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采用自适应多载波调制节省带宽资源,基于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调整子载波参数(比特和功率分配信息)。比较不同无损压缩反馈技术,重点研究OFDM和MIMO-OFDM系统中的信道时间相关性并设定门限误码率以降低反馈次数,量化反馈信息并用无损压缩算法(Huffman编码,游程编码和LZW编码)压缩反馈信息,仿真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压缩算法的压缩性能,仿真结果表明Huffman编码的压缩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非正交多址 (NOMA)技术大大提高了频谱效率,并且支持海量连接,是第五代移动通信中最具潜力的多址技术。现有NOMA资源分配算法仅从功率分配或子载波分配单一角度出发,未实现两者的联合优化。因此,为实现发射功率受限时最大化系统总传输速率的优化目标,在子载波分配方案确定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固定子载波分配的功率分配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速率贡献比的删除准则,以实现子载波和功率的联合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明显优于传统的NOMA功率分配方案,不仅降低了算法复杂度,而且提升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多用户场景下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MC—CDMA)的下行信道和功率分配,并将吞吐最大化问题建模成一个混合整数优化问题.为了简化分析,将问题分成2个低复杂度的子问题:功率分配和信道分配.这2个子问题可分别被一个次最优自适应功率分配算法(APA)和一个最优自适应信道分配算法(ACA)解决.通过联合APA和ACA算法,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自适应信道和功率的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均匀功率分配算法相比,提出的APA算法更加适用于MC—CDMA系统;此外,提出的自适应信道和功率分配方案可以显著地提高系统吞吐量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迭代的比特和功率分配机制,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比特和功率分配算法.与传统的迭代分配算法不同,该算法在每次迭代中只需要比较几个特定的子载波.该方法在保持传统迭代算法性能的前提下极大地减小了迭代分配算法的复杂度.此外,通过选择等功率分配方案作为初始方案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进一步降低了算法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在基本不牺牲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算法复杂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如何增加MIMO—OFDM系统数据传输速率的问题,本文研究了MIMO—OFDM系统中四种典型的自适应算法,并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平台,对这四种自适应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相应数据及结论.研究表明,在这四种算法中,自适应门限算法能分配到较多的比特数,且分配到高比特数情况的次数较多.另外还可看出,该算法能保证总发射功率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每个子载波上,而不是由于平均分配使得某些功率因不适当的运用而被浪费.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充分利用非正则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编码比特错误概率不同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自适应排序LDPC码的OFDM传输技术.假设发射机已知信道状态信息(CSI),非正则LDPC码的编码比特根据度进行排序,并被分配到相应的子载波上,度高的比特分配到轻度衰落的子载波,度低的节点分配到深度衰落的子载波.为了降低反馈信道的开销,可以对反馈的CSI进行量化.该传输技术的性能可以由密度演进算法进行分析.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无排序LDPC码编码OFDM系统,所提出的基于自适应排序LDPC码的OFDM系统可以获得1 ~1.5dB的性能增益,并且对CSI的量化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载波DSL系统在指定用户数据速率的情况下尽量降低传输功率,以降低对系统中其它设备的电磁干扰,提出了一种多用户比特加载算法.首先对该算法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数学公式,考虑了比特最高限额及功率最大值限制的情况,然后分析该问题的优化解的复杂度,最后在DSL系统环境下进行仿真,结果发现,该算法在2个用户的情况下与最优解几乎相同,比离散化的贪婪迭代算法性能要好,计算复杂度也较低.  相似文献   

