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其无可争议地成为新兴的大众媒体,具有了巨大的影响力。而受众已由新闻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在网上,一条新闻常常引来数百条甚至上万条的评论,而且评论者相互之间又常常进行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发展和繁荣不仅为我们现实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也为不同人群对同一事件发表不同评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网络媒体最终将担负起“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形成并巩固网上的正面舆论强势的重任。”2004年8月,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强势推出了“浙江潮评论”频道,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经营,目前已成为国内省级重点新闻网站评论频道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评不同于网络意见有人曾给"网络时评"下过一个定义:"严格地说,那些先发表在其他媒体然后转载到互联网上的评论并不能叫网络评论。网络评论是指首先发表在网上的评论。相对传统媒体的评论,它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可能是张贴在论坛、个人主页、博客的文章,也可能仅仅是新闻或者文章后面的跟帖。字  相似文献   

4.
在以传统门户网站的网络动态新闻一统江山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的同时,WEB2.0时代的到来使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势如破竹。新闻评论是针对社会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网络新闻评论是通过网络媒体上就当前的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当今社会呈现出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客观趋势,而网络评论最能反映出多元而驳杂。网络评论的多样性与互联网传播特性、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等有密切的“关联度”。网络评论与网上的互动参与。每一个网民都是信息的获取者,也是评论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反映进入了网络时代。由于网络的开放程度很高,也由于人们在网上发表评论相当自由、快捷,从而孕育和产生了大量的时评写手。这些写手除了在网上评说是非,表达见解,也将其言论等作品像天女散花一般发送到报刊等许多传统媒体,加之如今各种媒体相互跨越和交融,促使网络时代整个传媒界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贺立凯 《今传媒》2012,(6):150-151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评论已经逐渐成为各大新闻网站设置的必备栏目。网络评论的内容涉及到社会问题的方方面面,并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与传统的新闻评论不同,网络评论具有时效性、交互性、平等自由等鲜明的特征,同时也出现假新闻引发的评论、同质化、随意性强等不足,需要我们予以全面认识,力求使其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蓁 《东南传播》2015,(8):166-168
随着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发展,人和人之间信息的交换变得频繁,微博由于其操作的低门槛、便捷性,以及裂变式传播特点,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自由的意见表达和分享平台,促进了公众话语权的实现,使得新闻评论的发布平台、评论主体、文本样式和话语表达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微评论娱乐化、段子化;评论中情绪化现象严重,缺乏理性;网络谣言传播使得新闻评论的真实性受到考验;篇幅的局限削弱了新闻评论的说理性等新问题,本文将以围绕微博展开对新闻评论新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海量呈现信息中的新闻评论,传递信息、传播观点的功能更加凸显,也使新闻评论内容的可信性、权威性常常受到质疑。新闻评论的质量高低,影响力、渗透力强弱,不仅取决于新闻评论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思辨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诸多因素,也取决于言论作者的知识结构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评论者要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需要通过多方位的积累,提高自身的文学知识、历史知识、专业知识素养。  相似文献   

9.
新闻网站怎样做才能使自己更加抢眼并立于不败?此文以人民网为例,论述了网络媒体的“另一只拳头”———评论的作用。文章向读者介绍了人民网创建评论栏目,帮助网民解读新闻,促进网站与网民之间的互动,既反映民间舆论,又潜移默化地引导舆论的做法。加强网上评论是一条在竞争中求发展,扩大影响力的好途径。文章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生活在网络社会中。由于新闻的主要内容基本一致,为了使更多的用户浏览自己的页面,各网站发布了网络个性化的新闻评论。基于网络发展的新闻评论使得大众的观点、立场更加鲜明地表达,并影响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分析传统的与网络的新闻评论特点,讨论了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与发展共享。  相似文献   

