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拓荒者.在其文学创作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履行了他"拿来主义"的主张,凭着自身深厚的艺术功力,融入书法艺术中的飞白手法,有意在作品中留下一点空白,使主题或形象更加突出.他还借鉴绘画艺术中的黑白木刻技法和白描手法,使作品形象入木三分,形神兼备.这,自然得益于作家与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艺术渊源.  相似文献   

2.
艺术空白是小说创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现象.康拉德在小说创作中善于运用"空白"叙事手法增加作品的信息量、召唤力和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获得更多的审美自由和审美愉悦.空白艺术的引入不仅使康拉德可以多层次、多角度、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复杂的现代经验和多变的社会现实,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作品的丰厚性、含蓄性和作品题旨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3.
“空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概念,指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作品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作文的“空白”是指在写作中未明确或说明的部分和暗示的内容。作文教学的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将“空白”手法运用于科学教学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发散学生的想象,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亦应讲究空白艺术。  相似文献   

4.
艺术有着“虚”和“实”两个方面。虚和实是互为依存,相反相成的。艺术中的“虚”,就是相对于艺术实象的“空白”。艺术的价值主要在于其“言外意”、“画外音”、“潜台词”。而这些,其实就是“虚”,就是“空白”。中国诗论超越莱辛“接近顶点”理论的艺术探索,可以称之为“序曲即尾声”理论。  相似文献   

5.
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看到那些着墨很多、画面拥挤的作品时往往并没有太多的美感.而是一种压抑和累赘:相反那些留有适当空白的作品,反而给人“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这就是绘画艺术中的“空白”表现手法,画家称之为“留白”。“空白”作为艺术家创作时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6.
艺术有着“虚”和“实”两个方面。虚和实是互为依存,相反相成的。艺术中的“虚”,就是相对于艺术实象的“空白”。艺术的价值主要在于其“言外意”、“画外音”、“潜台词”。而这些,其实就是“虚”,就是“空白”。中国诗论超越莱辛“接近顶点”理论的艺术探索,可以称之为“序曲即尾声”理论。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湘西地方色彩和民族特征。风景画、风俗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加深了作品地域文化的内蕴。作品所揭示的某些哲理,是作家生活和经历的概括和总结。艺术空白则是沈从文含蓄表达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国画有“计白当黑”之法,其空白处,境界空灵,意趣无穷;维纳斯雕像,也因残缺的双臂,给了人们无限退想的空间……这些都是“空白艺术”造成的强烈的艺术效果,艺术钟情于“空白”,我们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活动亦是如此,它的成功开展与“艺术空白”息息相关,在主题活动中,既要留下艺术空白,又要利用艺术空白,做到实处含虚,虚处探实,诱发幼儿思考,开发幼儿潜能。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湘西地方色彩和民族特征.风景画、风俗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加深了作品地域文化的内蕴.作品所揭示的某些哲理,是作家生活和经历的概括和总结.艺术空白则是沈从文含蓄表达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空白"是一种"无言之美",它是因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省掉或虚写一部分内容而形成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本文以李白诗歌为例,从"空白"的类型以及它所带来的美感两个方面,略探该艺术在唐诗中的具体展现。  相似文献   

11.
“空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以“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使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从而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对欣赏者而言。“空白”给人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地调动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填补画面的空白内容.并在欣赏的过程中有一种自我参与感和创造感.从而得到再创作心理的满足。  相似文献   

12.
布白,是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的留出“空白”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在绘画、雕塑、文学等艺术门类中被普遍采用,如绘画中讲究“空白是画”,雕塑讲究残缺美,而文学创作中,往往留有适当的空白,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对文学形象和意境进行再创造。那么,教学艺术中是否也需要布白呢?  相似文献   

13.
金志平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4):34-35,55
“空白”是一门艺术,普遍存在于各种艺术形态之中,在室内设计中也不例外。通过阐述“空白”艺术的渊源、“空白”艺术的致用、“空白”艺术的手法,展示“空白”艺术与室内设计关系,对易被人们忽视的室内设计“空白”艺术作补白。  相似文献   

14.
赵恒青 《中学文科》2009,(16):43-43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它通过“空间感”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空白艺术的运用,目的都是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内涵留给观众和读者,给他们留下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空白艺术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有意设置的空白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留有思考的余地。留几处空白让学生去思索,主动探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联想、想象,使语文教学实处含虚,虚处含实,形成无穷的意味、悠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所谓空白艺术是指将布白手法运用于教学之中,并以此引起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疑,做到实处含虚、虚处探实,鼓励学生敢于超出书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不仅元碍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6.
"空白"是我国古典艺术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内涵极其丰富。唐诗中运用空白艺术的作品非常多,主要有空灵的意境、虚淡的画面、语义的含蓄、结构的缺省等几种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老舍后期文学创作主要以贫民生活为视角,聚焦社会问题,关注底层生活,塑造了一批"新中国儿女"形象.作品不论在其内容取材 、 创作主题 、 描写对象,乃至艺术手法,都体现出"为民写作,为民创作"的宗旨和特征.鉴于此,文章结合老舍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以人民性为核心内容,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全面 、 客观地对其后期文学创作思想进行探索并填补老舍后期创作研究中的空白,以期对当下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案例教学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案例教学如同网络和流行时装一样,似乎已成为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时尚与趋势。但时尚与流行的东西未必会给每位都带来精神和感观上的满足,这里还有一个利用得体得法的问题。案例教学就像创作设计作品一样,必须讲究艺术风格和艺术灵感。一、案例教学中的空白艺术美学理论中的“空白”是作品未明确展示的部分,也蕴涵着通过作品展现的部分而向观众或读者暗示出的寓意。高超的画师与文章的高手总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内涵留给阅读者去思考和想象。案例教学也讲空白艺术。它是教师未明确讲出而暗示给学生、有意留给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培培 《考试周刊》2007,(30):152-154
空白,也称"虚空间",指被其他要素包围的空间。在平面设计中,"空白"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因素和设计手法,是设计必然涉及到的艺术语言和构成形式。按照设计画面空间反思维的规律,经过周密构思所形成的艺术设计的想象空间,具有创造作品的意境、提供想象的空间、获得视觉上的轻松、体现设计以少胜多的多价值性。文章从构图角度出发,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平面设计中空白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空白是一种“无言之美”,中国古代诗词十分注重空白艺术手法的运用;古诗词中空白美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场景的省略和跳转、画面的剪辑和组合、语词的模糊和多义、主旨的多种和不定、意在言外和言此意彼等几种。古诗词中空白美的形成和古诗体自身的特点、创作者重含蓄的审美追求及空白强烈的“召唤作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