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甄嬛体"是否"红楼体"的争论,自《甄嬛传》入手,从词汇表现因素的角度分析《红楼梦》言语风格对《甄嬛传》的影响,探讨网络文学在靠近和传承古典文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2.
折辱     
《甄嬛传》把宫斗剧推到一个高潮。观众无论老少、无论文化程度高低都在看;媒体俗到城市晚报、雅到《三联生活周刊》都在评。看《甄嬛传》学到一个新词——折辱。这样的新词叫"甄嬛体"。一个妃子难为另一个妃子,受气的便是被"折辱"。被折辱的,一定会想尽办法还回去,折辱对方。所以,《甄嬛传》中高贵体面的妃子们虽然个个都是大家闺秀,却狠毒至极,为博得皇上的宠幸不择手段。  相似文献   

3.
自从《甄嬛传》在国内热播以来,英文版《甄嬛传》也在美国强势播出,"甄嬛体"的各种逗趣英译也引发了国内外网友的广泛讨论。本篇论文就这一文化现象,结合刘宓庆先生的文化翻译理论,就英文版《甄嬛传》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于此剧中的文化特征词的英文解读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对国内出口更多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并且配备合适的字幕翻译有一定助益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2,(31):12
正悦读提示:2012 年,电视连续剧《后宫甄嬛传》荧屏大热,受到老中青各类观众热捧。剧中女主角"甄嬛"获得观众夸声一片,粉丝无数。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甄嬛这个人?有的话,其原型又是谁呢?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热播,剧中台词在网民的模仿下借助新媒体平台成为流行的"甄嬛体"。通过分析"甄嬛体"的语体、语法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与语言模因和体裁互文性作用的关系,并揭示其对传统语篇形式和现实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苏紫 《当代学生》2012,(Z4):42-45
2012年春天,76集的"宫斗"长剧《甄嬛传》华丽上演。一时间,贵人争艳,妃嫔竞丽。其中的甄嬛,从青葱单纯的菀贵人,到美艳腹黑的甄贵妃,演绎了一个女人从善良到不得不狠毒的成长史。而甄嬛的扮演者孙俪,却在演艺圈的名利场中,坦然前行。  相似文献   

7.
甄嬛体     
《初中生》2012,(31):17
正甄嬛体2012年,观众被《后宫甄嬛传》中"古色古香"的台词所倾倒。剧中人物对话文艺范儿十足,语调不急不缓,口气不惊不乍。网友细品之余,纷纷效仿,开口闭口便是"本宫"、"真真"之类,言语间颇具古风,亦具喜感,因此凭空制造出无数欢乐。微博上,这种刻意为之的文体被称为"甄嬛体"。  相似文献   

8.
《甄嬛传》这部电视剧由于台词经典,情节扣人心弦等原因,不仅在国内大获成功,在海外也名声鹊起,刮起了一阵“甄嬛风”,出现了大量“甄嬛体”语言.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甄嬛传》中台词话语的言外之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首先,简要介绍言外之意的基本理论,然后,结合具体实例加以分析,最后,总结言外之意的功能,希望对读者阅读文学名著、进行日常交流时,准确把握话语的言外之意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甄嬛传》近日在安徽卫视和东方卫视热播,第七十五集朝中大臣纷纷请求皇帝早立太子,有大臣请立弘历,有大臣请立甄嬛之子弘曕。大臣张廷玉表示,如果立甄嬛之子,应请求皇帝先赐死甄嬛,免得将来甄嬛牝鸡司晨,如同武则天一般独自把持朝政。这个词语很多人都不理解,所以看的时候就有了疑问。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年底《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着实给了人们不小的震动,而《咬文嚼字》总编郝铭鉴根据《甄嬛传》中相关情节而推敲"甄嬛"的"嬛"字在这部电视剧里应该读Xuān而不是Huán的观点更是"石破天惊",虽然被几亿国人念错的"甄嬛"的"嬛"(应读Xuān)因其过于冷僻日常实用性不高而最终躲过了"十大"榜单,但这也从侧面折射出了我们学习、研究和使用"汉语言文字"所应具备的严谨和审  相似文献   

11.
"甄嬛体"是借助电视剧《甄嬛传》而在网络上兴起的一种古色古香、精炼考究、典雅含蓄的网络流行语体,它仿拟的是一种复古的风格,有多种变体,已经成为一种强势模因,并跨越网络,在现实中频频得以应用。"甄嬛体"是网民的自娱自乐和个性化表达,它不仅使汉语的表达更加丰富、精细,而且在日常交流中,有着独特而有效的语用效果和交际价值。从"甄嬛体"的泛化过程看,它可能在短期内风光无限,但其远景则难以乐观。  相似文献   

