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型小说,顾名思义,“微小”是它的基本特点,而“微小”又突出地表现在篇幅短、人物少、情节简单等方面。但这些仅仅是表面的特点。微型小说固然难以展示宏大的历史画卷,但同样能够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深刻的人生主题。微型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从文体特征上看,自有它独特的内部审美机制,概括地说,就是点面结合,言微意远,以小见大。在美学特征上,微型小说以高度的艺术概括的手段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为单纯美与含蓄美的融合。日本著名作家星新一认为,一篇优秀的微型小说,应该具备三个要素:一、立意新颖奇特;二、情节相对完整;三、结尾…  相似文献   

2.
微型小说,顾名思义,“微小”是它的基本特点,而“微小”又突出地表现在篇幅短、人物少、情节简单等方面。但这些仅仅是表面的特点。微型小说固然难以展示宏大的历史画卷,但同样能够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深刻的人生主题。微型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从文体特征上看,自有它独特的内部审美机制,概括地说,就是点面结合,言微意远,以小见大。在美学特征上,微型小说以高度的艺术概括的手段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为单纯美与含蓄美的融合。日本著名作家星新一认为,一篇优秀的微型小说,应该具备三个要素:一、立意新颖奇特;二、情节相对完整;三、结尾出人意料。这可以说是我们鉴赏微型小说的一个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微型小说创作中,为了打破读者的阅读期待惯性和惰性,作家们往往有意制造阅读期待遇挫,制造陌生化,以出其不意的人物、情节或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使读者因扩充和丰富了期待视野而获得审美愉悦。日本当代微型小说的奠基人星·新一创作的上千篇微型小说,篇篇给人惊奇,读后令人叫绝。星·新一是制造期待遇挫的行家里手。星·新一制造期待遇挫的方式大致如下:一、把荒诞情节推向极至。即用不断推进的方式,使荒诞情节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最后推出一个使人啼笑皆非的结局。《保修》的情节发展就令读者始料不及:一个商品推销员到一个画…  相似文献   

4.
一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三个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各种不同的性格、典型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和青年作家的谈话》)也就是说,情节是环绕着人物性格以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展开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这种情节,通常被称为故事。“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这是所有小说都具有的最高要素。”(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小说家的技巧首先在于会说故事。”(伊莉沙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爱的阅读     
导语:小小说又名微型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这类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个重要特征。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捕捉住了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篇当代作家的小小说作品。  相似文献   

6.
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奥弗法斯特曾给小小说下过一个定义:小小说必须高度“浓缩”,富有戏剧性,完整地包含一篇普通小说应有的情节。他认为小小说应具备这三个要素:1.立意新颖奇特;2.情节相对完整;3.结尾出人意料。美国评论家论小小说@小虹  相似文献   

7.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 美国著名评论家罗伯特·奥弗法斯特认为微型小说应当具备三个要素:一、构思新颖奇特;二、情节相对完整;三、结尾出人意料.拿这个标准来衡量,<再叫一声妈妈>无疑是一篇典范的微型小说.  相似文献   

8.
在新世纪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微型小说凭借自身短小精悍的文体优势与敏锐的社会触觉,紧扣时代脉搏,为"资源节约"理念作出了生动形象的文学诠释:惜墨如金的节约型写作理念;作为资源节约型主体的微型小说作家群;立意新颖、情节单一、结局新奇的资源节约型审美体制以及资源节约型创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桥》是一篇微型小说,选编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教材中。微型小说是小说的一种,所以这篇文章也具备小说的基本特点,基本结构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要素有情节、环境、人物。同时,它又是微型小说,又体现着微型小说的独特性:篇幅短小,语言精炼,结尾出人意料。这篇文章被选编到小学第三学段,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该年段的教学要求,结合文章的文体特点和学生情况来科学施教。  相似文献   