8.
针对应用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的上行通信系统,为了保证用户服务质量,尽可能提高系统传输速率,通过限制每个子带中复用用户数量以及每个用户可占用子带数,提出一种子带和用户分配的优化算法。同时,还提出一种功率分配方案以最大化系统和速率,并利用KKT最优约束条件求出问题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保证了一定的用户公平性,同时系统传输速率性能优于传统多址接入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用户OFDM系统,将其信道分配和比特分配相结合,提出了更优的OFDM多用户组合调制自适应分配算法(MCABA),并对该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Matlab6.5.1系统仿真。该算法在系统总的传输速率一定和满足传输质量的基础上,与现有的OFDM自适应算法相比,可以获得更优的功率、信噪比性能和频率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分别在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无线信道模型中建立了基于多用户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和分布式天线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子载波分配模型.该模型不再用"干扰温度"限制认知用户来保护主用户,而是规定主用户在其所有子载波上的吞吐量之和需要高于一定的门限.然后,根据不同信道模型的特点提出了最优子载波分配方案,该方案利用分支定界法和隐枚举法最大化系统的吞吐量.最后,利用Pegging算法提出了效率与公平折中的子载波分配方案.仿真证明,在不同场景中所提出的子载波分配方案与现有方案相比在吞吐量和公平性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在最后一场雪纷纷扬扬时,我们的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理论读书班,正春意盎然地进行着。拿起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轻轻地抚摩,爱不释手,因为它有一种积淀了丰富教育思想的厚重感;翻开施良方先生的《教学理论》、《学习论》, 高屋建瓴的理论框架也曾让我望而生畏;《新课程标  相似文献   

12.
探讨学习的两种性质:天性学习和规定性学习为研究起点,分析两种学习认识的异同和产生的作用,试图从二者的集合相生作用中找出对教育异化现象的解释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爱好成就事业 耿成群站在监视器前,对着新郎喊:"踢球的时候不要看新娘,你是第一次见到她,怎么能老看她.眼神运用不对!你这样看不怕人家当你是流氓啊!"然后他走到新郎面前,拿起足球边踢边跑边示范,这样,很自然地跑过,让足球自然地滚到她脚边.一队人马在郑州市人民公园忙碌着,摄像、灯光、化妆……  相似文献   

14.
网络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正成为网络用户中的一支不容忽视的群体.网络的"双刃剑"作用明显,特别是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加强网络管理,提供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推进网络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免疫力.社会、学校、家庭密切配合,让网络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分析哲学家赖尔批判了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否认了独立的心的存在,将心灵还原为行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但同时也面临方法论和本体论上的困难。由于其包含了物理主义的本体论,故成为一种"无头脑"的心理学。行为主义如何对待精神存在的事实?这也正是唯物主义必须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视为自我调整顺利度过每个阶段的"危机",实现每个阶段的"平衡"。后悔往往伴随消极的情绪体验,与内部"不平衡"状态联系紧密,是人格发展需要处理的任务。接受后悔的程度、自我调整以及年龄差异影响个体的生活状态。适应和接受人生后悔经历对人最终实现人格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赫尔巴特主张在教学中和教学外都要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但又反对教育者对学生放任自流。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他力图保持“压制”与“约束”、“自由”与“放任”间的平衡,这对当今教育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重建教师评价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评价工作既复杂又重要.反思教师评价工作现状,积弊甚多,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重建教师评价工作.重建,是继承、借鉴和创新.发展教育生产力是教师评价工作的根本目的.评价工作应遵循先进性、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群众性和法制性等基本原则.要用多元化的标准评价教师工作.构建强调了指导和权重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表是开展教师评价工作的关键.师德、课堂教学、教科研、身心健康、继续教育、学科成绩、学生测评等是特别要加强研究的教师工作评价子指标.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综合语文学科的各种能力 ,培养思考 ,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 ,是由感知到内部语言(加工酝酿)再到外部语言的心理过程 ,是运用语言文字准确而有条理地反映客观事物 ,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多年以来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研究探索的着力点 ,许多有识之士为改变作文教学停步不前、学生作文水平没有真正提高的局面 ,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 ,产生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使得作文教学研究领域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但是 ,在诸多研究中 ,人们更多地着眼于作文教学的过程研究和方…  相似文献   

20.
考试作弊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屡禁不止。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对考试作弊进行了一次考查,内容涉及作弊原因和防止作弊的措施等。通过统计分析,我们认为,恰当的方法和得力的措施还是能减少作弊的发生,但要从根本上杜绝考试作弊,还需要尽可能取消作弊有利的考试,提高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