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别在意别人说什么”“你要做自己”,我经常看到书里写过或是别人说过类似的话,可是最近我越发觉得,“做自己”这件事太难了。每天只要一出家门,就有种压迫感,在公交车上觉得有人在关注我,到了学校更觉得压抑异常。每每也告诉自己,别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怎么想,做自己应该做的就行,可是内心总有顾虑,害怕自己的某个言行被别人嘲笑。到现在,我都有些无所适从了,  相似文献   

2.
四项原则的关系与综合选择需要实用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现实可能性原则既是对创造的判断原则,也是对创造的选择原则。一项创造能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造福于人类,那就要看这一项创造能否经得起四项原则的判断与选择。只有同时满足四项原则的创造才是理想的创造,也才能实现创造的理想。需要实用性原则是指创造要以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希望为出发点,其结果要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人们的希望。创造性原则要求创造本身新颖、独到,是前所未有的、别人没做的、与众不同的。科学性原则要求创造有事实根据和科学道理,做到合情、…  相似文献   

3.
正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在年少时,曾对自己的父亲——台湾唯一会做京剧戏靴的人抱怨过这样一句:做鞋做了一辈子,也没见你发财。没想到,李国修话音刚落就遭父亲痛骂:"你爸爸我从16岁开始做学徒,就靠着这一双手,你们五个小孩长到今天,哪一个少吃一顿饭,少穿一件衣裳?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没想到,"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这句话,成了  相似文献   

4.
二、创造性的判断创造性属于非常规的思想及其行为 ,只有非常规思想及其行为和常规知识的非常规运用才具有创造性。自己提出的设想、拟定的方案和实施结果是否有创造性 ?可从下列 5个方面进行判断。1 .创造结果将出人意料创造最终都以一个结果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接受挑剔和选择。创造的结果可以是一部学术专著、一种养猪法、一套拳术、一首乐曲、一件产品 ,当人们看到这一创造结果惊诧不己时 ,就说明你的创造出人意料。2 .从新的角度瞄准难题人一生会遇到各种棘手的事 ,成为一道道难题 ,挡在你前进的道路上。难题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自己不具…  相似文献   

5.
申报科研项目面临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报科研项目时,申请人应认真思考以下8个问题:你想做什么?你为什么要做?你要做的与别人有何不同?你怎么去做?你准备由谁来做?你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你做需要多少经费?你已经做过什么?在申请书中对上述8个问题表述清楚,以赢得评审专家的好评,使自己申报的科研项目获得立项。  相似文献   

6.
正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师交给你一项任务,让你组织一次活动。你很重视这次活动,也很清楚这是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大好机会。但越重视越担心"如果没做好怎么办",这种对失败的恐慌逐渐累积,最终形成你对即将要做的事的恐惧。该如何做才能对在意的事物保持最佳的应对心理?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苑》2011,(3):123-126
<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家创业网做过这样一个调查:90%的人曾经做过创业的梦,但只有60%的人真正付诸行动,而在这些行动的人当中,仅有10%的人成功。很多人看到这几个数字要咋舌了,为什么想要创业只需要一念之间,而实施创业却如此之难呢?对于绝大多数初创业者来说,没有创业经验是最大的缺憾。于是他们会焦躁会盲动,会急功近利与目光短视,盲目和无条理几乎成了他们每天的工作状态,最终导致他们惨败在创业路上。本章所讲的"创业五步走"就是想让创业者有条理地做创业这件事,对自己的创业路途心里有个数,当你逐渐把这五步走完,反视自身,你会惊喜地发现你已是一名商场成功者了。  相似文献   

8.
智慧氧吧     
脑筋急转弯1、要想使梦成为现实,我们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2、一架飞机坐满了人,从万米高空落下坠毁,为什么却一个伤者也没有?3、放大镜不能放大的东西是什么?4、什么事你明明没有做却要受罚?5、猪的全身都是宝,用处很大,猪对人类还有什么用处?6、小红和小丽是同学,也  相似文献   

9.
正当我们搞砸一件事时,我们会说这件事太难做了,所以没做好。而到底是事情难做,还是我们没做好?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好做的事、容易做的事。上班族碰面会问:你那个岗位好吗?意思是说工作轻松吗?责任轻吗?薪水待遇高吗?生意人见面会问:你那个生意好做吗?意思是说竞争激不激烈?好不好赚钱?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十分坚信:我就是我,我用自己的大脑思考,指挥自己的身体,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也许,你从来没想过,你的大脑总有一天会被别人“劫持”……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要控制别人,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别人的大脑.“洗脑”便是-种成功的大脑控制术,别看它的名声不好,但背后也有科学道理支撑.  相似文献   

