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6 毫秒
1.
目前出土的铜带饰仅仅出现在渭河流域的秦墓中,其时空分布与秦国的发展史相吻合。从秦与戎狄的战争、秦的数次迁都、秦墓中所见的诸多戎狄文化因素来看,在秦与周边戎狄部族长期的互相影响下,这种具有强烈戎狄风格的饰品在秦国获得了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秦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秦人族出东夷,经夏末商初、商末和周公东征后三次西迁,终于由东方民族而定居于陇右天水一带.在商末至西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秦人完成了由边陲小族到重新兴起、崛起建国的历史进程.秦人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中原-天水-关中的运动轨迹,其文化也有一个华夏化-戎化-回归华夏文化的发展历程.秦人的早期文化产生和形成于天水地区,天水地区是秦人、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这一"源于东而兴于西"的秦人早期文化就是天水秦文化,它具有强烈的兼容性和博大的开放性,具有鲜明的功利色彩和进取精神,也有典型的尚武精神和质朴无华的风格;它以华戎交汇、农牧并举为特征.天水秦文化既是秦人东向、一统天下的秦文化的活水源头和文化优势所在,也是天水地域文化形成的标志.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人们都对秦人在天水地区的早期发展及其文化持漠视态度,称秦人为"戎狄",将其文化与野蛮落后等同,实在是一种历史的偏见.因此,有必要提出"天水秦文化"这一学术概念,以期推动对秦人早期历史及其真实文化面貌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嬴秦族起源于山东。唐虞之际因功赐姓嬴氏 ,被封于秦。夏末归商 ,参加过灭夏的战争。在商代“嬴姓多显 ,遂为诸侯”。商末以来 ,嬴秦子孙中有西迁今山西者 ,有西迁陇右者。西迁陇右的嬴秦子孙 ,遂成为西周王朝镇压西戎的一支政治力量 ,并在与戎狄的斗争中被封为诸侯 ,建立了秦国———这就是后来消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秦王朝的前身  相似文献   

4.
商鞅变法使先进的关东落后的秦国变成了先进的秦国落后的关东,秦国的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国历史的面貌。从《商君书》可以看见,秦国飞跃的奥秘在于:(1)变法的主导思想“农战”触及了发动人民群众这个关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2)建立了高效率的行政机构;(3)采取了反儒和抑制工商政策;(4)严格依靠法治;(5)形成了重“农战”的社会风气。秦国飞跃的力量源泉,就在人民群众之中。  相似文献   

