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快节奏课堂教学包钢十五中常铨节奏,本为音乐术语,由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而形成。课堂教学活动也存在强弱快慢的变化与不同,于是就产生了“课堂教学节奏”的说法。不同的音乐节奏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不同的课堂教学节奏也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从而产...  相似文献   

2.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音乐课中加强节奏训练,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中接受视觉、听觉及运动感受的节奏信息。  相似文献   

3.
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生命,节奏是音乐的源泉。由此可见,节奏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学习节奏、掌握节奏,我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教学中掌握各种节奏。  相似文献   

4.
该文作者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阐述了电视教材节奏处理的意义,并就如何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来处理电视教材的节奏节奏,如何把电视教材节奏的处理与学生感知的心理节奏、注意力转移的快慢结合起来,使之同步化等问题进入了比较系统的探讨。该文对从事电视教材制作的有关人员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浸染     
课堂教学节奏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有秩序、有节拍、有动律的变化状态。一堂课假如能像一段美妙的音乐,教学节奏抑扬顿挫、疏密相间、跌宕起伏,既能吸引学生,激活思维,使课堂生机勃勃,提高课堂教学;又能使学生如沐春风,深受感染,让他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同要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准确把握教学节奏。  相似文献   

6.
试论体育教学的节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是由若干规定项目按一定结构组织起来的。无论就其中某一项目练习的本身,还是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来看,都具有一定的节奏。分析研究体育课堂教学节奏的意义在于不同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适宜的节奏,有促进教学的积极作用;而不当的节奏,则对教学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可以说,它是解决某些体育课堂教学矛盾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那么体育教师如何能动而艺术地创设体育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呢?一、要善于把握和利用教材的特点来决定教学节奏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对重点、难点要重锤敲打,叮当有声,使整个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疆风格钢琴曲中的旋法与节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曲家在创作新疆风格的钢琴曲时,多采用当地少数民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一些富于民族特色的旋法,创造性地将各种复杂节奏结合运用,从而使作品具有不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节奏是诗歌的原始要素,在创作中,它既有诗人的快感,又赋予读者期待和愉悦。这是因为诗歌的节奏富于变化,它的运动与诗人情感相融合,体现了诗歌的内在生命。而诗歌节奏通常表现在诗人对语言的运用中,其抑扬顿挫、一气流转以及停顿、复沓都使节奏产生美的效果。同时,不同的诗体及其表现也对诗美的表现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节奏,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问与答、讲与练等活动交互出现的各种有规律的发展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抒发和交流的过程,它不是平板单调的,而是波澜起伏的。不同的课堂节奏,有着不同的韵味,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心理,带来的自然是不同的课堂效果。教师合理掌握和适当调节教学节奏,对准确、有效地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般而言,主要把握好以下四要义。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教学应讲究节奏□李铁生文似看山喜不平。一节课也如此,如果授课不讲节奏,平铺直叙,面面俱到,那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过紧的节奏又必定使学生过于疲劳,而松松垮垮、慢慢腾腾则定会使学生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分散。可见,忽视课堂教学的节奏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音乐因为有节奏而动听,一堂课就像一出戏一段音乐一样.要有使人平心静气的舒缓场面,也要有使人紧张振奋的高潮。就是这种平缓与高潮的交替出现,才能扣人心弦。产生快慢、张弛、疏密不同节奏。课堂中,如果整个45分钟都是一板一眼、四平八稳、慢条斯理的舒缓气氛.学生必然感到索然寡味、无精打采,就会产生惰性,降低学习积极性;相反,如果整节课都是激情洋溢、精神振奋。学生也会因过度疲劳而思维抑制,教学效果也将适得其反。造成课堂教学节奏失调或缺乏课堂教学节奏而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学音乐课中加强节奏训练 ,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中接受视觉、听觉及运动感受的节奏信息  相似文献   

13.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音乐课中加强节奏训练,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中接受视觉、听觉及运动感受的节奏信息.  相似文献   

14.
小学音乐课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音乐教学要特别注意发挥音乐学科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实验证明,音乐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节奏、旋律、速度、音调和音色的乐曲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效应和机体效应。欢快的乐曲和强劲的节奏,可以加强肌肉张力,振奋精神;柔和的音调和轻缓的节奏,可以平稳呼吸,镇静安神;优美的音色可降低神经紧张程度,令人轻松愉快……我有意识地在以下几方面做了探索。一、唱歌课中学习表达情绪…  相似文献   

15.
学语言的音乐性,与民族语言的语音特点和读的审美愉悦密切相关,但重要的还是基于情感节奏表现的需要。把彼此不同的声韵因素组织起来,使之适应于所要表现的情感节奏,就产生了学语言的韵性。学语言的音乐美又表现为均衡美、错综美、抑扬美和回环美。  相似文献   

16.
音乐节奏的结构是以数学为基础的节奏结构,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各种节奏形态可以表现多样的风格人体现不同的情绪,节奏的表性和意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灵活多样的,章仅就音乐的长短和强弱结构及表情意蕴分析了节奏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1.知识技能:通过游戏教学,使学生分辨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由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的不同节奏。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学的节奏是指教学进程展开的轻重缓急,即幼儿学习活动的密度及进行速度。一般来说,幼儿园教学都是有节奏的,有时急,教学速度快,教学内容密度大;有时缓,教学速度比较慢,教学内容密度小。不同的教学节奏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改进教学不关注教学节奏的调控是不合适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诗的形式美的本质是音乐美,而体现音乐美的关键是节奏,节奏使诗朗诵起来具有音乐般的流动感,节奏的两个重要方面,即时度和力度的安排是划分节奏,突出节奏的重要因素,只有从微观入手,把握好节奏的时度与力度,才能把一首诗朗诵好,才能真正实现诗和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把握电视节目和整体节奏是电视节目编创过程中应该注重的一个问题。要实现节目整体节奏的和谐统一,必须使字的节奏、解说的节奏、画面的节奏、音乐的节奏以及主持人的节奏等统一于节目的主旨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