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飞翔。课文故事情节简单,结构相似,可精讲第一自然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第二自然段。从语言上看,这篇课文的语言规范、简练,富有情味,但“带我去”“自己去吧”等词句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还需教师开掘。此外,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2个,教师应把重点放在识字上,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识字3》是一篇将介绍公园景物与设施的词语串起来组成的韵文,共四行12个词语,第一、二、三行最后一个字押ɑ韵,便于学生诵读。本课的教学设计,首先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的角度出发,通过录像、图片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进入“公园”这一情境之中,然后以美丽的公园为切入口,让学生去感受公园的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把识字融入学生自然、生动、形式多样的各种自主学习活动当中,让学生在轻松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识字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3种笔画。2.…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说明这篇课文共有 8个自然段 ,按故事发展顺序叙述了一只瞎眼的小黄鸡 ,在梅梅的精心照顾下 ,长成了会下蛋的大母鸡。赞扬了梅梅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二、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 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 5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关心弱小 ,做个有爱心的孩子。三、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 ,懂得要做一个关心弱小 ,有同情心的孩子。四、教学建议(一 )课前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课文朗读录音磁带。(二 )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注意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 ,如“娘、抢、疼、梦、举”和…  相似文献   

4.
《识字5》(苏教版第一册)是一篇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课文围绕海滨景物将12个词语分成4行,隔行押韵,便于诵读记忆。每一组词表示海滨某一个地方的景物,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海滨的美丽富饶。课文配有相应的图画,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词串所表现的事物,使识字、识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在识字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 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插图、词串和生字之间的联系,把识字和认识事物、识字和读词串、识字和写字紧密结合起来,紧紧抓住“看图”、“读词串”“识字”这3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看看、读读、玩玩、写写的方式来学习课文。 一、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看看” 看插图识字,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课插图精美、形象生动,词串和图画相得益彰,水  相似文献   

5.
叶洁芸 《云南教育》2005,(31):24-25
教材: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飞翔。故事情节简单,结构相似,可精讲第一自然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第二自然段。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八个生字,认识“羽字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腊、梅、翠”等生字;通过看图、识字、写字、诵读词串,认识冬天里的事物,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冬季的物候特征,感受冬天的勃勃生机和生活情趣,培养不畏严寒的顽强意志。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渎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三个自然段。3.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懂得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9.
本课是按照时间顺序 ,写了埋鱼——记住标志——找鱼的过程 ,其中第二和第三两个自然段是思考、推断结果的依据。因此 ,让学生读懂这两段是教学重点。思考三只白鹤找鱼的结果不同和原因 ,课文中没有写 ,需要学生读书领悟 ,需要学生结合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来思考。因此 ,明白找鱼的结果和其原因是教学难点。基于以上认识 ,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 ,认识“鹤”、“剩”、“埋”、“留”、“朝”五个字 ,认识“饣”字旁。继续练习掌握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2 .学会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五个…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内容及教学目的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的“识字8”是转盘识字。学习本课,要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清”、“晴”、“睛”、“请”、“情”、“蜻”,认识1个偏旁“忄”,诵读儿歌,积累词语。如何达到这些教学目标呢?我的策略是“故事溢情趣,过程显和谐”,即:利用生字卡片  相似文献   

11.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 ,认识本课的 2 0个生字 ,学会其中的 15个生字。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本课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如 :拮据、梦寐以求、闷闷不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讨论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结合在本册前面学过的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进一步指导学生读懂课文。2 .情感态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初步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学习重点 :理解“父亲”从不愿意把大奖还…  相似文献   

12.
姜燕平 《课外阅读》2011,(10):311-312
教学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前5个生字。 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②学会本课6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成语的意思.③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④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①学会本课6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成语的意思.②画出并体会课文中令人感动的语句. 教学难点: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②理清课文脉络. 设计思路:本篇课文教学分为三课时,本课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重点放在生字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上. 课前准备:①学生课前收集一些名人身残志坚、刻苦学习的故事.②多媒体课件(文字、海伦图片).  相似文献   

14.
本组以观察家乡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本组涉及语文知识能力方面的内容主要有: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掌握36个词语(见课本附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观察,展开想像;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等。教学时要注意:落实导语中的要求,反复诵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一、识字写字教学(一)鼓励独立认读,自主识字三…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计说明:这篇课文以拟人化手法通过小鸽子的眼睛来了解祖国建设的新面貌,让学生开阔眼界,受到感染。本设计在考虑教学要求时,主要从这几方面去把握: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新面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继续学习“谁——怎么样”的句式。3.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子字旁”,并指导书  相似文献   

16.
《北京》是小语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紧紧围绕着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来写。通过课文的学习 ,学生必须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带生字的新词 ,听写并积累部分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激发学生热爱首都 ,热爱北京的感情。根据本册教学的重点和课文特点 ,遵循着教学“要面向学生全体 ,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原则 ,本课设计力图通过自由选择、小组协作、情境创设等方式 ,让学生主动探索 ,自主学习 ,即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自主选择学…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设计说明:本文所在的单元以拼音识字为重点。因此,在本课教学中继续引导学生用学习像形字的方法,观看画面,对照生字,找出图和字的相似点,引出生字。通过读组词、扩词、读拼音短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加强字的笔顺训练。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学会生字“日、月、水、火”,会按笔顺在田字格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用“四周、如果”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理解第7自然段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三、教学难点:“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说水很浅,而松鼠却说水很深?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四.教具准备:生字卡、投影片、动物头饰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第一课时 1认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带生字的句子…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四册第十二单元“小英雄”主题下的第二篇课文。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各种识字方法,自主探究认识11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20.
《春天的手》以拟人的手法描写春天里大地新绿、小鸟欢歌的景象,处处表现了春光、春色的无穷美妙和勃勃生机。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生字较多,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可以巧用识字方法,帮助学生降低识字难度,突破本课的识字难关。一、随文识字初识记第一步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及所在的句子读准音;第二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再次接触这些生字词的句子,在正音的同时,理解字义、词义。可设计如下环节:1.动手做标记———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躲藏”起来的“生字朋友”找出来,联系以前学过的识记生字的方法,记住生字的样子。2.动口读字音———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