5.
秦国由一个氏族部落发展为诸侯国,并最终完成统一六国的历史任务,其中的地理因素不可忽视.秦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郑国渠的修建,使农业迅速发展,为其对外战争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偏居西陲,社会环境稳定,使其本国国土免受战争摧残,同时也能集中精力迎敌,向东扩展;国内民族成分复杂,与少数民族的长期混居交流,使其人口增加,兵源充足且士兵体格强健;广阔的半湿润半干旱区域,适宜放牧,为培育优良战马提供了条件;秦国与戎狄接触较多,直面农耕与游牧两大民族间的冲突,统治者头脑更加清醒.秦国的独特地理条件为其东进提供经济保障,也为其阻止他国入侵提供天然屏障,加速了秦统一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族新考     
■及■族在已知的甲骨文、金文资料中都有较多记载。在■、■、■、■、■诸字中,为本字,其余俱为之衍生和派生字;而为畢之本字,义即田网,也就是形小而柄长的捕鸟兽之网。读毕,亦读禽,又通费,以及衍生字俱为捕鸟兽之义。及族既是商代一个部族方国,也是拥有爵封的诸侯世官,曾广泛参与商王之出使、征伐、祭祀、狩猎、巡查、垦田和纳贡等活动,其足迹涉及黄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广大地区。及族作为一个善于捕鸟兽的部族,其事迹与活动与秦人早期先祖多有契合。这为我们了解秦人起源与西迁,秦人在商代的历史概况,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
《书·秦誓》并非学术界一般所说的是秦穆公的“悔过书”或“罪己诏”,它反映的是秦穆公尊贤使能的用人思想。《秦誓》作于秦三帅在崤战败后被遣归来的秦穆公三十三年。此时秦军将士喧哗滋事,其真正原因应是秦国将士借秦三帅失败之机掀起了反对外来将帅及其卿大夫的事件。秦穆公便借机宣讲了他的人才思想。秦穆公的人才思想在春秋中叶历史意义十分重大,它为秦穆公称霸诸侯、战国时秦国能彻底变法而迅速强大以及最后统一天下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春秋占国时期,秦国学术文化较关东诸国落后,这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秦国文化传统不够深厚;二是秦国的价值取向为功利主义价值观;三是秦国统治者所推行的轻文政策;四是秦国地处偏远,社会未发生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约自公元前2700年至前697年的2000年间,源出五帝,三代显贵的早期嬴秦民族及早期秦国在今甘肃东南部的陇南市礼县,天水市的张家川县、清水县,以及陕西省宝鸡市的陇县、陈仓区、眉县等13个县区内,形成了"西垂"、"秦邑"、"新秦邑"、"汧渭之会"、"平阳"等五大军政中心。西垂是商末至春秋初期300多年15世早期嬴秦民族创业发展、复兴建国的中心,正是在今甘肃礼县、张川县、清水县等地,早期秦人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全面酝酿并形成了自己的文明。秦人先世的东夷嬴姓血统族源,其部族西迁西垂、受封秦地、西垂建国尤为秦早期文明的大事。嬴秦部族活动区域及早期秦国的疆域、秦早期部族首领及国君的活动中心和葬地等重要历史问题,在甘肃礼县、天水一带的考古学、历史文献学、先秦文学、民俗学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而秦早期文明的重大史事、特征及内涵对于中华文明发展史深远巨大的影响则更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大秦帝国在建国立基前经历了十三代几百年的创业奋斗历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军事、经济底蕴与实力。以武立基、武力建国是秦人成功的一条不二道路,秦人长期生存在西北戎、狄等少数野蛮民族之中,艰苦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给秦人太多生存的障碍和展示勇武的机会,悍勇尚武,隆兵重伐,是这一时期秦人唯一的选择。历史选择了骨子里透着霸气的"赳赳老秦"岁月锻造出了有"虎狼之帮"称谓的秦人"锐士",凭借军事、文化上的强势,挺进中原,完成了"扫六合,成一统"的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11.
秦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兴起的漫长过程和曲折的成长历史.在先秦史乃至中国古代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因此,考察秦人发展历史和文化演进的历历足迹.就不能忽视对秦人源头和早期历史的究本溯源和深入探究。探索秦人早期历史.可以揭示其开创统一王朝建立帝国的历史奥秘和文化基因;可以为探讨夏商周三代历史提供独特的视角:可以揭开先秦历史许多未解的谜团。对秦人起源与族属的追寻,是先秦时期民族发展与融合的一个活标本。秦早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既是秦文化的原初形态和活水源头,也是秦民族再造和秦文化创始过程相交织的产物.它对于追溯中华民族文化源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校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应运而生的。陕西是周文化的发祥地。相传周族始祖后稷居于武功,后来迁至豳地,崛起于岐山之阳。肥沃的周原,使周人迅速强大.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的繁盛,是周人统一全国的起点,也是周文化形成的标志。西周的青铜器和周原的甲骨文,是周文化中的两颗明珠。东周是分裂的,但春秋末期的孔子、老予和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却把周文化推向了群芳争艳的新阶段。陕西也是秦文化的发祥地。秦人以勤于耕战和勇于革新著称。从商鞅变法开始的改革,使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对文化的摧残,但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却为文化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的天地,使秦文化同各区域文化融合,开始出现全国性的文化。西汉王朝继秦朝之后,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封建经济较为繁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一次呈现出鼎盛的局面。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思想文化核心的格局,产生了巨大的长  相似文献   

13.
秦亭考     
秦亭,古地名,简称秦,是秦人受封的始祖非子所居邑,也就是秦人的发祥地,秦国、秦朝的来历即本此,所以考证它的确切位置是很有价值的.但是,迄今出版的无论是工具书还是专家论著,均未弄清秦亭的具体所在.例如新版《辞海》的“秦”条,就说秦亭“在今甘肃清水县东北”.著名的古史专家顾颉刚先生在他的《史林杂识》和《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等论著中说的更含糊:“(秦)地在今甘肃天水县的秦亭.”一般论著则通称秦亭“在清水县境”.这些说法都不确切.  相似文献   

