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缺乏规范性、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的问题,文章提出推动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应做到"五结合":职业指导与学校教育结合;团体与个体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职业指导与学校教学改革结合;传统指导方式与新媒体运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论世界职业指导理论的发展走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卓 《教育科学》2000,(2):59-61
职业指导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职业指导理论模式。对西方职业指导理论进行历史考察,对我国职业指导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根据西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指导理论模式的历史沿革,探讨职业指导的目标与功能的拓展与延伸的发展趋势。 一、目标取向的拓展:从人尽其才到职业满足 职业指导的理想目标是通过职业指导实现人职的最佳匹配。这是匆庸置疑的,也已为人们广泛认同。但何为人职的最佳匹配?这是职…  相似文献   

3.
如何从信息服务型向全程化就业教育型转化,要实现学生有效和根本性就业,就要树立终身教育思想观念,把就业与职业生涯有效结合起来。本文以终身教育理论和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3-3制模式的高校职业指导:三个阶段教育、三个规划引导、三个"半日"指导。并阐述了3-3制职业指导模式的实施与保障。  相似文献   

4.
经济、社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求职业指导与之相适应。经济体制、工作模式、产业结构变化要求学生学会选择,使自己与社会协调发展;教育结构的变化对不同阶段的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职业指导要求;目前,职业指导在模式、方法、手段上出现多元化趋势,这种趋势有利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5.
邹韬奋先生作为中国近代职业指导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和倡导者,不仅编译、引进大量国外职业指导理论,宣传倡导职业指导理念,而且身体力行地参与职业指导运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指导思想,主要包括明确职业指导内涵、强调职业指导的重要作用以及倡导职业心理学等。重新审视其职业指导实践及思想,对今天中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在职业指导方面的实践为基础,对新时期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目标、工作模式、组织体系、市场建设等提出了若干新思路,强调应当开展与加强职业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7.
职业指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各高校在职业指导过程中,普遍存在过分注重理论而忽视现实的问题,使得职业指导归根结底是为学生、社会、经济服务的宗旨有所偏离。从职业规划、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提出自己对职业指导的"理想"与"现实"教育方面的看法,阐述大学生职业指导应与时俱进,加强个性指导,妥善处理理论与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全员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的实践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针对大学生的全员全程化职业指导的内容体系,论述了其模式的构建,在实施过程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确立大学生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阶段进行多渠道职业指导,强化职业培训:第三阶段强调求职技巧和宣传就业政策,使学生成功就业。这一模式实施的保障是要树立新的职业指导理念、强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指导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指导面临着模式单调、专业化程度偏低、职业指导课程内容片面、职业指导过程缺少连续性和系统性等问题。通过打造"精细化""个性化"职业指导,创新职业指导模式,培养职业化、专家化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分层次开展全程化的职业指导等几种途径,增强学校的办学水平,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并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岗位。  相似文献   

10.
在对大学生职业指导模式的类型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于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以需求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理论和系统理论来引领大学生职业指导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