估,发现职前阶段尚未建立起全科教师实践教学标准与质量评价体系,特别是全科教师的乡土认同感、乡土知识储备以及乡村教学能力在实践环节均暴露出不足。需要全面推进教育实习质量的循证活动,构建凸显乡村教育属性的全科教师教育实践评价体系,以提升全科教师人才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力。  相似文献   

9.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是为破解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师资难题而提出的新举措。当前农村小学亟须有献身农村教育事业意愿、能承担农村小学全科教学任务,且能适应农村学校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等综合能力的教师。基于此,对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要以"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为目标。培养策略主要有:坚持思想教育,增强对农村教育事业的认识和热爱;适应农村小学的需求,培养全科教学能力;着眼教师未来发展,培养教育研究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课程.教材.教法》2017,(7):100-105
针对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这一新兴领域,亟待辨析并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在培养定位上,全科教师不仅是我国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应急之需,也是未来基础教育及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之势;二是在角色表征上,全科教师的特点不是多科教学,而是能力综合;三是在向度抉择上,全科教师应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其重点是生成岗位所需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