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这需要落实以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核心目标的主体性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标准本着"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一基本出发点,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新的数学理念.作为第一线教师,带着新的数学理念在实践中应当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4.
刘国平 《时代教育》2009,(6):149-149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只有不断更新理念、丰富底蕴,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教学相长",才能实现<课程标准>中的培养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面对全体学生,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学  相似文献   

6.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它强调了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成功。  相似文献   

7.
如何对待考试,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因为考试就如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应试教育"根深蒂固,长盛不衰,也能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因此加强对考试的研究,关键在于对考试进行改革.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学生的发展不是同步的,不是一刀切,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新课标提出这样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如何使数学考试与新课程同行呢?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三大理念,强调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这是数学教育多年来指导思想的突破与革新.也就是说,当前我们要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数学能力,把新课标理念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目标,逐一落实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让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理念凸显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作用.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高发琴 《甘肃教育》2014,(16):114-114
正一、转变备课观念1.树立新的课程理念。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2.树立新的学生观。以往教师上课前关心的是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很少关注学生的想法和情感,经常以成人的心态去对待学生,以致上课时常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新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新的教学课程理念也不断涌入到数学课程中,进入到教师的脑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成为教师在教研中经常探讨交流的话题,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当瞄准新课程目标,深入学习新课改理念,好好把握新课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应努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理念。要关注教材更应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应进行"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的课型,它把学生的学习和应用相结合,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方面的密切联系,体现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人人学有价值的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所以,我们要不断优化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有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不仅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设定指出方向,而且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数学的需求,并为学生学习数学可能产生的差异性留有充分  相似文献   

15.
关于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们平常重视较少,教学模式几十年来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问",是一种一味追求数学知识纯客观性的结果式教学.伴随着新课程实施中对数学知识观的教学觉醒,教师开始意识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课标课程倡导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江阴市数学中心组成员对我校进行了一次数学新课程教学调研.我开设的调研课《几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问题》得到了中心组成员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引出一些教学思考,让与新课程同行的人觉得"课程理念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根本".课堂教学要紧扣数学课程基本理念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深入钻研教材,同时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学会跳出教材看教材,使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其中,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具体落实到数学课堂中,就应体现这样的基本理念:即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遵循"以人为本,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力求改革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封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状况,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个性压抑、学习效率低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真正使学生的生命在课堂中得到健康的、生动活泼的发展.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很枯燥,一上数学课就犯困.为了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应在教学中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21世纪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