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作者簇的科研合作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科研论文的作者合作关系簇的演化特性,建立了一个科研合作网络的簇涌现模型.通过分析网络模型的内部特性,发现该类网络是一个无尺度网络,而且网络的簇度分布和节点连接强度分布具有相同的幂指数.最后应用计算机仿真实验和作者合作网络实证分析,发现实验结论和实证结论与簇涌现模型的理论分析结论一致,对本文结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区分论文质量,引入论文权重因子,建立计算量化论文质量的权重因子和链路权值的数学模型,证明该模型的合理性,提出一种带权重的社会网络模型来表示合著网络.以地方性工科大学材料学院为例,收集员工2006—2012年发表的期刊论文,构建合著网络,对科研团队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采用传统的无权值社会网络模型和带权重社会网络模型对该合著网络进行了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以及核心—边缘结构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员工参与了科研活动,院内员工之间的科研合作与沟通交流渠道较为顺畅;存在着4个科研团队,各团队中存在着人数不多、合作密切的骨干成员;杰出科研人员“外引进”和担任重要行政领导职务的团队领导能够明显促进和改善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3.
李凯旋  林娜  杨洪勇 《现代情报》2007,27(9):57-60,63
本文对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发表于《情报科学》上的科学研究论文作者进行统计,研究了6年内作者合作所形成的网络。数据分析表明形成的科研合作关系网络是一个非连通网络,但是网络统计参数呈现出无尺度网络特性和小世界网络特性。通过对合作网络内部较大的几个连通子网络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该领域内科学家的影响力以及新思想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科研机构间论文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引入核心机构和权威机构的名称,对权威机构的论文发表数量进行统计,构建权威机构合作关联复杂网络。对该网络的研究表明,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科研机构间论文合作规模较小,水平较低,科研合作模式单一且科研机构之间交流与合作较少。加强不同科研机构学者间的交流合作对提升我国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Web of Science收录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4-2010年科研论文,从论文年度分布、语种分布、合作机构与合作国家分布、学科分布、来源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引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对该校未来进一步提高科研论文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67852篇科技文献作为数据样本,并以论文通信作者作为主导者,构建国际科研合作主导网络。在此基础上,借助指数随机图模型,综合考虑网络的内生机制与外生机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在网络内生机制层面,互惠效应与传递效应正向影响国际科研合作主导关系的建立;在网络外生属性层面,国家科研实力与收入水平正向影响国际科研合作主导关系的建立,地理邻近性及语言邻近性对科研合作主导关系无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可对全面理解国际科研合作的演化进程提供借鉴,对深刻理解国际科研合作的形成机理进行有益补充,也可为科研人员寻求合作伙伴、顺利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测度与揭示不同国家被引和未被引作者科研合作社区结构和规模特征演化,为作者选择科研社区与合作伙伴、挖掘合作关系、增强合作交流和探测合作社区主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基于中美英管理学领域2000—2014年的论文数据,全面计量分析了中美英被引和未被引作者合著网络的结构特征、科研社区规模与数量随作者数量阈值增加的演变特征及差异。[结果/结论](1)中国(港澳台地区除外)被引和未被引作者科研社区结构和规模差异极小,都形成了超级科研合作社区,而美英被引和未被引作者科研社区结构和规模差异较大,表明中国被引和未被引作者的科研合作偏好较为一致,倾向融入大规模科研社区进行科研合作。(2)当作者数量阈值不断增大时,中美英被引作者科研合作网络中逐渐形成数量极少但规模较大的超级科研社区,以及数量众多的小规模科研社区,分布规律呈现出典型的马太效应,并且网络结构呈现出稳定且极少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情报学科研合著网络研究及其特征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采集2001-2007年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17种核心期刊所收录的合著数据,建立和研究了我国情报学科研合著关系网络,并对该网络的特征参数进行了计算,对作者影响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情报学网络整体合作情况不够理想,并且网络中具有很强影响力的作者比较少,需要从培养具有强影响力的作者和加强团队之间相互合作两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科研合作网中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人员的学术评价问题可以建模为科研合作网络中节点重要性的测度问题。用学术期刊论文的作者信息构建了作者科研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网络中节点的权值来评价作者的学术贡献,通过计算与该节点相连的边的权值来评价作者的科研产出能力,最后通过对节点和边的综合考察来判断节点的重要性。实证分析表明,用所提方法进行节点重要性测度,即对科研人员进行学术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结构维、认知维和关系维出发,研究科研合作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对科学家科研绩效的影响。我们从web of science上收集了化学领域26.74万篇论文,基于这些论文作者合作数据构建了科学家合作网络,并从上述三个方面对其中的社会资本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显示,认知维社会资本和关系维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对科研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结构维社会资本对科研人员的科研绩效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本文为建立积极有效的科研合作网络,高效利用合作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为科学家更好地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知识转移领域的期刊论文(2001--2010年)为数据源,依据普赖斯定律确定研究对象,构建了作者合作网络。基于作者整体合作情况,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了网络密度分析、可视化分析,并对整体网络结构进行剖析,分析出知识转移领域作者间合作子网模式,以期在倡导知识创新背景下知识转移合作模式有所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2.
