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考题,它不仅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也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下列“三忌”: 一忌:重点词语落实不到位  相似文献   

2.
蒋文平 《广东教育》2011,(12):14-1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是高考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项综合性考查,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要求采用主观题设题,主要包括文言断句和文言翻译。断句一般设1道小题,赋3-4分;翻译则设2道小题,赋6-7分。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改变了以往的命题方式,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题量和分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研究文文言文的翻译,做好高考备考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文胃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成为文言文高考的“重头戏”,其分值多者占到文言文总分值的5%,超过其余各题分值之和。然而,文言文翻译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如下两点。  相似文献   

5.
全国卷自2002年开始专设一道主观题来考查文言文翻译,而且赋分逐步增加到10分并稳定至今,其他省市自主命题卷也大部紧步其后采用这一题型,赋分也大致相当,约占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数的一半。这是因为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考法比采用客观题型更能看出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真实水平读懂了就是读懂了,不懂就是不懂,白纸黑字写在那里,一目了然. 那么同学们在复习备考中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来应对这一考查呢?要增加知识储备,训练知识迁移能力,提高翻译文字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这是把句意理解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的一种考查方式,是文言文阅读考查中带有综合性的一道试题.从学生答卷情况看存在诸多问题:语言不合规范,误译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误译原句语气,因此必须准确理解原文.翻译的前提是理解,而翻译的目的就是让人明白原文的内容.从考查的形式看,1992-2002年全国春季卷的文言文翻译均采用“四选一”客观性题型,从2002年全国秋招卷开始,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侧重考查考生翻译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文言文翻译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对考生的要求也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的判定,句子语气把握等,常常是阕卷的采分点.本文结合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想从中探究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帮助同学们掌握解答此类试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     
试题回放2008年考纲对文言文阅读的具体阐述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并将这一要求分为“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三个层级,能力层级分别为BCE。各省市的高考文言文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在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又注意考查学生信息的筛选与提取以及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阅读材料整体文意的综合考查,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归纳内容要点”着重考查在理解基础上深化了的分析概括能力。近十年中,此类试题稳定于文言文阅读试题最末一题,出现率为100%。文意归纳题的题型有下列两种。  相似文献   

9.
高考对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要求是理解、分析综合.其中分析综合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筛选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态度.这些考查学生对选文整体或某关键环节的理解,这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是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综合能力,难度较高.但只要考生基础扎实,把握技巧,亦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读懂“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同时还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因此,近年来各地文言文阅读试题除了考查常规的字词句外,还加大了对综合理解、领悟体验、情感价值观和初步的文学鉴赏等综合能力的考查力度,开放性试题已成为中考文言文阅读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综合阅读题的考查目的 ,是在于通过对词语的理解 ,对语句的分析 ,对文意的概括 ,去检测考生是否正确把握了文意 ,理解了文章的中心主旨 ,并能对其内容作出正确的评价 ,对其技巧进行合理的鉴赏。很明显 ,着重考查的是整体阅读能力。因此 ,解答文言文综合阅读题 ,除了要掌握各种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外 ,注意掌握整体阅读的规律是很重要的。一、完整领会文章的内容 ,力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差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种整体理解能力 ,要正确地把握文意 ,既要微观上从字词入手 ,落实词语含义、语法结构、修辞运用和文化文学常识 ,…  相似文献   

13.
景晓强 《新高考》2008,(12):17-18
【考点扫描】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的考查,实际上是对考生文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考生能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的翻译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有时候甚至关系到整句翻译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4.
为文言文断句,是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正因如此,高考语文试题采用此种题型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逐年加大的趋势。2009年,有广东、江苏、北京、重庆四省市;2010年,则发展到广东、浙江、湖南、北京、重庆五省市。因之,研究句读规律,探求断句方法,对提高同学们的文言文应试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5.
谭冰 《高中生》2010,(12):10-10
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解释实词、虚词,补出省略成分,调整特殊语序。它以理解句意为基础,以考查考生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为目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综合性的考查方式。  相似文献   

16.
王振国 《学周刊C版》2011,(11):105-105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进行了改革.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即摒弃了以课内文段注音、词语的理解、句子的翻译为主的文言文考查方式.启用了对课外文言文语感能力和读懂原文大意.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因此.对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指导不容忽视。我们教师只有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激发学生对古汉字的热情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才能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文言文课外阅读中,我采用了积、猜、读、论四步指导法。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从近二年高考的设题与赋分以及高考命题专家对2005年的预测来看,文言文翻译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考查的力度,因而考生在翻译时务必要细心判断,突出它们。  相似文献   

18.
《中学文科》2004,(9):27-48
新大纲明确规定“能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围绕新大纲,近两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以考查理解文言词句为主,兼以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及欣赏能力。从取材看以课内篇目为主,近年有向课外发展的趋势。选取的课外材料主要是比较浅显的趣味性记叙文,还有部分哲理性短文。从考查的内容看更加注重能力考查。除对字词的考查外,更多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性考查,包括句意、段意、篇意以及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19.
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性学习,它既能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和书面表达能力。可是,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和古人相去甚远,再加上古今词义、句式的变化,使他们大多不能理解古人的心情和写作的背景,也就不能正确的翻译文言文了。  相似文献   

20.
朱庆和 《新高考》2004,(1):16-18
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查。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题,体现着新《语文教学大纲》中“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