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习任务群主张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注重各方面整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是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自推行以来,综合性学习的高认可度和低实施度反差巨大。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要注重整合学习任务,并创设真实语境,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同时转变评价方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贞 《辽宁教育》2023,(11):73-75
在单篇课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通过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来支撑不同的学习任务群。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立足单元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合理设计问题;开展任务驱动,凸显学生主体,体现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加强了革命传统教育,在这一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应该关注教材内容的关联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借助“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开展单元统整式语文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民族自信心与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杨梅桂 《快乐阅读》2011,(21):97-98
《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贯穿始终,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所以,如何有效的开展综合性学习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一个童话单元,适宜开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基于比较文学的理念,根据单元内容特点,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视角出发,梳理教材,制订教学目标,创设情境,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这样,能让学生理解童话的特点,掌握童话的表达艺术,获得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教材的改编,我们不难发现在教材的每一个单元后面都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它作为一条独立的"线"贯穿于教材的始终。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文学科为主并综合了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因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方式及活动案例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了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7.
语文综合性学习源于语文课程,基于语文教材,是"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的活动性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教育资源,设计和开展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一、依托语文教材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很重要的凭借。语文新课  相似文献   

8.
以必修课中的《屈原列传》(节选)为例,从综合性学习主题的确定、学习任务群的内容选择、学习活动的情境设置、学习活动的过程与方法、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就学习任务群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作初步的探索与思考,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任务驱动将单元中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等教学目标转化成具体化、可感化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内在思维的形成和调整,让学生在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方式下,形成解决问题的综合性能力。统编版教材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整合成为训练语文要素的教学资源。由于资源丰富广阔,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内容逐个呈现,以"喂养"的方式引入到课堂中,而需要基于统编版教材单元大情境,设置适切的任务,相机推动学生对单元、对精读课文的深耕,在任务驱动的模式下搭建真实化、活动化的教学板块,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现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落实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通过选用、整合等方式,调整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内容;也可以通过拓补、新创等方式,丰富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内容,从而充实跨学科学习;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课后习题,或者课堂随机插入多学科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思维方式解决语文单一学科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1.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助于实现学科统整逻辑和经验统整逻辑的统一,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和普通高中统编语文教材均高度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其设计需要遵循两种理路。一是“逻辑理路”,包括四个步骤:基于课程标准确定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设计活动任务;依据活动任务开发评价工具;运用评价工具引领学习活动。二是“要素理路”,包括六个要素:情境、任务、过程、支架、评价、反思。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高段的语文学习中,综合性学习是一个重要的板块。高段语文的每册教材中,都着意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这种大综合性学习完全改动了中低年级以课文为主体的小综合性学习的编排方式,它不再是以阅读教学为中心组织教材,而是围绕综合性学习主题,提供“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将活动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过程贯穿始终。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如何指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是每一个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回首过去多年课改的思考与探索路程,这其中有欣喜,也有困惑。其中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能提高语文素养,又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我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理念认识的偏差和实践中不正确的做法,亟待我们深入研究解析、切实想办法解决。一、不能用语文活动代替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跨学科语文创意作业设计,以语文新课标为纲,以语文学科性质为本,在第一、第二、第三学段分别设计短期的单项学习活动、中期的复合性学习活动、长期的融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语文综合实践;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学习内容碎片化、学习过程同质化等不良现象,这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语文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语文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以及典型的学习任务等不同方面精心设计学习任务链,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任务呈现出层次性、整体性和递进性的特点。这样的学习任务链,不仅能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丰富内涵,还能让学生的思维由简单到综合、由表面到深刻,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学习是课改的新内容,其"综合"二字,一是将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融合为一体,尤其是将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综合性学习的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语文活动中提高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所以,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一定要让学生主动开展活动,明确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7.
参照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不同形态,结合案例设计,基于统编教材设计语文学习任务,可从以下三种基本策略入手:基于单篇的学习任务设计,重在将“习题”转化为“任务”;基于多篇的学习任务设计,重在从“关联”中提炼“主题”;基于项目的学习任务设计,重在将综合性学习活动“升级”。  相似文献   

18.
语文作为一门对综合性能力要求非常高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的过程价值越来越被重视。课程的过程价值体现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亲历性、自主性和方法性上。课改后,语文教材在安排上做了大幅度调整。五、六年级每册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就是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发现周围奇妙的事,  相似文献   

19.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在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时,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新课标,理解这一学习任务群的内涵、要求等;在课堂上,要采取融合不同学科的力量、跨越不同学科的界限、构建学习活动链等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展开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这样教学,能坚守语文本位,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要使学生养成运用课内知识进行探索、研究性学习的习惯。根据《大纲》编写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材(必修)》每一册中也有两个综合性学习内容供选择,这就把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到了高中语文教学议事日程上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这一活动组织好、落实好,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必将起到极大的作用。本人在教学活动中做了一点尝试,2003年下半年本人组织高一两个班学生开展了“民居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按计划顺利完成。现谈谈我组织开展这次活动的一点收获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