12.
明星爱     
《八小时以外》2013,(2):84-85
"我要告诉他,真的是爸爸妈妈经过深思熟孙俪/女人要有头脑2012年《甄嬛传》火遍海峡两岸,孙俪却连连失意各大奖项。之前出席某颁奖礼被媒体指责"未获奖臭脸离场EQ不如戏中甄嬛",孙俪说,离开是因落榜难过而非生气。失意加被人指责,不难过才怪。其实,若只论观众口碑,孙俪早已是当之无愧的视后。《甄嬛传》导演郑晓龙就盛赞  相似文献   

13.
电视剧《甄嬛传》是近年少有的佳作,但从字斟句酌的角度细抠,也略有一些儿缺憾。像主人公名字甄嬛的"嬛",或许就不应读作huán,而应该读作xuān。查《汉语大词典》,发现这个"嬛"字有三个读音。首先是与"嫏"组成"嫏嬛",这个词读作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以Brown的称谓研究及权势关系理论框架及其相对性和动态性,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解读了电视剧《甄嬛传》中的主人公"甄嬛"称谓语的变化,分析这部作品中所反映的称谓语与社会权势地位变化的关系,以及在权势关系中由于甄嬛权势地位不同所体现的称谓语的语言变化。本文试图揭示社会语言学权势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性和理论的普遍性与实用性,期望能提高人们对社会语言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曾经的电视剧《甄嬛传》红遍大江南北,除了剧中华美的服装、精致的妆容以及充满质感的画面,剧中人物的话语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主人公甄嬛的话语。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会话含义理论,从甄嬛的话语本身入手,分析了违反各种准则的情况下产生的会话含义和甄嬛语言艺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甄嬛传》里妃嫔繁多,其实在我看来这里面只有一个人,就是甄嬛。这部电视剧是一个人的传记,其实一点儿都不错。皇帝代表甄嬛内在的男性部分。情窦初开的少女甄嬛把最纯净最美好的爱情给了这个男人。从此,他就是她的天,她的地,她的唯一。后来她不断地因为这份爱受到伤害,当看穿了将希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甄嬛传》一剧如火如荼地播出,"甄嬛"一角深人人心,我对她的看法更是逐渐明晰。她,是个十足的美人坯子。精通诗书,长得有几分像死去的纯元皇后,这点儿相似让她赢得了皇帝的疼爱。但刚进宫时,她只期望"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在情窦初开的岁月里,她将自己炽热的心毫无保留地给了皇上。可是,如金  相似文献   

18.
给心灵放假     
暑假了,休息休息。如果宅在家中,据说不妨看看《后宫·甄嬛传》。剧中的甄嬛,原本是一个清纯的文艺女青年,只是期盼着过简单日子的单纯女子。步入深宫后,在权力与名利的争斗中,身不由己不得不步步为营,用尽心机,最终登顶高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大逆转。与其他宫斗剧呼天抢地式的演绎不同,《后宫·甄嬛传》剧中的对白台词,不急不缓,从容大方,古诗风韵,颇有"红楼范儿"。以致让入戏太深的观众们被娘娘、小主"附体",张口便是"本宫"、"极好"、"真真"、"越发的",让人忍俊不住。而谈诗论画、操琴吹箫、踏雪赏梅的场景,也在一片戏说与乱说的古装剧里,  相似文献   

19.
电视剧《甄嬛传》通过对甄嬛等众多宫廷女子形象的成功塑造,揭露了封建宫闱文化的野蛮与黑暗,剖露了人性的异化与复杂。该剧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曲折跌宕,文化气息浓郁,叙事细腻唯美,在古典价值与现代取向之间保持了良好的艺术张力,是一部极具认识价值与娱乐价值的流行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20.
微话题甄嬛体:若打发时光,这甄嬛传是极好看的,虽长但不烦腻,"斗"你开心是最好不过的了。倘若沉溺其中,必定难以自拔,以致荒废学业。前几日,《人民日报》刊文评说,此等宫斗剧肢解历史,胡乱编造,不断放大人性中恶的一面,却没有半点真诚善良,唯丛林法则是从,真真对青少年造成误导,留下一堆糟蹋历史、无益于人心的文化垃圾。说人话:宫斗剧被批垃圾,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