14.
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势衰落,失去了对于学术的垄断,伴随着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情况的出现,为贵族所垄断的文献典籍也随之扩散并在民间广为传播。典籍的广泛传播和私学的兴起对当时及后世的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纵横捭阖于乱世的"士"阶层的崛起起了关键的作用。士阶层的崛起是以文献典籍为代表的学术下移所产生的结果,同时由于士所拥有的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追求及其游说诸侯的实践活动、及以其为主体而进行的"百家争鸣",反过来又作用于文献,并对文献的生产和传播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秦人法家思想主要凝聚了法家思想之精华,集中体现在秦历代有为君主对于创霸业帝的恒定取向和韧性追求上。它既包容了震烁古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韬略,也表现了秦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层次的思想观。它高度聚合了秦全社会的理想意志,构成秦人执著的民族情商,成为支撑其崛起强盛并最终担当统一六国问鼎华夏的文化内驱力。  相似文献   

16.
秦文化的产生比起周文化来要晚得多,自公元前770年秦成为诸侯国,才可以说有了秦文化。但是秦文化发展之快,威力之大,却是出人意料的。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就统一了全国,“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秦王朝统治时间虽然短促,但却给此后几千年中华文明史以深刻影响。为什么秦文化会有如此的威力,能够如此迅猛地发展,固然有许多的原因,但我认为与秦人所据有的史学观念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史学观念属于作为文化的最高层次的意识形态的核心,它制约或指挥着制度的制订、路线的策划、如何具体实施等等。一、秦人十分重视历史记载秦人的史学观念是先进的。首先表现在,有着强烈的史学意识,十分重视关于自己活动的历史记载。《秦记》是秦人关于自己历史的代表作。司马迁《史记》是关于汉武帝以前中华民族史的最详尽最完整的记载,一共十二本纪,关于秦人的本纪就有两篇:《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司马迁的资料来源即是《秦记》。关  相似文献   

17.
论秦的立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的立国一般认为是秦襄公被封为诸侯时,但从秦的发展来看,秦的立国经历了一个过程。从非子到襄公,秦的实力不断增强,控制的地域不断扩大,到文公时,形成了地域性的秦国。在这个过程中,秦主要依靠军事力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并不断完善相关的政治制度,周、秦关系则微妙而复杂,且充满了矛盾和利害冲突,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相似文献   

18.
近年考古发掘,在甘肃省礼县鸾亭山发现西汉畤祭遗址。畤祭是秦人独创的祭祀天地祖宗和农神的仪典,并为汉朝所继承,还开创了后代封禅和郊祀天地的祀典。通过古代文献的钩稽和出土遗址及遗物的比对,肯定鸾亭山遗址,就是秦襄公于公元前770年所立的西畤。考证了西畤的祭祀对象、建筑特点及祭祀仪典,并与考古材料相对照,证实了秦人畤祭的真实存在,肯定了西垂及秦汉的西县,就是今甘肃礼县,这在中国早期礼仪文化史及秦早期历史的研究中有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历届田径世锦赛比赛成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厘清世界田坛竞争格局的发展演变态势。结果表明:田径世锦赛参赛国扩大化,金牌走向逐渐集中化,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田坛竞争格局呈现多极化,肯尼亚和牙买加的崛起逐渐改变美俄争霸的局势;欧洲整体竞技实力有所下滑,内部各国发展不平衡;亚洲与大洋洲依然处于落后地位,竞技实力急需提高。建议我国田径运动应该及时总结历史经验,有的放矢科学准确划分重点项目与次重点项目,有效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运行制度,做好后备力量与年轻教练员的培养,促进田径运动的健康、快速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秦墓的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始自20世纪30年代,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可谓成果宏富。总结起来大体可分为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21世纪至今三个阶段及墓葬的分期与编年、秦人来源、葬式与社会等级关系、洞室墓以及墓葬制度等若干研究方向。目前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我们深入研究秦墓的基础,但在墓葬制度系统且深入的研究、从墓葬视角对秦国社会变迁的系统考察、秦墓的区域性差异以及性别差异的研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点和不甚明了之处,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