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校为了加强初三年级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农村初中教学的特点,结合我校具体情况,采取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的原则,将初三年级划分为A类和B类班级。分  相似文献   

2.
<正> 1 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智能因素)在同一班级中学生的成绩往往出现“良差不齐”。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强求各式各样的学生达到同一教学目标,结果使一些学生跟不上班,厌学情绪日益普遍。我校是一所“第三类”普通初级中学生,生源差,教学条件落后。近几年我校的合格率、巩固率均居全县中下水平。九○年我们对初三年级六个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是:认为赶不上班的占总人数的70.3%,对学习缺乏信心的占61.4%,这六个班的学生平均流失率竞高达19.8%,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教改中的首要课题。去年下学期我们将初三年级六个班中最好的一个班作为对照班,最差的班级作为试验班,对试验班我进行了分组教学的教改尝试。  相似文献   

3.
一直教初二,初三年级的我,出于学校工作安排的需要,第一次教初一年级,心里有些不适应倒是真的。没想到,新学期伊始,可对所代的班级印象好极了。通过观察发现这个班的班主任吴老师,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上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我在班  相似文献   

4.
<正>初三成绩遭遇"滑铁卢"我的初中是在北京一所名列前茅的中学上的,初一、初二时成绩不错,基本稳定在年级前三。初三前的那个暑假,我不合时宜地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女生。初三开学后,连续两次摸底考试,我从年级第二直线跌落到100多名,在重点班排倒数。那时候,我们班基本上聚集了全区最好的学生。我至今印象最深的,就是班级的墙壁上随时贴满了各种测验考试的年级排名,密密麻  相似文献   

5.
现在初中生知识分化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不久前,我们对众多班级作了调查,发现了不少问题.下面是对一个50人的中等初三班级  相似文献   

6.
<正>为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从2012~2013学年开始,在八年级的数学学科实施了"因人而异、分层教学"课题实验。我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有了如下收获。一、"因人而异、分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1.依据教材特点,因人而异分类施教我从学生实际出发,按照以往的成绩从高到低把学生分为A、B、C三  相似文献   

7.
对于初三这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以下是我在初三数学教学中采取的措施.1.进行分层教学1.1学生分层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不可能打破原来班级的格局,几个班级平均水平差不多,(1)班做实验班,(2)班作为对比班.在实验班里,我通过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把学生再  相似文献   

8.
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具有针对性,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班主任也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作为初三班主任,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潮流,随时思考我们怎样才能通过班级管理来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及时灵活地采取措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结合个人教学特点和班级管理实践,深入探究增强初三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曹东丽 《辅导员》2010,(24):58-58
背景:这节课是我校和其他两所中学联合申报省科研课题《地方资源(龙文化)与课程资源整合的研究》中的一节课,属于欣赏、评述范畴,由我在十×中学初三年级随机选择班级授课。  相似文献   

10.
<正>1.问题描述新课程理念将教师定位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一直在思考,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政治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引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在解题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开学初的一次测验给了我启发。2014年我接手了初三年级的一个新班级,出于教育均衡的考虑,学校对初三学生进行了平行分班。开学初的第一次测验中有6位学生的20道选择题全对,令人意外的是,这6位学生  相似文献   

11.
朋友要参加语文学科"优质课"评比,找到了 我和另外几个朋友,已经选好了教材,也请高手指点了备课,想在我们学校"试上"(即彩排),还有3天才正式上课。朋友有事,当然要帮忙。我校六年级正好班级多,6个班,3天时间足够了,我们人缘还不错,6个班一个一个地说通了,大家都支持"上"!朋友深受感动和鼓舞,一节课下来,虚心请教,我的同事也积极献计献策:某地方用上这招可以向听  相似文献   

12.
下校听课调研,恰逢二年级每个班级都在上<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于是一个上午我就聆听了A、B两位老师执教的同一课,并倾听了两位老师的师傅C老师对此课教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核心概念,是定量地揭示化学反应规律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学的难点.多年来, "物质的量"是高中学生学习的"专利",如何教好这一概念,一直以来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关心的问题.今天,当我们细心阅读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化学新教材, "物质的量"出现在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我们时常听到, "物质的量"概念抽象,教学难,高一学生分化严重.高中况且如此,那么上海的初中生又是如何学懂这一概念的呢?教师是如何进行教学指导的?带着这些疑惑和好奇,作者不久前走进了上海市化学名师基地学员的课堂,有幸观赏了初三"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展示,感悟颇多,对化学概念的教学又多了一番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继续担任我校六年级某班的班主任.从事六年级班主任工作已经好几年了,我自认为比较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但是,有一个学生却让我手足无措. 他名叫杰,一个13岁的男孩,长得白净、漂亮.早在他读五年级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学校里的"知名人物".打架、欺负弱小的同学,不爱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这就是他在进入这个班级之前留给我的印象.接手这个班级之后,我从前任老师那里对班里的学生一一进行了解,尤其是杰的情况,了解得更细致.我自认为对他已经掌握了比较充分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这样的学生我也见得不少了.  相似文献   

15.
近期,我校有幸承接了国家级A类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双文"素养》,我们根据各个班级的实情,紧紧围绕"凸显班级个性,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传统文化铸魂,以课堂文化提质,以经典诵读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开展相关的特色活动,努力把我校创建成为一所"关注文化,亲近母语,经典积淀,书香四溢,人为浓郁,质量一流"的书香学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走进校门,耳畔传来了阵阵稚嫩而又清脆的读书声.这是我校的学生在热情地诵读《弟子规》,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天早上早操前,学生们都在诵读,而且每节课前都会诵读一小段.我们让学生学习《弟子规》的有关内容,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  相似文献   

16.
"上海班"是我校最初为众多到我校求学的上海生源学生专门设立的一个班级。我校组织专人,针对这些学生普遍具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学习成绩较差,个性较强等特点,积极探索适合于该类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实践经验总结于下,希望对相关学校相关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进行"假设与预测"能力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为问题题材,对初三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的表现进行研究,对学生假设与预测的角度进行分类探析,并探讨了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如何加强学生进行假设与预测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校现有学生830人,16个教学班,是一所在全县规模较大的农村乡镇中学.自2001年我校申请加入中语会十五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来,我校的语文教师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师生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探索创新写作教学.围绕"农村中学写作现状及对策"这一课题,深入开展研究与实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七年级侧重"多角度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八年级侧重"捕捉事物特征,使用清新优美的语言";初三年级侧重"加强文学积累,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实验原则是:把创新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营造学生创新写作的空间.作文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轻松写作,为学生的创新写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19.
一、缘起 为落实均衡发展这一战略决策,去年我校合并了一所教学较薄弱的农村初中.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们进行数学成绩统计分析,发现有两个班级进步比较显著,由原来七年级期末时的中下水平一跃而上,而任教这两个班的是原在农村工作的小孙老师.  相似文献   

20.
之前, 佳佳和我是有些交集的.首先她是我任教班级的学生,平时表现"活跃",是班级的"女领袖".如果表现"得当",对班级会有正面影响.反之,则可能会给班级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其次,她有过一次短暂的心理咨询,为失恋的事情而苦恼.印象中的她情绪起伏较一般职高一年级的学生要更明显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