11.
伦理问题就是关于人的行为是否正当、是否合乎道德的问题.新闻评论的伦理问题,本质是新闻评论的写作者、传播者与评论的受众的关系问题.它既应当表现为写作、传播动机的道德性、公益性,也应当表现为客观社会影响的道德性、公益性.新闻评论的伦理目标,应当是使评论的受众更加耳聪目明,在与传播主体的关系中更自由、更自主、更具有辨别力.  相似文献   

12.
建筑在互动性之上的网络新闻评论,已是当前新闻网站的关注点和生长点。交互性是新闻评论吸引网民的最具特征的形式,也是新闻网站评论的核心竞争力。近一两年来,中国宁波网在加强网络评论的交互性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得到中宣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赏。一、网上评论与社会阶层的互动网络评论有责任引导网民正  相似文献   

13.
秦州 《新闻界》2005,(5):94-96,64
一条重要的新闻,被各类传统媒体刊登与播出的频次,是很难统计的.而对于网络媒体来说,这种统计成为可能.是搜索引擎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通常情况下,一条新闻在网上发布后,通过对这一条新闻的WEB页面及其数帑这说明网络媒体不仅在历史资料的查询上大大优于传统媒体.并且建立在杏询与搜索基础上的相关统汁,也为传统媒体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14.
网络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民数量的日益增加和网民在网上发表意见的匿名、快速、方便、自由、互动,使网络评论在短短几年里异军突起,并在影响社会舆论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相对而言,传统的电视评论由于受题材范围、灌输式形态、单一传播渠道等因素的影响,在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双向互动的网络评论比拼中,已没有什么优势可言。笔者认为,在网络语境下电视评论的创新与转型应成为当务之急,创新与转型的重点应该是借鉴网络评论的互动模式、拓展评论题材和表述形态、融合评论传播的渠道和平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新闻评论的进一步发展,曾经为其带来诸多优势的互联网,不利于网络新闻评论深化之处也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试以凤凰网"自由谈"为案例,探讨现有的网络专题新闻评论通过整合手段形成的"整合的评论"的传播效果,以此为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献策。  相似文献   

16.
传媒新话题     
网络新闻的信息聚合作用目前,门户网站对平面媒体的新闻采集影响越来越大,如果说影响的具体体现,我觉得,可能包括以下方面:一、具体一条新闻的跟帖和点击数,会让平面媒体编辑记者非常在意,甚至大家会以网络点击和跟帖数作为评判文章质量.可传播性的标准之一。二、平面媒体编辑记者会根据网上的舆论来调整自己的报道角度,比如一新闻首先以消息形式出现在网站上,那么,平媒编辑记者会看他的跟帖,以及网络组织的相关评论,来确定下一步或者深度报道的角度。很多时候,网络新闻也起到信息聚合作用,比如,一个新闻发生了,很多知情人会在新闻跟帖中发…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评论是指代表网站立场的新闻评论.通常由网站或网络所依附的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或网站的特约评论员来撰写;专家评论指由网站特邀的专家对某个事件发表的评论:网民评论指任何方式的网民意见的自由表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评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言的巨大空间,并越来越在现实世界里充当重要的角色。目前的网络评论可以分为BBS和新闻评论两种。前者是专供网友之间互相交流的,篇幅比较短,后者则是以人民网等为代表的新闻网站所推出的针对当前重大事件和一些现象,专门而做的篇幅稍长的评论。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报刊,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它已成为通讯社、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宣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体裁,在舆论引导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作为新兴媒体的网络,在新闻传播方面很多是依托传统媒体发展起来并逐步完善的,网络新闻评论也应当借鉴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并形成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评论频道的编辑特征及编辑思路——以新浪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蕾 《编辑之友》2010,(2):86-88
网络评论频道是近年来新兴的网络编辑形式,它以网络评论为主要编辑对象,注重营造网络空间开放、自由的文化氛围,以期达到沟通意见、交流信息的目的。网络评论频道的兴起一是和当代我国新闻评论的整体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