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邮政部门从1998年开始发行花卉普通邮资明信片,至今已先后发行了玫瑰、月季、牡丹、荷花、木棉花、梅花、桂花、百合花、玉兰花、康乃馨、牵牛花等11种,形成了普通邮资片中的花卉系列。从已发行的花卉普资片看,由于题材好,选择了知名度很高的花卉品种,邮资图设计精美,从而使花卉片成为普通邮资片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2001年6月,国家邮政局开始发行花卉普通邮资封,芙蓉花、菊花2种普通邮资封先后与邮人见面。随着花卉普通邮资封的发行,将使普通邮资封的选题内容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收藏系列。  相似文献   

2.
李素白 《集邮博览》2013,(11):39-40
本文所说的"加印封片"是指如下两大类:(一)地方(省、市、区)版销售型中国邮政贺卡;(二)各地方(省、市、区)在普通邮资封片【也叫"专用邮资图信封(明信片)】发行后,用此邮资图再次印制的普通邮资封片。编号是指在加印封片的加印图案页面上的那一组号码。中国邮政发行贺年(有奖)明信片始于1992年(壬申年),到1999年,在地方版加印的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图案页面上出现了  相似文献   

3.
杨波 《集邮博览》2012,(4):50-51
1974~1982年,邮电部发行了天安门邮资图系列的普通邮资信封,由于邮资图案采用了普16邮票中的天安门图案,故被集邮者称为“普16型天安门图邮资信封”,简称“普16邮资封”。按背面印的编号来分,全套共有26枚;按信封的发行日期和不同式样来分,可分为3组。邮资信封售价9分,  相似文献   

4.
上期与读者一起分析了新中国早中期普通邮资片和普通邮资邮简的市场走势,本期介绍普通邮资信封。新中国普通邮资封的开始发行时间较之普通邮资片和普通邮资邮简晚几年,但品种却不少,比较有吸引力与升值潜力的,集中在2个系列中:一为1957年至1959年发行的美术邮资封,全套29种(其中有1种未发行),这套信封简称“美术封”,但其邮资图与1956年开始发行的有编号的“普9图”邮资封一样,因此性质当仍为普通邮资封;二为1970年发行的无编号邮资封,全套20种,这套信封又称“红绿封”、“文革封”和  相似文献   

5.
1986年我国公布的《邮政法》规定:"从邮资信封、 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上剪下的邮票图案,不能做为邮 资凭证使用。"笔者在逛旧书市,见到有许多因写错名 址或被污染的企业金卡和专用邮资封,其邮资图品相 很好,对邮资图剪下就没有邮资效力了,感到惋惜,在 此谈几点看法与同好商榷。  相似文献   

6.
2002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邮资封片简卷》一书,把文革剪纸图红绿邮资封编为PF3。该邮资信封发行于1970年1月21日,全套20枚,仅有2枚不带剪纸图。剪纸美术图案以时代英雄人物、政治宣传为主。这套文革邮资信封,是在社会动荡期间设计的,当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发行计划。1969年5月9日邮电  相似文献   

7.
张春清 《集邮博览》2011,(11):40-42
普通邮资封 最早是《正阳门箭楼》普通邮资封,1992年7月15日发行。1993年5月又发行第二版,但信封规格均是165mmXll2mm,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印制(图1a)。1996年6月,邮电部又采用《正阳门箭楼》封第二版邮资图案发行规格为165mmXl02mm的专用封一种,封上预印颜色为深蓝色的收件人文字,印量42万枚.Ept~J厂改为北京邮票厂(图1b)。  相似文献   

8.
高华 《上海集邮》2003,(9):46-47
何谓专用邮资图邮政用品专用邮资图邮政用品是由某一具体客户单独使用的邮资片或邮资封,这种邮资片或邮资封上的邮资图只允许这一客户专用。这种邮资片(或封)就叫"专用邮资图明信片(或信封)",印在其上的邮资图就叫"专用邮资图"。这种邮资片封都是普通邮资片封,所印面值都是平常函件资费,即明信片0.60元,信封0.80元。  相似文献   

9.
地方申请印制普通邮资信封,没有使用国家邮政局设计或批准的专用邮资图,却将邮票图作为邮资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在信封、明信片和邮简的右上角贴邮票位置仿印邮票图案。笔者即收集到一个盖有“违规查扣”戳(60×19mm,红色)的“金花茶”邮资封(230×122mm),它以2002-3-1“金花茶”为邮资图(25×35mm),用纸较薄,刷色不正、模糊。封背还赫然印有专用批号“2002-0802(PF)-0010”以及“国家邮政局发行(2001)”、“金花茶”等字样。经查,此封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邮政广告公司印制的,其第一批(也是唯一…  相似文献   