尹莉 《现代情报》2014,34(4):102-107
系统地统计了基础数学领域10本国际顶级期刊在1981-2011年间发表的所有论文的作者情况,做出了作者合作网络图。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最大连通子网络的属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对网路的小世界效应、无标度特点、集聚系数等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从降低群体知识协作成本的视角出发提出链网式组织模式,在链网式下探究网络拓扑、网络规模、知识分享博弈对群体知识协作的影响。[方法/过程]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现有的创新组织模式,提出链网式组织形式。其次,采用多智能体建模仿真的方法从微观层面对知识型团队的知识协作过程进行模拟。最后,对不同影响因素设置实验,探究影响群体知识协作的机制。[结果/结论]网络类型对群集的知识协作绩效影响显著,最优匹配的不确定性明显降低团队知识协作的绩效。  相似文献   

14.
专利计量研究国际前沿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借助信息可视化技术手段,对1995-2007.4期间《科学计量学》出版的关于国际专利计量研究的论文和引文进行计量分析,绘制了作者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和作者学术合作群体网络,形象地反映了国际专利计量研究的代表人物、研究前沿和合作前沿。  相似文献   

15.
在汤森路透公司的Web of Science网络检索数据库中,选取基础数学(Mathematics)研究领域5年(2010年-2014年)平均影响因子前20名的期刊,下载20本期刊从2005年到2015年刊载的全部文献数据。使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系统绘制该领域作者、机构和国家间的科学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对基础数学研究领域的科学合作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在近十年国际基础数学研究领域中,作者之间的合作形成了以PoomKumam和ErdalKarapinar等为核心的合作研究团体;机构之间形成了以大学之间的校际合作为主的合作模式;在国家和地区合作中,发文量大国出现了孤岛现象,发文量较少的国家合作较为紧密。通过研究还揭示了当前国际基础数学领域研究热点为不动点理论、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化网络越来越得到重视,而探究其对于知识协同的作用一直处于摸索阶段。[方法/过程]本文基于对社会化网络、知识协同基本定义的界定上,利用维度衡量、模型构建为架构,利用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并引入情境因素作为外生环境因素探究其对于社会化网络及知识协同的影响。[结果/结论]通过实证分析,表明社会化网络对于知识协同以及情境因素中部分维度有着显著影响;用户因素对于知识协同存在显著影响,情境因素在社会化网络与知识协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刘利  宋歌  袁曦临  常娥 《现代情报》2014,34(1):94-99
以ISI Web of Knowledge检索平台电子信息学科2006-2011年不同机构间的作者合作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机构合作网络从网络密度和中心性角度进行分析,并从我国电子信息学科领域机构间的合作呈现的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现阶段电子信息学科领域机构间合作的整体现状和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网络治理多主体合作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网络治理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形式,如何使其取得理想的治理效果成为公共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地方政府网络治理及合作效果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地方政府网络治理多主体合作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作相关假设,运用SEM验证主体、关系和环境因素对治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的合作态度、合作能力和资源的投入对网络治理效果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参与网络合作的主体间信任和协同程度越好,效果也会越好;另外,环境因素中的上级支持和公众参与状况也会对治理效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晓黎 《软科学》2016,(11):81-85
仿真分析了网络组织中企业进行关系调整对知识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组织中约1%到10%的企业调整关系时,企业的单一知识类别、组合知识类别和知识之间的关联程度迅速增加,企业之间的知识网络结构差别最大。约9%的企业调整关系时,网络组织的单一知识总量和组合知识总量会达到最大,企业之间的知识水平差距最大。超过10%的企业调整关系时,企业的单一知识类别、组合知识类别及知识之间的关联程度虽然仍很高,但单一知识总量和组合知识总量会逐渐减少,企业之间的知识结构差异化程度和知识总量差距都会减少。相比较于与知识水平最低的企业断链重连,企业与节点度最小的企业断链重连时,知识网络单一知识类别与组合知识类别更多、知识之间的关联度更高;单一知识总量与组合知识总量更少;知识网络结构差异和知识总量差距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