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学生电脑》2008,(7):44-45
大胆是一种冒险,但若能吃透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大胆的作文往往是中考阅卷场上的宠儿。什么是最大胆的文章?就是敢于跳出常人的想象,跳出常人的思想,或跳出常人写法的文章。“写作是生命活力的张扬”,作文的大胆,不仅予人新奇之美,更让上看到作者的气魄、底蕴与生命的活力,因而文章也就有了新鲜大气、独特而丰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对生活的审美”,文章应承载丰富思想或情感,予人思想的启迪或情感的震撼,如是方有存在的价值。文章缺失思想,则见苍白干瘪,生命的惰怠与平庸。我们应警惕之矫正之,以塑造思想的生命,张扬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钱进 《教师》2011,(34):80-80
法国哲学家巴特曾说过:“学生有一双属于自己观察世界的眼睛,有一颗属于自己认识生活的心灵。”作文课上,应是充满灵性和创造的乐园,学生在这里真实地感觉自己,感觉喜怒哀乐,感觉生命,感觉人的灵动心性。因此,教师要从心灵深处将学生当作作文的主人,让他们从写作中获得精神的自由呼吸与思想的飞翔。学生在学习作文中能张扬个性,这样的作文才更给力。  相似文献   

4.
疗“梅”法     
品读唐诗宋词,充分感受到了力度之美:张扬的生命活力,深邃思想的穿透力,丰富情感的震撼力。那是因为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座生命和思想的高山。我想学生的生命和思想若能长成参天大树,学生的文章也是生机勃勃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中学生的文章,无论平时作文,还是考场作文,很少看到有胆有识、纵横捭阖、酣畅淋漓、大气磅礴的雄文。大气磅礴的文章,不只是写作才气的体现,更是写作底气厚实的凸显,是写作者思想深邃、活力张扬的折射。文章大气磅礴,方能激发读者的情感与思想张力,方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文怎样让人怦然心动,耳目一新呢?优秀作文获得成功的奥妙何在?这就涉及到创新问题,而个性又是写作创新的基石,没有个性,便没有作文的创新。古往今来,大凡文学史上的成功之作无不闪耀着个性化的生命光彩。读浪漫主义杰作《离骚》,我们会感受到遭放逐的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屈个性;读《聊斋志异》,我们更为屡试不第的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个性所折服。近年来的考场满分作文,如《赤兔之死》等无不折射出作者张扬的个性。人生因个性而美丽,文章因个性而多彩。作文创新更应张扬个性,“我手写我…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学生作文应是抒写心灵、展示个体生命过程的窗口。个性写作就是要启发学生,运用创造心理写出属于自己的“哈姆莱特”,张扬自我的个性。华丽是美,朴素也是美;明朗是美,含蓄也是美;波涛汹涌是美,泉水叮咚也是美。“郊寒岛瘦”、“关东大汉”与“妙龄少女”各臻其妙,摇曳生姿,方构成了五彩斑斓的中国文学史。“文必己出”是古往今来的写作原则;崇尚个性,抒写自我,勇于质疑,勇于创新,是作文的生命和灵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张扬个性,抒发心声是人的本能愿望。而作文正好是抒写心灵,展示个性生命过程的一个窗口。因此,张扬作文的个性色彩,也就成了每个学生的写作需求。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而为了应付考试、得高分、迎合阅卷老师进行的所谓“作文训练”,更是使学生作文成了千篇一律的“新八股”,缺乏生命的灵动和鲜活色彩。这种现状实在让人担忧。为了让学生在写作中能从语言、内容、思想、形式等多方面有所创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激发兴趣、感悟真情、丰富积累、张扬个性”这四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究。一、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首先必须引导学生把心灵的触角伸向…  相似文献   

10.
作文 ,是小学生的难题 ,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笔者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努力 ,在作文教学中注意抓好基础 ,实行创新作文教学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注重情感培养 ,奠定思想基础传统作文教学中 ,学生的作文大多是“奉命而作” ,因而“千人一面 ,万人一腔” ,通常是“为文造情” ,这样的教学毫无生机 ,而真正具有创造力、充满生命活力的现代作文教学 ,学生习作的目的应是“为情造文”、“因情而感 ,因情而发”。只有培养调动学生情感这一原动力 ,才能使学生爆发写作动力 ,为作文教学奠定思想基础。1 千教万教 ,先教做人陶行知先生说过 …  相似文献   

