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宜宾学院学报》2016,(11):33-39
尽管新月同人一再否认自己有派,然而从他们的诗歌文化资源、诗艺主张、活跃时间、艺术阵地和彼此联系来看,新月有派毋庸置疑。新月派的前身新月社是一个松散开放的团体,虽未实现徐志摩戏剧救国的文化理想,却在客观上促成了他与闻一多及清华四子在新诗创作上的联手,由此正式形成了新月派。新月派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据守北京,以《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试验格律诗歌,发表诗学主张;后期南下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和《新月》《诗刊》《学文》等杂志,发展文学之余兼及政治。  相似文献   

2.
自觉的形式意识或艺术自觉是新月派的一个醒目标记。与其理性稳健的社会理想和人生态度一致,新月派致力于为新文学建章立制、确定规范,在艺术追求上表现出古典主义的倾向。新月文学以精严的法度纠正了当时文坛粗陋散漫的弊端,对提高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品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现代中国留学族群和留学文化的全新视域中,分析了新月派作为"后五四时期”美英留学群一个次属文化族群和文化派别的相关性质、取向、品格和历史地位.作者强调指出新月派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文学派别,而是一个以五四前后美英留学者为主体的留学文化族群和文化派别;美英留学教育和文化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新月派思想、文化、文学的选择,而且赋予新月派乃至整个现代中国文化文学非常明显的多源与多元互动展开的倾向和特征.  相似文献   

4.
《〈新月〉的态度》是由徐志摩执笔的《新月》发刊词。历来论者都把它视为“新月社”向左翼文学运动进攻的宣言和理论纲领。重新全面审视“新月派”,仔细研读“发刊词”,窃以为其并非如一般论者所说全部是针对“左翼文学”的 ,其实它对国民党当局维护的封建文学及封建复古派同样也有指斥。当然 ,其主要矛头指向了“左翼文学”则是无疑的。以往对“发刊词”认识的偏颇 ,一方面是因为《〈新月〉发刊词》正好出现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再度倡导之时 ,而“新月派”即“新月社”,其主要成员又有胡适、梁实秋等人 ,其政治态度、文艺思想与无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5.
留学族群视域中的新月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现代中国留学族群和留学文化的全新视域中 ,分析了新月派作为“后五四时期”美英留学群一个次属文化族群和文化派别的相关性质、取向、品格和历史地位。作者强调指出 :新月派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文学派别 ,而是一个以五四前后美英留学者为主体的留学文化族群和文化派别 ;美英留学教育和文化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新月派思想、文化、文学的选择 ,而且赋予新月派乃至整个现代中国文化文学非常明显的多源与多元互动展开的倾向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20世纪是一个矛盾的世纪,这期间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又有对西方文化的接受与传播。矛盾的世纪造就了矛盾的文学精神,由此带来的是不同文学流派的不同文学观。从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到新月社、语丝社;从启蒙文学、革命文学到伤痕文学、反思文学,都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段不俗的历史,尤其是启蒙文学与反思文学,更是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精神的一次浪漫回照。  相似文献   

7.
霍妍 《文教资料》2012,(25):20-22
新月派著名文艺理论家梁实秋的主要观点来自他哈佛大学老师欧文.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理念。然而他在引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来评判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时,却进行了重新构建。作为新月派的理论家,梁实秋和这个团体的交错影响值得关注。梁实秋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和新月的主体倾向既有重合又有背离。重合是二者相互吸引的基础,而悖离则使梁实秋重构他的文艺观成为可能。梁实秋以新月社为平台,通过设立文学标准,实现了对新人文主义文学观的重构。  相似文献   

8.
"古典主义"是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引人注意且仍需深究的问题。在此问题框限之内,梳理学衡派、新月派与京派的家族类似性固然重要,但将"古典主义倾向"与"古典主义思潮"区别开来,以充分认识现代中国诸多文学现象之间的差异性,则是更能发挥其理论动力的关键所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倾向体现为一种重视传统的文化理念和均衡、节制的美学风貌,其主要承载者新月派和京派并未从根本上悖离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倾向构成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一种特殊表征,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中国文学思潮与运动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语丝体”散文因为语丝社同人群体的历史生成、存在生态、结构特质及文学行为的承传衍变等方面的复杂性,呈现出相当的文体丰富性,从社群生态语境的寻绎、比较可以获得更大的阐释可能。从社团流派的承接并存、下延的格局形态来看,“语丝体”散文因为语丝社之于新青年社、现代评论派、创造社、新月社以及骆驼社、论语派等社群的生态实践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以及内心诗性诉说,可以视为现代知识分子基于政治哲学的社会性集体书写。但也体现了“语丝体”散文作家个体的自由书写精神。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与现代评论派、新月派,由于所持的政治立场不同,使得他们对社会、文学观念等问题持不同的态度,并发生论争.但作为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团体,对对方的文学创作批评的同时也难以掩饰对对方的文学才华的赞赏.他们不同的自由人生观、民主政治追求、对民众的态度等,使得他们创作内容和政治倾向不同,鲁迅倾向于平民文学,而现代评论派、新月派大多倾向于贵族文学.他们的诗歌、杂文创作明显体现出各自代表的政治观念和文艺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