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這是一篇蘇聯教育專家安德列揚諾夫、阿爾辛節夫在華東軍政委員會發育部所主持的高等教育座談會上發言的記錄。這裹不僅介紹了蘇聯高等學校的教學、行政組織、政治思想教育、教學方法等先進的經驗,同時在回答當時座談上所提出的許多問題也都是目前我國各大學同時存在的,因此我們决定將這記錄在本刊發表。這記錄是由華東教育部整理的。華東教育部將這記錄送中央教育部審查時,適值阿爾辛節夫同志離京,因此我們只能將安德列揚諾夫同志談話部份的記錄,在我們發現到問題的地方,請安德列揚諾夫同志予以修正,阿爾辛節夫同志談話的部份就只好暫時照記錄發表了。如果將來發現和記錄不一致處,當再纠正。  相似文献   

2.
这是苏联专家布列也夫同志对国民经济计划教研室教员和研究生所作的一篇研究性质的专题报告。本文系根据记录整理(报告中原附有的若干统计图表删略),且未经布列也夫同志审阅,如有错误,概由整理者负责。  相似文献   

3.
苏联国家安全局档案中,“弗利格尔”是苏联独裁者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斯大林的代号.在我们看到的材料中,记载了瓦西里被流放到喀山并于1962年去世的情况.瓦西里20岁时是大尉,24岁就晋升为中将.这种神速的提升在苏军中是史无前例的,但在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不久瓦西里也随之垮台。起初,他被开除军籍永远不许再穿军装,这对军人来说是最大的耻辱。随后被捕,判11年徒刑,罪名是;“滥用职权,挥霍国家大量金钱,营私舞弊,侵吞国家资财.”法庭于1955年9月2日做出判决:没收瓦西里的私人轿车、钢琴及其它贯重物品.享有特权的囚犯有…  相似文献   

4.
苏联《教师报》在1976年8月曾发表《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这是至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苏联最完整、最系统的一份评价学校工作的文件。如何评价学校工作,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教育界同行,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现将上述“评价标准”一文详细摘译于后,以供国内同志研究、参考。《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一文系苏联现任教育部长 M、A、普罗科菲也夫致各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教育部长、各边区、州、地区、市和区国民教育局长的公开信,他在  相似文献   

5.
瓦西里·阿列克山得洛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9.28—19709.2)是著名的苏联教育家。他从十七岁起,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通过三十多年的紧张工作、不断探索和精心研究,在吸收国内外优秀教育思想成果和儿童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使苏联的教育科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越出了苏联国界,全世界都知道。现在未必能找到一个教师,他不  相似文献   

6.
苏联教育学教科書,在过去几年小先后譯成中文的主要有下列三种: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奥戈罗德尼科夫与史姆比遼夫合著“教育学”(正風出版社),叶希波夫和岡查洛夫合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这三部書是全國教育工作者学習苏联先進的教育经驗与教育科学的主要参考资料;在改革教学,提高教育質量的过程中,这三部書起了重大的作用;其中凱洛夫“教育学”的讀者最为广泛,因而所起的作用也最为巨大。但凱洛夫“教育学”一书是在1947年出版,又在1948年修改再版的。从那时候到現在,在苏联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發生了一些巨大变化,这在苏联的教育事業上也有其反映。同时在这几年中,苏联的教育科学也有了新的發展与进步。因此,在最近二三年  相似文献   

7.
过去,五年級历史教学時間是每周三節,一学期教完全冊教材十四课。本学期按照“小学教学計划”的規定,是每周兩节,而教材精簡去的不多,一学期仍須教完全冊教构十四课。这就是說,过去每一课教材一般要用三节课时间教完的,本学期只能用兩節時間去教完一课了。有些老師提出:“怎样教呢?”我想:所謂怎样教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教学時間的分配問題,一方面是教学方法的改進問題。現在就这兩个問題談  相似文献   

8.
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此同时苏联教育模式,即凯洛夫教育学也深深的植根于中国的土地上。本文分析了苏联教育模式以及凯洛夫教育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好的教学情绪产生正反馈效应,不好的教学情绪产生负反馈效应。这就是反馈情绪律。运用信息反馈情绪律,使学生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打破平静状态,引起优势兴奋中心,从而调动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热情,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思想品德课是学生反映“最没劲”的课,最近听了一堂《珍惜时间》的思品课,却使我看到了学生学  相似文献   

