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恩财 《考试周刊》2012,(38):138-138
《新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2.
茹桂艳 《学周刊C版》2014,(6):138-138
物理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素养为宗旨,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它倡导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式学习,强调让学生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增长能力,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李桂萍 《考试周刊》2011,(52):182-182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得永 《考试周刊》2012,(55):143-144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中可看出物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方面来讲,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物理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观念应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在物理教学实践中,为增强教学有效性,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随着这种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渗透和物理新教材的使用,探究式教学,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创设探究情境,直接关系到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与成功.  相似文献   

6.
一、分析教材,把握方向 物理新教材显著的特点是凸显了"科学探究",教材每节都设计了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从以往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演变而来,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教材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教材编排的探究活动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生动、有趣,给学生以新鲜感和学习的冲动,使学生无时不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7.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是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妙趣横生,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不仅增加学习物理的乐趣,还有助于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把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下面就学生发现的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初中物理新教材重视学生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重视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重视学科渗透,注重科技新成果的纳入.我们在实验教学中的着力点定位于:展示物理来自自  相似文献   

9.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体现得特别突出。新教材非常“美”,彩图鲜明、知识面广、物理情景多、科学探究多,同学欣喜;科学探究灵活地贯穿教材的始终,切实可用;老师和学生平等交流,学生有兴趣学习和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创建出更加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物理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笔者从“善用学生生活体验“、“借用身边资源进行科学探究“、“关注社会科技发展“三方面,探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实现物理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其中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遍布新教材中的生活、物理、社会等栏目内容丰富多彩,使学生能够领悟到物理与生活、物理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因为它反映出了物理科学的灵魂:物理起源于生活,物理学习不仅仅是学会几个物理概念、掌握几个物理公式、处理几个物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将身边的物质世界与物理课本联系起来,激发自身探索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提高学生的整体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的物理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改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物理,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因此,物理教学不再只是传授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在物理课程中应增设物理“探究活动”的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亲近生活、亲近社会的时空。下面,是我这几年物理教学实践中的一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同时又与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相b.物理教师在具体操作时,主要应做到物理问粤乒活化、物理探究生活化、渗透STS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觉得学习物理有用,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物理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多样化,“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注重与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具体生活生产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5.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从内容上强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方法上强调开展探究与实践活动,用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充实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使学生主动学习,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7.
新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指明了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注重学生发展,超越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对高中物理课程的价值功能做了清晰的定位:“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  相似文献   

18.
尹怀启 《科学教育》2004,10(3):43-43
联系现实生活、生产实际学习物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体会到物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从而实现《物理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同时,新课标指出物理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物理,就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真正实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目的。实践证明,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确是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物理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素养为宗旨,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它倡导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式学习,强调让学生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增长能力,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初中生对自然、对社会和他人有着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学校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