10.
"普16型天安门图普通邮资信封"(图1)是新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五套普资封,因其邮资图采用了普16邮票中8分面值的天安门图案而得名。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邮资封片简目录(1950-1999)》中将其编为PF5普通邮资信封。普16中8分邮票图案为天安门与华灯,天安门朝左边,刷色为褐紫色;而邮资图刷色为桃红色,信封正反面文字及线段均为墨绿色。可能是多次再版印刷的原因,发现有浅绿色实寄封。此套普资封发行于1974年4月至1982年6月,发行时间跨距长达8年,同时又是普资封大全套中枚数最多、且又是最后一套面值8分的普资封。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资片封简目录》、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A字封     
俄罗斯从1994年开始出现A字封,到底A字封是什么呢?不少苏俄邮票爱好者提出此问题。从1994年出现A字封到去年底刚好10年了,A字封经历了什么变化呢? 首先,我们说俄罗斯A字封实际上就是中国概念的普通邮资封。俄罗斯发行的普通邮资封的历史已经很久,早在苏联时期,从1953年开始即发行普通邮资封,也称美术邮资封,其中,包括大部分普通邮资封和一部分纪念邮资封,邮资图均采用当时通用的普通邮票图案,在信封左边加印各种图案而成。苏联时期,从1953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近40年时间发行邮资封2万1千多种,平均每年500种。苏联时期货币稳定, 国内普通邮资封长期维持在40戈比,直到1960年币制改革,国内平信邮资改为4戈比,1982年改为5戈比, 1991年改为7戈比。  相似文献   

12.
由我国著名邮学家吴凤岗主编,北京市集邮协会编的《实用集邮辞典》第134页上有“邮资图”条目,内容如下: “印在邮制信封、明信片和邮简上的邮资图案称邮资图,按我国邮电部规定:此种邮资图只能作为该图的信封、明信片、邮简纳付邮资的凭证,剪下后另贴在其它邮件上无效。”在第135页上有“邮政明信片”条目,内容为: “即有邮政部门发行的明信  相似文献   

13.
杨波 《上海集邮》2007,(11):20-22
《中国邮票史》第8卷封片部分记述了1966—1978年发行邮资封片的情况,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讨论。为此,我曾著文阐述(参见041132),以下继续讨论:1.56种邮资信封的发行起止时间第248页(为《中国邮票史》第8卷页码,下同)"在1969年10月至1977年3月期间,共发行普通邮票6.5套60种,普通邮资信封4套56种……"  相似文献   

14.
《上海集邮》2000,(1):9-9
今年国家邮政局计划发行邮资封片6大类13套,其中纪念邮资封2套2种,礼仪邮资封1套1种、纪念邮资明信片3套4种、特种邮资明信片2套16种、风光邮资明信片4套80种、2001年贺年(有奖)明信片1套,全套种数和邮资图面值尚未确定。  相似文献   

15.
1.《甲申年》普通邮资明信片1月5日发行1枚此片是我国发行的首枚生肖题材普通邮资明信片。2.《雁荡山大龙湫》普通邮资明信片2月25日发行1枚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从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上剪下的邮票图案不得作为邮资凭证使用。  相似文献   

17.
金培 《上海集邮》2003,(12):38-38
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邮资封片简卷》(新世纪版)(编者注:2002年版),在邮资明信片方面的错漏有: HF5 1999年贺年邮资信封 注有"贺卡型明信片为竖折式",过于笼统,HK1999中,只有B组是竖折式,A组和C组都是竖式横折。 HF7 2001年贺年邮资信封 漏列发行量合计应为380万枚。  相似文献   

18.
正读了《中国集邮报》2014年第26期(总1857期)上的《盘点邮政贺卡兑奖邮资明信片》一文,很受启发。该文说:"中国邮政(有奖)贺年明信片发行于1991年,邮政明信片作为兑奖奖品却只有6次。"笔者认为,该文漏掉了于1991年第一次发行的中国邮政(有奖)贺年明信片兑奖奖品"获奖纪念明信片"(简称获奖片)。1991年12月1日发行的首套"1992年中国邮政(有奖)贺年明信片",全套12枚,图案可见《新中国邮资封片简目录》(1950—1999)  相似文献   

19.
邮电部1967年发行一套20枚的天安门图案毛主席语录普通邮资信封,编号12-1967至31-1967,总订印数量1500万枚。1970年9月12日,交通部按中央指示,发出《关于立即停止出售毛主席像、语录、指示和诗词的邮票》电报通知,全国绝大部分省市立即停止出售。已经售出的封仍可继续使用,也可去邮局自愿调换同价值的邮资信封。在当时我国的政治背景下,印刷厂在制作此套邮资封时.  相似文献   

20.
中国邮政为纪念重大事件,于2013年发行纪念邮资信封3套3枚,纪念邮资明信片12套15枚。在认真研究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原地集邮爱好者不辞辛劳,前往选定之原地邮局寄发纪念邮资封片,从而完成了原地邮品的制作。现借贵刊一角将部分实物展示给同好共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