11.
绿色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作文教学新方案。现在,理论界将这种理想中的阅读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我们也不妨把这种理想中作文教学称之为“绿色作文”。绿色作文是发展作文绿色作文是发展作文、发展生命、发展智慧、发展个性。应该通过教学和评价,引导学生明白:文章是人生智慧的火花,是人的生活创新的体验,是人的心灵个性的张扬。给文章注入生命,文章因此而鲜活;给生命注入知识,知识因此而厚重。指导学生为做人而作文,在内容上求真;以作文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作文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通过习作的练习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作过一个调查,请学生回答“作文是写给谁看的”这一问题。很多回答是“写给老师看的”。这其实是一种“为师造文”的异化现象。此类作文又可称为“功利性作文”,它的危害是巨大的。它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张扬,阻滞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禁锢了学生思想的开放,极不利于个人和教育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纠正这种“为师造文”的异化现象呢?一、明确思想:让学生为自己写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  相似文献   

13.
曹阳 《中国考试》2001,(4):27-28
学生问(下简称问):2001年高考《考试说明》作文“基础等级要求”中有“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的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两项要求?这两项要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曹老师答(下简称答):高考作文要做到“思想健康”,这一项要求提得并不高,它是一项基本性要求,因为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情达意,如果我们在作文中所表达的“情”和“意”是不健康的,怎么能说这样的作文是好文章呢?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着力强调“训练思想”和“培养感情”对写好作文的重要作用,把它们作为作文训练的“两个致力的目标”。可见,这是一项“基础等级”要求,并不是一项超越考生的思想实际和写作实际的很高的要求。同时,这项要求也符合我们选拔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这就要求学生能在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写出有生命活力的文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习作时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做到“以文传情”呢?一、丰富生活体验,激发倾诉愿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材可取、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5.
张扬个性的理念。在教育呼唤以人为本的背景下,在新课标“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表达力求有个性、有新意”的标准里,作文教学的个性化尤其引人注目。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假大空”、“慢差费”的局面令师生头痛不已,而作文作为学生思想、情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让作文真正成为生命的对话与个性的张扬。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作文,张扬个性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作文应是学生真情的流露和心声的表达,我们要培养其独特的精神,引导其善于表现真我,让学生高扬起个性化行:艾思想,率性而作,让心声得以倾吐,让个性得以张扬。“张扬个性、自主作文”是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最要指导思想。作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必须把这一崭新的学习理念贯穿于写作教学的始终,切切实实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体式即体裁或文体,是文章的表达方式。以王荣生为代表的教育专家认为:"我国作文教学的种种难题,很可能是由于文章体式的错误选择而造成的。要彻底改变(学生作文)‘说假话’等现象,作文教学中的文章体式很可能需要做根本性的调整。也就是说,必须抛弃1963年前后仓促出笼的‘文章学系统’,重构我国语文课程的作文教学。"[1]为此,笔者综合文献研究法及行动研究法,进行了中小学生文学体式教学的研究。实践发现,关注作文主体生命诉求的文学体式教学遵循了人文合一的写作规律,校准了作文教学的向度,实现了作文主体的回归,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同时拓展了写作的宽度,实现了学生的心灵写作。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的作文不同于一般的写作.古往今来,人们对写作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见解:一是“文有定则”;一是“文无定法”.就文章规范为普遍性而论,确乎是“文有定则”.就表达方法的特殊性而论,又确是“文无定法”.用辩证观点来分析,上述两种见解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所以,一般写作是先有某种思想体验,然后诉诸文字.而中学生作文大多是“遵命作文”,因而,中学生作文综合训练的要求有其特殊性.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道德修养和写作技巧,就要遵循写作训练的客观规律,这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一种生命活动,是生命力的张扬,是心灵的外显,是寻找生命环境的改善和拓展。词典解释说“写作是写文章,创作文学作品”,这是词面意义的解说,只说明了写作是什么事;我们说写作是对思想的表达,这是对写作的行为任务的解说;而写作是一种生命活动则是对其本原、本质的一种解说。人的生命不只是躯体的存在、寿命的延续,总是有生命力的放射,那就是创造、活动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