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山大佛赋     
神州山川,钟灵毓秀,太原蒙山,佛教胜境.蒙山神奇,故有大佛九尊.源于公元511年,北齐刻凿,历经五帝,二十余载,依山镌刻.盛唐礼佛,李渊驻晋,复名开化寺.高宗李治,则天武后,巡行并州,参拜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唏嘘,大舍珍宝.返京两年,派专吏驰马,赐大佛以袈裟,金银珠宝,同放异彩.呈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仰瞻,数千万众.蒙山晓月,日月重光,大唐盛世,国泰民安.元末战火,寺毁阁倾,佛头毁落,泥石堆掩,风剥雨蚀,寺庙_犹存,佛阁不复,大佛身虽在,湮没不闻.迄至一千九百八十年,王剑霓、李晋祥,于南郊志中,觅出佛迹,遂往实地.勘测二年,方认定大佛.沉睡草木、砂石之中.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27日,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对由太原市政协委员路德坤牵头并执笔的提案《关于保护恢复蒙山景区八尊大佛的建议——真正打造山西太原走向世界的金名片》作出批示:请高建民(省委常委、副省长)同志阅研提出意见研究。(详情见《记者观察》今年3月下半月法院管理文化专栏)这一喜讯,不仅在网上引起网民的跟帖和热议,而且还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的关注。前不久,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执行会长刘延宁一行,专程赴太原市晋源区实地考察了闻名遐迩的蒙山大佛,并提出了《关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蒙山大佛旅游主题经济的价值链建设思路》的完整方案。刘延宁会长表示要与国家发改委联系为蒙山八尊大佛争取专项修复资金。  相似文献   

3.
3月12日,被誉为“世界最高立佛”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被炸毁;12天后,世界第一大佛、高达71米的乐山大佛开始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维修。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引来了众多国外媒体的种种猜测,以致乐山大佛的维修从一开始就蒙上了某种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在很多寺庙里,立有一尊抚膝袒胸、开口而笑、荷布袋于身旁的佛像,人们称之为弥勒佛,但弥勒佛为什么要携带布袋呢?按照佛家的说法:弥勒是释迦牟尼佛娑婆国土中的一位候补佛位的大菩萨,现在仍在兜率天宫内院说法度生.今天陈列在寺庙天王殿里的一尊大佛则是弥勒的化身.  相似文献   

5.
义县奉国寺     
义县奉国寺位于县城内东街路北,原名咸熙寺,金代改称奉国寺。奉国寺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正月十四日,设计师兼总监工为著名处士焦希贇。因寺内主体建筑大雄殿内有七尊大佛,所以俗称大佛寺。  相似文献   

6.
由于宋代执政者对佛道采取宽容政策,致使佛道活动频繁,从而促进浙东寺观修建日益增多,也推动了该地区寺观藏书的兴盛。其表现是浙东寺观对佛道经典和其他典籍的收藏,尤其明州的阿育王寺、天童寺、雪窦寺和越州的嘉祥寺及台州的国清寺等浙东名寺藏书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在很多寺庙里,立有一尊抚膝袒胸、开口而笑、荷布袋于身旁的佛像,人们称之为弥勒佛,但弥勒佛为什么要携带布袋呢?按照佛家的说法:弥勒是释迦牟尼佛娑婆国土中的一位候补佛位的大菩萨,现在仍在兜率天宫内院说法度生。今天陈列在寺庙天王殿里的一尊大佛则是弥勒的化身。实际上这是一名禅宗游方僧的塑像。  相似文献   