10.
阿兰·罗伯—格里耶是法国新小说派的重要作家之一,他是物本主义的首创者,他的代表作《橡皮》体现了其物本主义思想。首先,他注重情节发展的自在性,并将杂乱无序的场面或物象作为结构小说情节的要素和推动情节进展的契机。其次,人物趋向淡化,物成为小说描写的主体。最后,阿兰·罗伯—格里耶在小说创作语言上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模式,在修辞上他反对使用拟人化的比喻,提倡使用“转移隐喻法”;在遣词造句上他善于运用“中立性”词汇和带科学色彩的数量词。由于阿兰·罗伯—格里耶在创作手法上的刻意求新,从而获得了“客观小说”之称。在艺术创新的同时,新小说派的作品包括《橡皮》亦存有显而易见的缺陷,对此,本文亦作了相应的剖析。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在写记叙文时,大多会按照记叙文六要素来写,但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平淡无奇、不够精彩。这除了与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因素有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精当的细节。那么什么是细节呢?所谓细节是指细小的情节,即作品中的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与之相关的细微的事情。记叙文中细节描写运用得好对刻画人物性格、抒发内心情感,常能起到入木三分、纤细入微的效果。《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写的一部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书中塑造了世界文学画廊中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欧也妮·葛朗台的形象。为了鲜明地刻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推移,旧有的艺术形式常常遭到不可避免的挑战,以前认为不可缺的部分部件常常被新形式的探索者毫不足惜地抛弃。对于小说,也是这样,美国的万·梅特尔·阿米斯在他的《小说美学》中说:“这种形式往往省却了情节和动作,有时还省却了对话。”因此,在人们的头脑里往往会形成这么一种印象:小说是“无定形的文体”、“很难具有什么确立的惯例”。但是,不管怎么说,“对话”较之“情节”、“动作”还是比较稳定的。中国最早的小说便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由此可见“对话”在小说中  相似文献   

13.
爱尔兰作家塞谬尔·贝克特的小说《马龙之死》是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小说。他在小说中颠覆了传统小说的所有手法,表现了非小说的主要特点——无情节、无人物、无结构。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中的小说作品,其情节教学是不应忽视的环节。情节,是构成小说的要素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非常重视情节描写。高尔基曾对情节作过这样的阐述:“文学的第三个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相对于小说的人物形象等方面来说,情节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的要素。小说教学是离不开讲情节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情节呢?概括起来,可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故事·情节·片断·拟故事──论西方小说形式的嬗变昂智慧回顾西方小说形式的发展,自狄德罗、福楼拜以来,小说对传统的背离和反叛愈演愈烈,甚至于“对叙述技巧和程序的试验”①已成为当代小说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小说的结构形式经历了故事、情节、片断和拟故事的衍变...  相似文献   

16.
窦桂梅老师的新课例《三打白骨精》共上了两个课时,在浙江上课第一课时耗时61分钟,比正常用时超出21分钟。那么窦老师在这61分钟“聊”了些什么呢?一聊小说的要素;二聊故事的环境;三聊故事的情节,即先聊妖精“三变”的情节,再聊孙悟空“三打”的情节,最后聊唐僧“三责”的情节。第二课时又聊了些什么呢?一聊故事中的人物,先评价孙悟空和唐僧,再解析八戒人物的性格;二聊故事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心灵辩证法”,这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表现得较为突出。通过分析小说中“安娜的死”、“赛马”、“安娜病危”、“安娜回国看子”等情节,详细剖析了“心灵辩证法”的特点以及在这部小说中体现其的多种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8.
当代生活频率的加快,促使微型小说的创作日渐活跃起来。为此,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微型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微型小说必须微型;微型小说必须是小说。这样的概括看似多余,实则则不然,针对目前的创作情况,很可探讨一番。所谓“微型”,就是说它应是千字以内的微雕精品。它比一般短篇更小巧精悍,所以它又有“袖珍小说”、“超短篇”等名称。千字,应该是比较恰当的约束字数。我国古典许多微型小说和现代外国一些微型精品,也大部在千字以内。现有的报刊对二、三  相似文献   

19.
<正> 英国著名小说家、文艺理论家爱·摩·福斯特曾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将“情节”称为“小说的逻辑面”(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84页)。这无疑是一个精当而又新颖的说法。所谓“逻辑面”,我理解主要是强调结构关系,是侧重从作品的构成意义上来把握和分析情节。事实上,情节总是通过贯穿动作来展开作家对生活的主观评价,而贯穿动作又是依靠一种具有审美意味的结构来实现的。因此,福斯特把情节看成是小说的逻辑面,有助于把我们导向这样一种认识,即小说的事件安排、作者向读者介绍本事的方式和小说的布局是语言艺术的异常重要的课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来对高晓声的小说情节作一番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20.
古代笔记小说,如宋李昉编撰的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五百多卷,共四百七十五种,均属微型小说。之前,先秦时期就有微型小说的“雏形”。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外物》)”。当然,庄周指的小说与今天的小说慨念不一样,它指的是“琐屑之言”,即今天的“寓言”和“杂记”。胡适在《论短篇小说》(《新青年》四卷五号)中认为:“中国最早的短篇小说,自然要数先秦诸子的寓言了”,并举《列子·汤问》和《庄子·徐无鬼篇》为例。寓言怎么算小说呢?我认为,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形成都有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先秦寓言的虚构想象,以及描写、对话、叙事状物,均是小说的家数。再说,各种文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