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把教育不仅是当作职业、手段和工作,而是人生的一部分来对待、体验、充实和完善。 需要生命的活力、激情和灵动,需要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社会,感动中国,感动未来。 需要责任,需要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成功和幸福。  相似文献   

2.
《成人高等教育》2006,(3):64-64
教师把教育不仅是当作职业、手段和工作,而是人生的一部分来对待、体验、充实和完善。需要生命的活力、激情和灵动,需要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社会,感动中国,感动未来。需要责任,需要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成功和幸福。[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孩子们需要收获,更需要一种叫做“感动”的收获。因为收获一份感动,就可以体验一次情感的升华;收获一份感动,就可以经历一次心灵的旅行;收获一份感动,就可以提升一次思想的实质;收获一份感动,就可以荡涤一次人格的污垢。  相似文献   

4.
感动时时都有,感动处处都在,但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感动. 也许是因为一部电影、一本书籍中的一个镜头,一个情节,我们会感动,之后便如唇齿留香般,偶尔浮现在脑海里.但我所要说的这种感动,与一本书籍,一部电影所带来的感动有所不同.它不需要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来证明,不需要用浓墨重彩的语言来修饰.它很朴素,很平凡,细细品尝来却意味深长,愈久弥新,感动一辈子.  相似文献   

5.
《华严经》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题记心灵是一畦土地,没有感动的浇灌,将寸草不生、荒芜贫瘠;心灵是一潭静水,没有感动疏浚,将淤积堵塞、腐臭死寂;心灵是一桌佳肴,没有感动调味,将索然无味、味同嚼蜡。我们是需要感动的,而我们时常抱怨缺少感动。  相似文献   

6.
主题要求生活因感动而美丽,而感动需要用心去体会。沮丧时,得到一句宽慰的话,是感动;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也是感动……你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过哪些令人感动的事呢?把它们写下来,让大家一起分享感动的瞬间吧!  相似文献   

7.
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已然揭晓。鲜花,掌声,泪水……在央视庄严而热烈的颁奖现场,从科学泰斗钱伟长到雷锋传人郭明义,从舟曲之子王伟至中国志愿者,观众被感动得热泪盈眶。透过模糊的泪眼,我们看到的是大写的人,是人间的大爱,是滚烫的赤子之心。这个社会需要感动,这个时代需要感动。今天,我们选编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相似文献   

8.
<正>感动,是当前社会中一个出镜率很高的词,在电视、广播和各种报刊等媒体上不断推出感动中国、感动社会的时代人物,弘扬和激发社会正能量,为社会树立道德标杆,引领着社会道德新风尚。而所有的感动,只有真正转化为个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理想,促进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践行,才能起到鼓舞人和激励人的积极作用。学生德育需要感动,以感动的人和事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2004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评选活动”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说过这样一句话:“感动之于心,犹水之于花”。这里面包含着很深的道理:其一是说人的心需要感动,犹如花需要水的滋润一样;其二是说感动了人的心,心灵就会得到洗礼和升华,犹如水滋润了花,花儿就会充满生机,艳丽多姿。合起来说,感动就是一种生命的诠释,一种心灵的震撼,一种人性的叩问;它始终是一种养分,如同丰盈甘美的乳汁。学生如果吮吸了这样的乳汁,他们就会受益不尽——吸着它的精华而渐渐长高,长大,健康,强壮,并享有智慧和激情。今天,教育教学需要感动,学生更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感动管理是一种柔性管理,相对于强权管理或命令管理(可称为"外驱动管理")来说,是一种"内驱动管理"。内驱动管理以情感为纽带,通过感动语言和感动行为触及教职员工的心灵深处,从而产生坚决的执行力,从而达到高效的工作目标。一、感动管理需要高水准的管理团队感动管理的实施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管理者必须做到: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以良好行为来感动教师;以身作则,勇于承担责任,以责任意识来感动教师;注重细节,体贴入微,从细节上关心和制造感动;  相似文献   

11.
他让我感动     
感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你给予他一双温暖的手,是感动;口渴了,朋友递给你一瓶矿泉水,是感动;沮丧时,得到别人一句安慰的话,是感动……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人们一般将"社会责任感、道德、身心健康、创新精神"等视为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作为班主任,我深刻地感受到,正在成长中的高中学生,需要触动心灵深处的感动;需要感受世界的美好、人性的善良与崇高;需要在与榜样的深度对话中,通过对自己的深刻反省,激发内心的责任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给了我很大启发: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让国人在感动中一次次受到心灵的洗礼,我们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教学案例     
感恩需要呼唤、感动可以感染.  相似文献   

14.
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就是说,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在数学课程中只有超越"科学世界",关注"生活世界",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5.
[模拟金题]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有许许多多值得回味的细节和时刻,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下列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作文。题目:那令我感动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写作导引]认真审题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这道题目本身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写出感动之处,可以叙写事件,也可以描绘画面;二是要文中有我,即文中的感动一定要与我有关联,或是事件或细节触动感染了我,或是我从场景画面中生发出感动。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大体确定材料范围。如以那份亲情令我感动为题,需要叙写与亲情有关的事件;以那眼神令我感动为题,需要刻画与眼神有关的细节。在补充题目时,要注意写作切入点宜小不宜大,如那些人令我感动、那些画面令我感动之类的题目,容易陷入蜻蜓点水、空泛平淡的写作误区,不如集中写一个人、一个场景更易表现主题。集中叙写一件令我’感动的事,或是着力描绘一个特定的场景画面,或是重点刻画一个值得回味的细节,是写好这篇作文基本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它是真情的涌动,是真诚的通道,是善良的桥梁,是完美人生的起点。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的节目播出以后,在全国引发了一波又一波感动的热浪。是啊!人类不能没有感动,特别是孩子们,他们的生命成长需要感动来唤醒,来启迪,来引领,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成长的美好。  相似文献   

17.
感动     
感动与美一样。需要发现它的眼睛和感悟它的心灵。无论是父母之爱还是师生之情,或是朋友之谊,只有细心的观察和体会,才能收获感动。让感动常伴你我,软化彼此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庞红 《小学语文》2007,(7):25-26
被《掌声》感动始于听课。当我真正用心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内心被深深地感动了,感动于这一群孩子真诚的关爱和鼓励,感动于英子一颗感恩的心。而这样的情怀正是这一代小学生尤为需要的精神,他们大多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从小受到爷爷、奶奶、父母的百般宠爱,他们很少知道感恩,也很少会顾及别人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9.
植物的生长需要养分,没有了养分,再顽强的植物也会枯萎而死。人的成长同样需要养分,感动便是一种滋养灵魂的养分。感动是一种养分,它能滋润人的心田。人们都不会忘记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因  相似文献   

20.
作文题目面对着优美的自然景观,你感动过吗?面对着精美的艺术品,你感动过吗?面对着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你感动过吗?面对着真挚的亲情、友情和浓浓的乡情,你感动过吗?面对着古今诗人的名篇大作,沉浸其中,你感动过吗?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③800字左右写作指导人自生下来,情感、情绪就受到客观坏境的影响,受到偶发事件的牵动,“感动”就是人的感情受到冲击时的一种反应。考生要想写好这篇文章,就需要从材料出发,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回忆曾让我们为之感动的人或事,景或情,力求从中选取内蕴丰富,值得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