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姜振飞 《学语文》2015,(2):30-31
教学目标是贯穿教学的主线,如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是每一位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有效教学理论或许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思考途径。通过两节《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同课异构",透视有效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的体现,并希望藉此为此后的课堂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2.
同课异构强调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把控与教学方法的设计,主张"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对照不同教师对同一课时内容的不同处理与教学实施策略,优化拓展教师教学思路,凸显教师个性化教学,重构课堂教学实践,提升课堂效率.在人教版教材"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这一节第一课时"水的电离"中,两名教师开展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加强对课堂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正同课异构活动是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是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不同处理方式,不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学个性,从而真正的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下面是通过对比和分析两节同课异构课中的教学过程设计,探讨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正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关系着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而我"同课异构"正是给老师们一个展示的平台,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提供一个契机。"同课异构"是给教师一个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同课"是指同一个教学内容或是同一节课。何为"异构"呢?首先是教学设计、教学构思、教学方法的不同。其次异构的目的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自己对教材的不同理解、教师自身的知识背景等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培养出教师的特色创造性。就是说"尽管基层的每一位教师对新课程课标的理解以及实践体验的不尽相同,但都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开始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两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乙酸"为教学内容的同课异构为标本,从教学设计、问题设计和课堂小结设计对两位教师不同的设计理念进行比较,提出化学教学的两种理念:感受化学与理解化学。最后提出"教学设计的理念促进思维发展"和"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进步"两个角度在实践中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听了两位老师就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4第一章第2节"极坐标系"的同课异构课堂展示.这两位老师均为一级教师,有着差不多的教龄;授课对象均为高二年级实验班,授课班级原授课老师为同一人.两位老师基于相同的《课标》和教材,面对着同层次的授课对象,但对教材的处理、重难点的把握和教学的效果等均有较大的差异,是什么影响着教师同课异构的差异呢?1986年舒尔曼提出了"学科教学知  相似文献   

7.
文庆 《辅导员》2009,(13):64-64
近日,笔者参加了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两位老师分别展示了两节复习课。这两节课都是复习PEP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1~Unit3的重点单词和句型(同课),由于不同的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同,课堂教学风格、教学思路也就不同(异构)。综观这两节复习课,有两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先提出了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三位教师两节"同课异构"课的教研实践活动,总结了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跟进措施,探索了有效的中职护校解剖学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同课异构"是指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教学实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  相似文献   

10.
<正>"同课异构"是一种教研方式,它是针对同一节课的内容,有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挖掘,分析和整理,精心备课并上课堂展示.由于不同教师认识程度不一样,所以,课堂教学中所展示课的结构,内容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策略都各有千秋,从而"同课异构"让同一个内容构成了一节节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好的精彩课堂.同课异构可以帮助广大教师在不同课堂中比较,在比较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1.
针对2011年"广佛肇"三地教学研讨活动中的两节《探究安培力》及笔者同一节区级公开课,就导入实验、细节处理、习题设置、自制教具以及三维目标的达成进行对比,思考不同处理方式的优劣,交流研讨后的体会收获,分析同课异构对笔者专业发展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朱广超 《教师》2014,(22):108-109
同课异构往往在教学比赛和教学展示中采用。两节相同内容的课如何"异出精彩",这彰显出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教学个性。本文将通过参加的两节不同类型的教学竞赛课,深入思考,如何评价"同课"的"异彩"之处,如何把握同课异构的"同"和"异"的关系,如何评价同课异构课的精彩之处。  相似文献   

13.
"同课异构"一直以来是教学中常用的教研方式,通过同课的内容展示教师对于教材、学生、教学理念等不同维度的理解,以体现师生的课堂教与学的现状。不久前,学校组织了4名教师对苏教版《数学》第二册的"统计"进行了"同课异构"课堂研讨活动。听课后感触颇多,积极反思以求同行共鸣。  相似文献   

14.
<正>前不久,笔者参加了连云港市教研室组织的一节哲学同课异构课,授课内容是"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框,笔者的课受到与会师生的一致好评。那么,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什么呢?一、创新思路,创设主线贯穿教学创设主线开展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清晰地把握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将零散知识贯穿起来,  相似文献   

15.
"同课异构"即在同一教学内容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现有的教学条件和班级特点等对教学采取的不同方式。高中教师为了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为全面的知识,大多数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同课异构"更是在集体备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对于高中政治来讲,时事政局和社会热点在不停发生变化,学生的知识也由于时间的推进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教师要合理应对各种教学背景的变化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及当今时事的改变及时进行更新。虽是同一部分的内容,但是在讲解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变化而不得不"同课异构"。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我校D老师和安徽W老师在安徽某重点中学就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7章第2节"功"进行了同课异构的课堂展示.两位老师分别来自所在省的重点中学,均为一级教师,有着差不多的教龄;授课对象均为某校的高一年级实验班,授课班级原授课老师为同一人.两位老师基于相同的"课标"和教材,面对着同层次的授课对象,但对教材的处理、重难点的把握和教学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17.
宋彦 《山东教育》2012,(29):20-21
"同课异构"就是相同的课例不同的构想,可以是一个人的,可以是两个人的。从教学理论上来讲,"同课异构"追求执教人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设计上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教研方式上来讲,"同课异构"能够促进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育效果。这里讲的是我一个人的"同课异构",是基于我的一次区级教学展示课,这节课讲的是九年级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如果依照常态课汇报,最起码对不起来听课的老师和学  相似文献   

18.
同课异构并没有特别泾渭分明的定义,在真正的教学实施中更是根据教师的理解和能力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是我们用概括的方式来进行评价这个教学的模式,那么可以说这个教学的模式,其实就是不同的教师在面对相同的教材时,会有不同的对教材的理解。同课异构就是每个教师面对课本时的不同教学思考展现,完美诠释课本的教学处理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2月19日,盐城市范红军名师工作室特邀苏州市兼职教研员王德明老师和盐城市盐阜中学副校长朱丽萍老师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为课题,开展了两节同课异构课。两位教师都采用议题式教学法,课堂设计精巧、课件精致优美、语言风趣幽默,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受到与会教师一致好评。两位教师的成功课例启发我思考:"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怎样才能上一节好课?"一、厚植底蕴,做学习型教师,让课堂有厚度  相似文献   

20.
"同课异构"是指同学科同主题内容,由不同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教学班级演绎的教学系列活动。由于授课教师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和情感体验不同,所以教学的结构、风格、方法和策略等存在差异。"同课异构"能使授课教师在对比中发现自己与他人的教学差异,并发现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