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正性道德情感包括义务感、良心感、荣誉感和幸福感,这四种道德情感分别具有激发功能、选择功能、评价功能和教育功能,它们在辅导员工作中以及个体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来培育正性道德情感:即学习知识——丰富现实中的“我”,分析自我——反思道德下的“我”,知行统一——创设道德情境中的“我”,天人合一——追寻道德理想中的“我”。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不论从教师的角度,还是干部的角度,高校辅导员都是高校教育领导者中重要的一员.高校辅导员教育领导特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宗旨,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文章认为,高校辅导员教育领导特质应由自然特质、情感特质、认知特质、道德特质、技能特质、动机特质等六个方面构成.其中自然特质是基础,是其他特质产生的前提;情感特质是与个人的性格特征相联系的,与认知特质和道德特质一起构成一个金字塔,共同影响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情感特质位于金字塔的塔顶;从认知特质又派生出技能特质,从道德特质又派生出动机特质.  相似文献   

3.
作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职业伦理规范总和的辅导员职业伦理,为辅导员队伍的和谐建设以及辅导员工作的公正、高效提供了道德精神支持和制度保障.在经济体制改革、文化冲突的教育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面临伦理价值失衡、情感危机、片面追求业绩等问题,从道德制度建设、提高伦理道德素质、自我道德管理等层面提出辅导员职业伦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周鹏 《文教资料》2010,(35):162-164
人格魅力是辅导员职业成长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人格魅力作为高校辅导员的一种新型教育力量,有效弥补了辅导员传统角色中的不足,使辅导员不仅仅局限于思想教育者和学生事务管理者的传统角色。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能激励大学生学业的发展,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大学生意志的强化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策略,分别是开展主题班会、因材施教、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互动。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和成效感的症状。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常州市三所本科高校在职辅导员进行实证调查,从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和成效感三个维度描述和分析新媒体大环境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在高校中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面最广的老师就是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也可以很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高校辅导员可以对大学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这样讲,辅导员的素质将会对大学生的素质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辅导员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信仰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儿童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培养与道德情感的测评是密切相联的,道德情感的培养需要行之有效的测评手段或方法检验其效果,而科学的道德情感的测评又会进一步促进道德情感的培养。因此,深入探讨儿童青少年道德情感的测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简略地介绍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荣誉感、移情、内疚感等主要道德情感的测评。一、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荣誉感、良心感和幸福感的测评我国学者李怀美等人根据我国中小学生的实际,选择了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荣耀感、良心感和幸福感5个主要的道德情感范畴作为研究内容,从而对儿童青少…  相似文献   

9.
工作中积极的有效预测指标包括积极情感、意义感、可控性和期望。男性辅导员比女性辅导员感到工作可控性更强、上海地区的辅导员比其他地区的辅导员工作更投入、积极情感体验更多。相对企业员工而言,高校辅导员体验更多的积极压力,不仅目标明确,而且感到工作更具有可控性。  相似文献   

10.
组织公正感是指人们对组织管理决策与人际交往公正程度的主观判断。在高校辅导员队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过程中,辅导员对组织公正感的认可程度如何,会从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进而产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对组织公正感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为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发展提供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西省14所高校266名辅导员进行调查,探讨辅导员的组织支持感对其职业能力的影响以及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组织支持感与职业能力、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职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职业认同在高校辅导员组织支持感和职业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增强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支持感,发挥职业认同在组织支持感和职业能力间的中介作用,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广东省部分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表明:性别、学历、工作年限、职务等对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其中,男性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高于女性辅导员,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高于专科与本科辅导员,工作年限3~5年的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高于0~2年和6年以上的辅导员,担任学工办主任或分团委(团总支)书记的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高于普通辅导员,有过团学经历的辅导员自我效能感高于无团学经历的辅导员.  相似文献   

13.
基础性道德情感的教育价值及其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础性道德情感是指扎根于人类本性的、自然的,对今后社会道德情感发展具有驱动和保证作用的情感。基础性道德情感具有早发性与基础性、动力性和预示性,非道德性与道德性等基本特征。它在个体道德情感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安全感、归属感、敬畏感和自尊感是基础性道德情感的主要成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加以培育。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道德情感的主要内容及其养成的路程。  相似文献   

15.
由于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比教师更加充分,比一般管理人员更加亲近,因此辅导员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应坚持人本化、主导性、实践性、开放性原则,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典型社会事件,传统节日,各种激励方式等多种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群体的道德素养,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其特殊的社会角色和工作职责,决定了高校辅导员的道德素养与其工作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不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辅导员自身提升均需迫切提升辅导员的道德素养。应从自我激励、慎独、反躬自省和心理素质方面提升辅导员?道德素养;辅导员在提升道德素养时爱心、责任心和公平是关键,并应懂得在教育学生中教育自己:在学生的监督中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17.
道德情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道德情感按其内容可分为阶级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荣誉感、友谊感、自尊感、羞耻感等。按形式分,道德情感又分为:(1)直觉的道德情感,它是由于对某种情境直接感知而引起的、自觉性较低而又具有迅速定向作用的情绪体验。(2)想象性的道德情感,它是因联想起思想道德性的事物形象而激起的较自觉的情绪体验。(3)伦理性的道德情感,它是伴随有思想道德(观念)理论思维的、更自觉的情绪体验,是道德情感在社会性和坚…  相似文献   

18.
关怀伦理建构在女性视角的基础上,其内容多为肯定女性的独特道德体验,强调关怀、情感和关系。从关怀伦理视角出发,分析高校女性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可以在此基础上就高校女性辅导员的职业成长提出有效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陈明娟 《文教资料》2011,(13):178-181
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对高校辅导员极其重要,它有助于高校辅导员适应高等教育改革、转变角色、提升工作能力、形成协调的职业关系及促进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针对影响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内外部因素,从建立多元的评价方式、营造良好学校和社会环境、通过培训等形式提升辅导员对变革及信息的认知加工策略、学会统筹等角度提出培养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具体措施,以为其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切入视角。  相似文献   

20.
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管理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缺失现象,“政治素养、道德情感、知识阅历、技能方法”成为高校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的四大要素.基于此,应从“主体自觉追求”和“学校机制保障”两个层面加强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