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重组学习资源,建构面向探究性学习的网络学习环境 网络学习环境可以让学习者以互联网资源为主要信息源,网络学习资源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的学习资源,每个学习者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到最新的信息和资料。但网络资源在专题学习网站里是被作为学习者直接面对的未被定义的原始素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用于传授的知识。是意义建构的素材,不是意义本身。它与学习的关系本质支持“学”而非支持“教”,是学习系统的一部分。建设主题学习网站,建构面向探究性学习的网络学习环境,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化的时代,移动学习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植物保护通论"教学改革需要充分应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文章提出了"以网络课程网站为核心载体,移动学习网站为补充,专业数据库网站为拓展"的三位一体立体化网络学习资源的框架,并对其中的三大要素即网络课程、移动学习网站、专业数据库网站的内涵及学习内容设计,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最后对如何在教学中应用多元立体化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评价是网络学习中的瓶颈问题,关系到网络学习质量的提高。由于网络学习具有特殊性,因此,传统的评价已不可能完全适合网络学习。从网络学习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网络学习评价应具有的特点及评价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学习评价的设计原则与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讨论了网络环境下当代信息社会进行协作学习需要具备的条件和 要求,探索了网络环境下具体实施协作学习的可行性,说明了学科网络多媒体网站建设的时代需要性.  相似文献   

5.
田波 《学子》2013,(4):40-41
一、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存在的困难1.查找信息费时费力现有的英语网站虽有信息量大的优势,但在网上学习就好像在大海中漫游,偶尔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与所耗费的时间相比,似乎得不偿失。在网络这个空间里,学生往往不由自主地随着屏幕上的链接转来转去,耗费大量的精力,消磨了很多的时间,一节课往往一无所获。当学生从一个链接到另一个链接,可能就很难回到起点,从而造成"迷航"。这样也造成学生的情绪低落,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受挫。而且现在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很多信息是虚假的,学生不具备分辨  相似文献   

6.
网络课程学习支持系统研究的问题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我国学生上网的目的与网络教育的目的存在诸多相悖之处,学生在授课中的被动接受地位丝毫没有改变,不能充分发挥网络所具有的协作性、交互性、探索性等优良特色。学生网络学习状况整体水平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现有学习网站尤其是网络课程提供的信息与服务不完善,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学习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7.
专题学习网站是在网络环境下,围绕某一专题整合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学习型网站。我校围绕“古诗词”这一专题,将课本收录、课标推荐及更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诗词名篇汇集在一起,搭建了将诗、书、画、曲融为一体的学习平台——《诗词古韵专题学习网站》。该网站的开发与应用将新课标中对于语文教学的三项要求进行了整体落实。  相似文献   

8.
《现代特殊教育》2007,(3):40-40
建设好残疾人教育网站是网络技术应用于残疾人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使残疾人教育的资源和形式得到扩大,弥补残疾人生理和认知上的缺陷与障碍,使残疾人学习更加便利。曲学利等在《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12期上撰,论述了网络在残疾人教育中应用的现状和对策。章认为建设适合残疾人教育需求的网站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教育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课程网站与微课学习平台是网络教育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建立"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校示范课程的教学课程网站与微课学习平台,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甚至能随时随地了解课程的教学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果。文中分析探讨了课程网站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技术,利用Dreamweaver作为开发工具完成了课程网站的设计开发,并在课程网站完成的基础上,通过云适配技术对网页进行重排、调整,使新网页适合mobile的访问,从而实现微课学习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网站的建构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以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自主的学习方法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网络自主学习的关键是建立适应自主学习的专题网站。本文以“南方花卉”自主学习专题网站为例说明其建构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SNS网站功能构建网络学习环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b2.0的诸多新的应用模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认识,促进了更多的交互,其重要应用之一--SNS技术及SNS网站对有效交流与协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极大地拓展了个体与他人互动的范围和层次.本文介绍了SNS与SNS网站的关系,阐释了SNS网站在构建网络学习环境方面的四大优势,包括:主动推送机制、丰富的交互功能、按需定制组件及依据主题的分组,论述了这些功能对于优化网络学习形态、构建新型络网学习环境的应用价值,阐明了SNS网站对于促进网络学习的重要价值.最后,详细说明了如何应用SNS网站功能构建网络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2.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及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习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与应用。本文讨论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对《数据结构》扩展学习系统(网站)的系统设计、监测与学习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之一在于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网络以其海量的信息资源、便捷的沟通方式等特征成为新型学习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以网络为平台的各学科的学习网站,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学习网站的建设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现有的基础教育学习资源网站,对当前学习网站的情况做了一定的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专题学刊网站的学习功能,即专题学习网站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使得其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和实践意义。专题学习网站不因为同网络的结合而失去自己的本质意义,而是通过自身独特的优势从认知、  相似文献   

15.
网络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并使教学得以时空分离,使学习可以在学生的自主控制下以更灵活的方式展开。专题学习网站就是这样一种在网络环境下、围绕某一专题形成的具有某种组织结构的资源型学习网站。在专题学习网站中,资源丰富、信息量大,学生利用学习资源对某~知识进行广泛、深入的探索和学习,已经成为网络教学实践和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结点、链接丰富的超媒体系统中浏览时,容易出现“认知过载”和“信息迷航”等问题。应用实践也表明,学生在应用专题学习网站学习时会有目标偏移、注意力不集中、孤独无助的感觉。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6.
由于网络课程自身的特点,网站web界面设计、知视觉传达、认知心理学、人机交互性和信息图形化表达等理论都对网络课程界面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因此,分析这些理论知识,从技术和软硬件条件入手.指导网络课程界面设计,能更好地服务于网络课程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是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和手段,突出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拟通过论述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在基于网络环境下进行研究性学习,探讨适合中学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内涵、特点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内涵与特点  我们认为 ,中小学生的网络学习 ,应该是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的网络学习 ,应该是与课堂学习紧密结合 ,对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网络学习。虽然网络学习提倡开放性、自主性 ,网络技术也为所有人 (包括中小学生 )提供了进行自由的网络学习的可能 ,但是 ,中小学生的网络学习不能与其他求知者一样 ,在一种完全没有约束和管理的环境中进行 ,那样的网络学习环境并不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很可能是有害的。据国外的统计 ,目前 ,国际互联网上仅各类色情网站的数量就超过 5…  相似文献   

19.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分析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和作用,在具体分析网络学习共同体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过程模式,并具体论述了“动态网站设计”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的社会环境下,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以安阳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对安阳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网络学习动机,网络学习中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网络学习资源的喜好及操作方式,网络学习中师生交流及教师指导情况等进行分析,提出目前安阳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技能的培养,促进大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开发适合大学生的网络教育平台、资源等,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