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陶华山 《物理教师》2006,27(6):5-67
加强对“后进生”的研究,探索转化“后进生”的实践,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最实际、最紧迫的问题,也是新课标下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严峻课题.“后进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笔者认为,无论是哪种、哪类“后进生”,也不管是何层次上的“后进生”,都只不过是特定受教育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欠缺,是按照学校的规范、学生的标准、老师的要求反衬出的不足。是“后面进步的学生”,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补偿性.本文研究的“后进生”主要是指“绝对学业不良”型“后进生”,即我们日常说的“学业不良”。不包括生理和先天缺陷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一位优秀教师向我述说他的教学创新.在他的班级里.学生被化分为三个群体: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老师对待这三个群体学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优等生放、中等生导、后进生扶。中等生和后进生能够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而优等生因为学有余力,老师则充分放手给他们,让他们去接触更高深的东西。对于布置的作业,老师也将其分为A、B、C三类,每类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等级相应选择完成。  相似文献   

3.
数学知识因其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相对于语文、英语等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来说.更容易产生学困生。一般情况下.老师的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优秀的学生身上.常常忽略了班上的后进生。这些后进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忍受着老师无意的冷落、同学的歧视,饱尝了太多“痛苦”的滋味.“失败者”的阴影时时笼罩着他们.对他们当前和今后的学习乃至漫长的人生道路都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奉平 《教书育人》2001,(15):34-35
对后进生教育中,我们往往加班加点地为后进生补习功课,师生、家长都付出了努力,而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在除了少部分后进生在智力上、学生方法上存在问题外,大部分后进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应该从了解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开始,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一、后进生的心理问题1.自卑心理学习差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和同学的白眼,因而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期望较低,常有一种“我不行”的消极心理。这种心理使学习活动受到影响,导致学习活动的失败或不良…  相似文献   

5.
职院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矛盾冲突剧烈,属于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这一发展阶段。在校园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剖析对待心理咨询心态:自我感觉心理健康,不愿寻求帮助;强烈的自尊心驱使,导致不敢咨询;对老师心存疑虑,不愿咨询;端正心理咨询心态,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方法,对职院学生以帮助、启发.教育,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刘景春 《教师》2012,(31):56-56
后进生是指思想行为、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和缺陷的学生。在不同的后进生中.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原因:或是因为遗传形成的智商不高直接造成学习成绩落后:或是受家庭和社会负面影响形成不良习惯:或是与学校或者科任老师之间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7.
后进生的产生有诸多的原因,包括评价方式的偏差。教育的不当(诸如父母的训斥、同学的挖苦、老师的冷落等),不同的后进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但总体分析。这些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和逆反心理。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特别是能得到老师、家长的尊重和关爱以及同伴的理解和接纳。因而,班主任需要针对不同后进生的心理需求做好教育和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是这样诠释后进生:学习暂时困难和品行暂时有偏差的学生。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老师要善待这些学生。如何界定谁是后进生?如果按照班级历次测验考试等方式得出的成绩做分析表来看,全班50名学生,  相似文献   

9.
后进生比起其它学生,更需要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理解和尊重。作为一个教师、班主任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和教育后进生,切不可疏忽。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为合格的学生呢?笔者认为应充分理解、尊重、循循善诱。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对象中,都有后进生存在,其中英语学科尤为突出。教师如何让英语学科的后进生迅速度过难关 ?  一要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后进生学习英语,难免出口成错,同时他们又存在怕丢面子的心理,因而老师要鼓励学生敢说、多说,使其勇于从“哑巴英语”中解脱出来,慢慢做到脱口而出。   二要为后进生提供较多的锻炼机会。这就要求老师善于在课内课外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提问、复述、朗读、背诵、讨论、辩论、歌唱、游戏、表演等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地照顾后进生,使其产生学好英语的动力。   三要把握后进生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后进生是班集体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班级的平均成绩,也影响了班级的教学质量。然而有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后进生是令所有老师头疼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分析研究后进生的形成因素,并为转化英语后进生提供意见探讨。  相似文献   

12.
陈帅 《山东教育》2010,(7):106-106
“后进生”是对不符合老师培养意愿学生的统称。这部分学生主要表现为上课不积极,不配合,纪律差,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不少老师抱怨班里的后进生影响了教学成绩,成了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后进生的产生有诸多的原因,包括评价方式的偏差。教育的不当(诸如父母的训斥、同学的挖苦、老师的冷落等),不同的后进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但总体分析。这些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和逆反心理。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特别是能得到老师、家长的尊重和关爱以及同伴的理解和接纳。因而,班主任需要针对不同后进生的心理需求做好教育和辅导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教师的期望值与后进生的现实值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首先一定要以理解的心态去面对,冷静分析学生后进的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不满甚至逆反心理。曾经有位后进生在课堂上顶撞老师:你有什么了不起,告诉班主任能怎么的,有能耐找校长去!听到这样的话,那位老师虽然很气愤,但他用理解的心态想到这位学生有理不饶人,  相似文献   

15.
一个班里很难避免有那么几个学生,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思想品质和遵守纪律方面,表现也很差,人们常把这样的学生称为“后进生”,后进生真令很多班主任老师头痛。如何转化这些学生呢,我想,班主任老师不妨做到:  相似文献   

16.
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比较差,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二、逆反心理较强。他们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情况是“出卖朋友”。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围绕素质教育进行的教育改革中,后进生转化工作一直备受关注,不少教育理论与实践工和者就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做了大量的探索。其实在教学实践中.只要给予后进生真诚的关爱,有时老师的一个笑脸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后进生的成长过程中引发良性蝴蝶效应。因此,教师应该从关注后进生的心理入手,注意身边小事件的大作用.营造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良性蝴蝶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一、避免讽刺挖苦、体罚后进生 后进生虽在表面上表现出若无其事、任我独尊的姿态,但他们心里都存在一种自卑感,他们非常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帮助,如果老师说几句贴心、鼓励的话,那么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亲近感。如果老师动不动就以挖苦的方法对待学生,最终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厌倦学习、讨厌学校、不尊重老师,这样只能使后进生自卑心更重,学习积极性更退一步。 二、与学生多沟通、多交谈 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对后进生来说,如果老师对其不理不睬,就会感到自己已被班级和老师遗弃,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辍学。另外,在与学生交谈时要…  相似文献   

19.
爱生的学问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经常听一些老师说,现在的学生真是琢磨不透。老师爱生如子,倾注心血,给优生优待、后进生特殊关照,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优生骄心日重,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后进生“不领情”,反师道而行之。总之,爱心无数换不了学生一颗真诚的心。在叹息爱心被学生亵渎的同时,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教书育人岂止是一个“爱”字?教师首先要深化对学生的认识,不能把他作为特殊的学生,存有怜悯和放纵心理,人为地在同学之间的交往中设立屏障,而应该与其他学生一样一视同仁,这样就避免了优等生凌驾于其他学生之上,后进生自卑感重甘为…  相似文献   

20.
后进生现象是教育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客观存在,它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后进生之所以在学习上落后,其原因是复杂的。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智商和情商低于正常儿童的学生是“后进生”。一般来说,“后进生”的出现是由于两种心理系统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一是心理的动力系统,包括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力、习惯等;二是认知系统,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认知的能力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