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2014至2015学年第2学期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持续跟踪、调查和分析,发现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特征可分为平稳型、波动型和下降型,并分析其成因。提高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建议为:完善选课程序;实施小班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和丰富课程类别;提升教师激情,鼓励多样化教学方法,强化课堂管理;采取措施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2.
以华南理工大学全校通识课程《英语诗歌选读》3个班共360名学生为试验对象,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进行过程性考核试验。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完成课外作业和进行课堂作业演示、课堂讨论、课堂提问等教学方法并对学生的表现实时评估,辅以课堂点名和课堂测验等方式,全面考核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试验表明,过程性考核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极大提升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实施过程性考核是提升人文通识课教学效果的可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查询中国期刊网以及博士论文数据库、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有关大学通识教育课的文章和硕士、博士论文共达600多篇,说明大学中的通识教育课问题得到高度关注.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教育课实践为例,在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大学人文通识课的教法,分析人文通识课两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效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改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全校性通识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课程是高校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开课少、学生选课难、学校管理难是目前通识课程面临的问题。从课程遴选、学生选课指导以及通识课学业评价等方面着手可以更好地解决通识课程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通识课程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的课堂参与以促进课程学习效果的改善,文章以某"211"工程大学面向非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管理学"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问卷调查,建立了大学生通识教育课课堂参与的心理动因及学习效果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目标追求、学习活力和课程态度是影响大学生通识教育课课堂参与行为的主要心理动因。因此,引导学生课程态度是促进大学生通识教育课课堂参与的关键,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提高通识教育课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本文编制了通识教育核心价值观量表,对某大学5门通识课程的学生进行一个学期跟踪调查,辅以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以考察通识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通识课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课程内容、教师有意识的价值引导以及教学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7.
万露 《江苏高教》2007,(5):74-75
本文简要分析了通识教育与人文教育、文化素质及修养教育、通才教育及专业教育的差异,并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该课程中的角色转换以及学生对该课的认识误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通识课程已成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是通识课程教学的核心和基础。以机电一体化概论通识课程的教材建设为例,从教材的知识结构、可读性、实用性以及人文素质培养等四个方面,论述通识课教材的编写和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课程设置的四大环节中,教材编写是实施的核心部分,对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影响最为直接。本文以人文通识课"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的教材研发为例,在阐述教材对学习者学习动力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教材的编写过程——从教材的编写初衷到对现有教材的评估,再到将主客观需求与设计原则理念相匹配,以及新教材的设计和校内试用。旨在使新编教材更具信度和效度地体现出课程大纲的指导原则,更方便针对不同课型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通识课的设置目的。  相似文献   

10.
虽然设置有别、价值导向相异,但教学对象的共同性和课程内容的相通性使得基于思政课来开发人文通识课程成为可能。高职院校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程还存在如厘清高职院校人文通识课程建设理念、构建高职特色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等深层原因。本文在阐明课程开发理念、原则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设计和教育目标确立等人文通识课程开发核心问题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通识课程质量评价为目的,探讨基于课程性质的质量评价工具的设计。通过基于学习体验的问卷,对S大学的通识课程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收获的直接因素;教学质量与学习收获之间存在学习投入的中介效应;学业任务可以正向调节学习投入,同时影响学习收获。据此提出改进通识课程质量的建议: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多途径提升学生有效的学习投入;正确处理学习方式转变与学业负担之间的关系,科学设计学业任务,激发学生深度学习;打造通识金课,提高课程的"两性一度"。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程)是指根据通识教育目的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专门设计的课业及其进程的总称,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工科院校非理工专业的学生基础、兴趣以及理工类通识课的跨越式目的要求,通过"生活中的材料科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课程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方式、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跨学科类通识课的教学质量,切实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重在体现真善美教育的文学类课程正在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的通识教育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学之于人生、社会、高职生个体三个方面来阐述文学类课程在高职通识教育中的功能。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文学类课程在大学生通识教育中的功能。本文从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文学类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全面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以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积极探索文学类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研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和教学情况,认为人文通识课程可分为原理讲授型、知识普及型和联系现实型,三种类型并各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其中,联系现实型课程主要采用互动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紧密关联学生现实需求,教学效果最佳;原理讲授型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解方式,间以互动提问,教学效果次之;知识普及型课程以课堂讲解为主,师生互动较少,难以吸引学生足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不明显。人文通识课程体系中知识普及型课程所占比例过大,建议削减,同时适当增加联系现实型课程比例。  相似文献   

15.
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为对象进行抽样调查,对该校通识教育的状况和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发现通识课建设与学生人文素质之间存在一些可循规律,为此,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旨在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当今中国人民的共同精神图式,也是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奋斗的系统性的目标工程。高校人才培育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关节,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而要求每位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彰显人文关怀。其中,大学通识课对学生进行广泛而直接的价值观引导,必须把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自主性、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人文关怀贯穿于每一次教学活动中,以便突现其对强国富民之人才培养的应有价值,为实现中国梦的美好图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状况,我们从中发现:中国高校通识教育更重视素质教育、课内教育,以及“公共必修”,人文通识课程以概论课为主;而美国高校通识教育更注重能力教育、课外教育,以及“分类必修”,人文通识课程以研读经典为主。中国大学要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等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采用适应时代脉搏的新策略:教学目的指向学识、能力、人格;课程设置兼顾民族与世界、传统与当代四元素;课程开展注重“三结合”;教育手段灵活、多样、现代。唯有如此,才能科学高效地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创造学>通识课作为一门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品性,提升大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实践性课程,其教学过程本应具有强烈的教育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身处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到"创造之处",体悟到"创造之时".成长为"创造之人".  相似文献   

19.
宁慧霞 《英语辅导》2011,(2):90-91,218
当前英语教学中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动摇了英语教育的人文学科方向,导致学生思维匮乏,缺少人文关怀。本文在归纳人文通识教育演变的基础上总结其内涵,提出应从观念、制度、课程和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来实现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人文通识转向。  相似文献   

20.
法学通识课教学在新的改革背景下再次引发教育界关注,当下多数地方院校法学通识课课程设置不舍理、课堂教学方法无新意、教学评价机制无实效,借鉴美国和英国高校通识课的较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应该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式、以及课堂效果评价三个角度完善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