10.
高峰 《教育文汇》2009,(6):16-17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第一章第四节《我们怎样在校长和教导主任之间分工》中说:“我跟教导主任一道做着同一项工作,这就是帮助教师们改进他们的教育技巧,听他们讲课并给予分析……我跟教导主任做了这样的分工:一年之内我旁听并分析7位教师的系列课,教导主任则旁听并分析8位教师的系列课。”  相似文献   

11.
引言同志们:当我离开莫斯科的时候,莫斯科的教员委托我到中国后,替他们向中国教育工作同志们致敬。本人是从一九二一年参加教育工作的。那正是革命以后,开始建立新的教育制度的时候。中国教育工作同志,现在也正开始建设新的教育,在工作上彼此是有同样意义的,彼此都是新教育的建设者。我把苏联教育的建设经验,尽量介绍给各位参考,希望建设新的中华人民民主国家的教育。我的报告项目,暂定如下,有时间再报告别的。一、苏联人民教育制度的基本原则二、苏联初等学校教学计划三、苏联初等学校教学大纲四、苏联初等学校教学方法五、苏联初等学校建筑标准  相似文献   

12.
课程论的学科位置和它同教学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论在我国大学教育系的课程中是一门新课,也可以说不是一门新课。 说它是一门新课,因为三十多年来我们绝大多数大学的教育系没有开设这门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都学习苏联的教育科学。当时的学习是亦步亦趋地学:苏联的师范  相似文献   

13.
这是我校农业企业组织与计划教研室苏联专家斯鲁什涅夫同志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国营农场场长训练班所作的报告。  相似文献   

14.
建国后,我国教育主要学习苏联,教学方法也主要沿用苏联的。苏联的许多教育家,特别是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特别是语、数、英的教学,受到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以讲授法为  相似文献   

15.
这是我校农业企业组织与计划教研室苏联专家斯鲁什涅夫同志一九五六年一月十三日在国营农场场长训练班所作的报告  相似文献   

16.
如何使高校思想教育课卓有成效?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在正确理顺思想教育课的各方面关系中去解决。一、正确处理思想教育课与日常学生思想教育的关系这个关系处理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思想品德课的效果。如果夸大两者之间的差异,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思想教育课的同志只动口就行,搞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的同志只动手就行,一个说的一个干的,“你吹你的号,我定我的调”。结果,思想教育课就会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出现新的空洞说教;如果把两者看成一回事,没有区别,就会形成就事论事,舍本逐末,既不能提高思想认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此,既应看到两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两位世界级名人的话,就今天的形势,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教师要动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以培养学生热爱所学学科或者说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需要教师营造情绪高涨的氛围。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首先是产生兴趣,逐渐到热爱,最后才能在本学科的活动中,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方有“情绪高涨”的时候。我一直从事高中政治课教学工作,很长时间以来,这门课由于应试教育的关系,被视为“副课”,政治教师也成…  相似文献   

18.
我們在苏联参观期間。共听了六节中学的数学課。現在把这些数学課堂教学的材料分为兩部分加以整理。一部分是基輔塔拉索夫卡中学一節六年級代数課的寫实記錄。介紹这一部分材料,是为了使同志們对苏联教师及学生在一节課內怎样進行工作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另一部分是綜合介紹我們所体会到的苏联中学数学課堂教学的一些特点,供同志們参考。我們所以要选择基輔塔拉索夫卡中学的一节六年級代数課進行寫实介紹,并不是因为这一節課的質量一定比其他各節課高,而是因为这一節課的記錄比較全面、詳細。另外,由于我們不懂俄文,耍經过翻譯才懂得讲解的內容,而且基輔塔拉索夫卡中学是用烏克蘭语進行教学的,要經过兩次翻譯,同时也限于我們的水平,所以,不可能將苏联教师在課堂上所表現的全部优点表达出來,甚至还可能有欠妥的地方。这些是我們应該特別声明的。  相似文献   

19.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我们主张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把课上得有情有趣,让学生也学得有情有趣,使学生易于动口,乐于表达,纵观当前的作文教学改革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游戏作文就是其中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20.
正电影《决战中的较量》讲述的是二战期间,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红军的一名狙击手瓦西里与德军少校狙击手较量的故事。故事中,瓦西里技艺高超,对静止或缓慢移动的德军目标百发百中,而德军狙击手的枪法更高于瓦西里,他能击中快速运动的目标,也是百发百中,但瓦西里沉着冷静,双方对峙中反复要求自己"我静得要像一块石头",终于令德军狙击手沉不住气贸然出击,被瓦西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