8.
古都北京风景秀丽,寺庙众多.与北海白塔东西遥相对应的是妙应寺白塔.妙应寺座落在西城阜城门内,由于寺内有一座体形硕大的藏式佛……  相似文献   

9.
常华 《北京档案》2003,(7):51-51
两足尊遗教,五枝耸太虚.因缘人境外,悲仰佛天初. 金铎喧番像,香花护宝书.绕旋余览眺,星月柳边疏. 这是明朝诗人曾朝节游访真觉寺、参拜佛足后写下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0.
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壁画是我国仅存保留完好的金代壁画之一.壁画以佛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为主要题材,结合自然、人文景观及社会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及时代特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出于个人情感表达的需要,痴迷于佛教的顺治皇帝为江南高僧木陈道忞、山晓本皙等人亲笔手书"敬佛"二大字。随着地域与空间的变迁,顺治皇帝御笔的"敬佛"二字,经由获赐僧人及他们的弟子之手,先后被制成匾额与碑石,分别供奉在北京万善殿、法海寺,浙江天童寺、金粟寺,江苏慧因寺、包山寺等各个佛教场所,作为寺院受到皇家护持的荣耀而存在。本文充分利用文献材料,结合现存实物,对顺治帝手书"敬佛"二字的流传与散布情况,做了详细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顺治帝"敬佛"二字对当时及后世的多方面影响,做了进一步剖析。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山西忻州兴化寺遗址发现了7通金代经幢,五通均刊《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同一寺院,同一批石匠所刊同一部经,出现较大差异,反映了密教仪式化、程序化修持发展至民间化、大众化的情况,也是密教被边缘化的体现。兴化寺尼寺百年历程集中反映了金代佛教诸宗进一步融合的具体情况。试经度牒内容可补正史之不足,确定金代实行这一制度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一帆  晓言 《档案与史学》2006,(7):F0003-F0004
上海市徐汇区龙华镇上有座古寺,浮屠入云,桃李掩映,这就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龙华寺。寺前的龙华塔相传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孙权为孝敬父母而建,故又名报恩塔。唐末塔毁。现存塔身和塔基是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重建,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06年6月,上海的龙华塔、马勒住宅、国际饭店等被国务院批准为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4.
一、紧迫性建设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蒙山大佛旅游主题经济建设项目,在国际、国内为独有性产业重大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际不多见的历史文化遗产项目建设。建设这个项目,可集成旅游、会展经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佛学圣地、旅游、新能源、新社区、新农村、农、林、牧、副、渔、菌、药、食十六业于一体的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型旅游产业,大大强化山西省乃至于太原市的核心发展竞争优势,并能够进一步形成山西省独特的不可替代发展品牌之一。  相似文献   

15.
illweeslll||111.||es|esesles!|||||l,,.呀撬匕一!口云岗露天佛恒山壳象空寺军俪蔚画麟关l召任渐上右墓寺君塔昭五 下下、右牙肠洛拼份刁卜rl淤:马珠·喘氰叔北国名胜(速写)@文科~~  相似文献   

16.
关于谢灵运参加编译《华严经》之事,唐代新罗国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云:"夫《华严》大不思议经者,乃常寂光如来于寂场中觉树下与十方诸佛召尘沙菩萨而所说也。龙胜诵传下本满十万偈。东晋庐山释慧远以经流江东,多有未备,乃令弟子法净、法领等,逾越沙雪,远寻众经。法领遂至遮拘槃国,求得前分三万六千偈来归。时有佛贤  相似文献   

17.
重建·幸福     
岳辉 《中国新闻周刊》2011,(17):I0004-I0005
“5·12”,对四川人而言是个无比重要的时间节点。三年前的这一天,汶川级特大地震突然来袭,瞬问,山川破碎、满目疮痍,家毁人亡、创痛空前,成为川人心中永远的隐恸。川人闲适,但形散而神不散。  相似文献   

18.
在我人生的记忆中,有一个终身难忘的地方一四川汶川地震灾区。那里山川满目疮痍,城市残垣断壁,乡村一片废墟;那里家毁人亡,伤残累累,异常惨烈。那里令人魂牵梦萦,心灵震颤,人生理念升华,生命激情飞扬。  相似文献   

19.
康健 《北京档案》2016,(1):37-39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在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谚语.潭柘寺在晋代叫嘉福寺,唐代改称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又先后恢复了龙泉寺和嘉福寺的旧称,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而民间一直称其“潭柘寺”.寺庙位于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  相似文献   

20.
《北京档案》2012,(9):65
正证果寺位于京西八大处卢师山腰,始建于隋代仁寿年间。唐天宝年间,因卢师又叫"感应禅师",改称"感应寺"。元泰定三年(1326年),改名"大天源延圣寺",明正统景泰年间又易名"清凉寺"和"镇海寺",天顺年间改称"证果寺",是八大处最古老的一座寺院。证果寺坐北朝南沿山而筑,主要建筑有山门殿、天王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