11.
组合创造法     
二、创造性的判断 创造性属于非常规的思想及其行为,只有非常规思想及其行为和常规知识的非常规运用才具有创造性。自己提出的设想、拟定的方案和实施结果是否有创造性?可从下列5个方面进行判断。 1.创造结果将出人意料 创造最终都以一个结果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接受挑剔和选择。创造的结果可以是一部学术专著、一种养猪法、一套拳术、一首乐曲、一件产品,当人们看到这一创造结果惊诧不己时,就说明你的创造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时,总希望很快了解别人的性格,窥透别人的内心世界。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细心,就可以从别人的言谈举止中得到一系列信息,从而把握住对方的性格。体态判断法体态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因为人类可以靠体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时一个体态胜  相似文献   

13.
<正>睡觉和吃饭、喝水一样,是人们每天都必须要经历的事。这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儿,算下来几乎得花去整个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可我们是否想过,人为什么要睡觉呢?或者说,睡觉对于人的意义究竟何在?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也让科学家们很感兴趣,但至今为止都没有一个公认的解释。也许你会认为,这么简单的问题不值得一提。经过一宿好的睡眠之后,我们的大脑会更清晰,处理  相似文献   

14.
《金秋科苑》2010,(23):76-78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家创业网做过这样一个调查:90%的人曾经做过创业的梦,但只有60%的人真正付诸行动,而在这些行动的人当中,仅有10%的人成功。很多人看到这几个数字要咋舌了,为什么想要创业只需要一念之间,而实施创业却如此之难呢?对于绝大多数初创业者来说,没有创业经验是最大的缺憾。于是他们会焦躁会盲动,会急功近利与目光短视,盲目和无条理几乎成了他们每天的工作状态,最终导致他们惨败在创业路上。本章所讲的"创业五步走"就是想让创业者有条理地做创业这件事,对自己的创业路途心里有个数,当你逐渐把这五步走完,反视自身,你会惊喜地发现你已是一名商场成功者了。  相似文献   

15.
猫怕什么     
有机会一定要和孩子们玩玩这个游戏:让孩子把“老鼠”一词快速地重复读十次,当他一读完,立即问他:“猫怕什么?” 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回答:“老鼠.” 有趣的是,你跟成年人做这个测试,结果也大同小异,绝大多数人会回答你:“猫怕老鼠.”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家分析:当一个人不断地重复做一件事,或叫喊同一个词时,他的智力很自然地在重复过程中持续下降.当他的智力下降至某一个临界点,他的判断力也会跌到低点,于是他的判断便会出错.  相似文献   

16.
当有人问什么是创造时,你可以这样回答:"从没有到有就是创造。"例如,从没有电灯到有电灯,从没有医院到有医院,从没有啤酒到有啤酒……这都是从没有到有的创造。当别人问"在已经有了的创造上还能创造吗?"你就回答:"能!这是改变创造的创造。"例如,有了电灯改变电灯,有了医院改变医院,有了啤酒改变啤酒……这就是改变创造的创造。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途极广。它是我国古代的发明,这是从没有到有的创造。日本  相似文献   

17.
你会吹肥皂泡吗?我本来也认为吹个肥皂泡不需要什么技巧,但是,看看下面这些又大又漂亮的肥皂泡,你就会明白吹肥皂泡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些造型奇特、色彩绚丽的肥皂泡是2005年7月26日,出自肥皂泡大师的手笔。大师用普普通通的肥皂粉,一口气吹出如此造型奇特、色彩绚烂、令人眼界大开的肥皂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吗?下面你就跟着我一起做,也来当一回世界级的大师。肥皂泡可以用普通洗衣服的黄肥皂的溶液吹出,但是对于这件事情真有兴趣的人,我介绍他采用橄榄油或杏仁油肥皂,因为这两种肥皂最适宜吹又大又漂亮的肥皂泡。  相似文献   

18.
金色感言     
《今日科苑》2011,(14):30
都兴方人生格言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自由;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事,这是创新;要做有益于人民的事,这是奉献!作者简历都兴方,男,1941年1月生于辽宁,大学文化,研究员。曾任中学教员,党委宣传  相似文献   

19.
正大脑中竟然会有一些假记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假记忆?人有多少记忆是假的?假记忆会让嫌疑人承认没犯过的谋杀罪吗?让我们一一来揭开谜底。想象一下,警察突然来到你面前,告知你:当你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时,曾犯过一次罪。现在,你被逮捕了。警察要求你将事情发生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述一遍。但是你否认这件事情,不是因为你不诚实,而是你想不起来在你的人生中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但是,负责调查的警察却拿出厚厚一叠证明文件,这些文件包括了他人的证词,甚至还有你父母  相似文献   

20.
二、需要实用性和创造性的关系需要实用的事物不一定具有创造性,有创造性的事物不一定需要实用。由需要实用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构成的3种关系如图1所示。第一种关系是有需要实用性,但没有创造性,A区域是对应的事物。例如,乘法口诀、地膜覆盖、青霉素皮ABC创造性原则需要实用性原则图1试、手推平板车、搓衣板……均属于需要实用但没有创造性的事物。这些事物都是过去的创造,今天仍然需要实用,但做这些事物不具有创造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与过去不同的方法做出了这些事物,虽然做出的事物没有创造性,但做的方法有创造性。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