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职业教育》2009,(8):44-44
近年来,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蓬勃开展,已日渐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但就目前校企合作开展的情况看,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或是学校有积极性,企业没有;或企业有需求,学校却不能进行“适销对路”的培养。分析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学生去企业实习需要成本,生产实习还存在安全责任问题,需要企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做实习指导教师,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产业的升级换代、优化重组以及产业转型,需要有大量的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作支撑。但遗憾的是,职业学校却不能按照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这种培养与需求脱节的现状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不能顺利实现,导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培养“高素质、重实践、强技能”的企业一线人才。笔者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软服学院”为例,结合开展校企合作的运行情况,将找出问题、研究对策,争办“企业心中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江苏盐城技师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端定位,服务诚信,需求第一”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并实践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产学研结合等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模式,探索出一条为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高技能“双高型”人才的办学路子。  相似文献   

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上讲话,题目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创职业培训新局面”。这说明: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导向和我国企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迫切性等方面都显示小,校企合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是发展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教育》2011,(21):88-89
学院始终坚持“企业需求就是学院追求”的办学理念,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开门办学,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就提供什么样的培训,让企业全方位参与专业建设和技能人才培养,逐步形成有企业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正式实施,其第五章第四十七条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与企业应当密切联系,实行产教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职业教育要发展,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企业要壮大,同样也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持,《就业促进法》为职业学校推进校企合作,实施产教结合,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玲云 《鄂州大学学报》2009,16(4):67-68,71
校企合作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是培养高职实用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1]的形式大体分为“企业配合”、“校企联合培养^[2]”和“校企实体合作型”三种模式。校企合作中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动手能力,企业应当在师资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实现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8.
校外建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 为了实现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目标,强化学生专业对口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我校在“珠三角”广泛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与中信制模(东莞)有限公司、东莞市普源休闲制品有限公司、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山厦金进制品厂等33家企业签订了协议,建立了固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我校与中山环亚塑料包装有限公司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实行定单培养,为企业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应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下学院、企业、学生、社会、教师五位一体的汽车维修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构建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院社会服务能力,优化配置教学设施;形成以实践能力考核为本位,兼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考核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实现学院、企业、学生、社会、教师的互利多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培训》2007,(5):6-7
常州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导企业院校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之路,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高技能人才工作。2004年实施常州市三年三千六百新技师培养计划以来,已累计培养新技师4388人,是前十年培养技师人数的1.5倍,培养造就了以常州首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产业知识工人的杰出代表邓建军为首的一大批高技能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为突破校企合作的“瓶颈”,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不断提升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意识,认真研究企业经营状况、主动出击,抓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一穴点,在人才质量上把关,注重依靠自己的实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及品牌形象吸引企业。只有让企业意识到学校培养的人才是企业急需的干将之时,企业才会伸出合作之手,学校才会真正在校企合作中赢得主动权、话语权,否则即便政府“拉郎配”,校企合作也会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为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政府要统筹协调,企业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高职院校要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实现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新型人才成为行业企业所需要的紧缺人才,也是应用型院校重点培养的人才。“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院校需要认识到企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转变办学思路,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产业转型背景下,应用型院校需要充分考虑地方环境要素,立足自身办学特色,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有鉴于此,基于“互联网+”背景以及校企合作办学,论述应用型院校采取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并探索其构建策略,希冀对其他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企业参与学校教育的深度,直接影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校企合作,紧扣电子制造行业发展对SMT技术岗位的需求,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SMT人才,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形成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提高SMT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对学生实施教育,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必须选好合作企业,加强校企结合。实施过程中,应注重“校企合作”机制和法规的建设,要搞好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种类及特征 (一)“企业配合”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以学校培养人才为主体,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人才的培养计划和目标主要由职业院校提出并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主要采取提供教育资源的方式,例如投入设备和资金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及派出一些技术专家担任名誉教师等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企业及社会对于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为研究点,首先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接着分析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外部措施、学校与企业三个维度给出具体的优化方案,并探索了校企双方顺利合作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社会对应用型工科人才及企业创新技术性人才的日益增强的迫切需求,以及目前工科人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基于反馈机制的工科人才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并从课程优化反馈机制、教师培养反馈机制、企业对接反馈机制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为工科人才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探索校企协同共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实现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共享、利益共赢.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实习实训环节,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管理及教学成果评价,利用高校和企业双方的资源优势,在“基地”进行“理论+技能+实践”的分段式教学,着力培养与岗位直接对接,培养生产一线的岗位能手、巧手、“专家”——煤炭企业的“乌金蓝领精英”.这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煤炭行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开了绿色通道,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双方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培养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最佳模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途径之一。需要政府部门顶层的设计、扶持(含教育部门对高校评估体系的完善),学校与企业形成共识,加大建设校企合建的人力创新基础的力度,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