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明脉望馆本教坊编演杂剧和清南府、昇平署戏本,是历代宫廷演剧唯一存留的剧本。其中,尤以主要演出于宫廷宴飨场合的清代仪典承应戏存世数量众多,类型多样,且从剧本结构来看,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追本溯源,通过与明内府本和宋代教坊承应演出进行结构和内容的对比,认为清代仪典承应戏,继承了教坊致语的内容,通过角色内化,继承了教坊承应演出的基本结构。而"参军色"从游离于演出之外,仅充当串联者到成为剧中角色之一,体现了历代宫廷曲本创编手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梁宪华 《历史档案》2007,(1):128-130,135
清初,宫廷戏曲沿袭明朝旧制,演戏由教坊司承应.康熙年间设立南府,隶属于"内务府".乾隆时期南府设大总管一名,下设:内学、外学、十番学、中和乐、钱粮处、弦索学、档案房、大差处.其中大差处是专门负责管理皇太后、皇帝万寿庆典事务的机构.万寿庆典活动所上演《九九大庆》戏,它包括:皇太后万寿承应、皇帝万寿承应、皇后千秋承应、皇太妃寿辰、皇贵妃寿辰、皇子千秋承应、亲王寿辰承应.现仅对皇太后、皇帝万寿庆典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嘉庆以前宫廷尚未发现皮黄戏,道光时期演出中只有零星的两出皮黄剧目。嘉、道时期"乱弹"和"侉戏"都不含括皮黄。咸丰末年从民间招进的艺人中有近六成以上属皮黄,极大丰富了宫廷皮黄剧目,皮黄戏通过"花唱"演出形式征服了清宫帝后。同治时期,民籍演员虽然被裁撤,但延续了咸丰朝的发展势头,档案出现"西皮""二簧"等称谓,"乱弹"亦专指皮黄。光绪朝大量皮黄名角和戏班进宫,使得皮黄戏成为宫廷演剧的主流,宣统时期皮黄剧目则完全占领了演出地盘,进入全盛时期。宫廷与民间的皮黄戏演出,共同促进了京剧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春台叶庆》为清宫昆弋腔承应戏,剧本大体编制于清顺治、康熙年间。在搬演过程中,《春台叶庆》形成了总本、曲谱、鼓板、题纲、排场、角本等多种形态的演剧用本。目前,《春台叶庆》见诸确切记载的演出共计十五次,始于光绪十七年,终于光绪二十九年,全部演出皆由内学完成。具体承应时,其既曾作为节令承应,于新春、上元和燕九之日演出,也曾作为万寿承应,用于皇帝万寿与皇太后万寿承应搬演。  相似文献   

5.
清代宫廷大戏在中国戏曲历史上是一种颇为特殊的戏曲艺术现象。它指清代乾隆初年在皇帝弘历的旨令下、由曾任刑部尚书的张照和庄烙亲王允禄组织编写的、专门用作宫廷演出的剧本。这批形制为长篇连台本戏的剧本,就今所知最早由清代乾嘉时人赵翼冠以“大戏”之名(见《檐曝杂记》),稍晚的皇族成员昭推在其《啸亭续录》一书中亦列有“大戏节戏”条,介绍这批剧作的情况。以后人们便以“大戏”称谓这批作品。“大戏”概念用于这些宫廷剧作时,其含义与晚近民间通常所说的“大戏”一词含义有相同之处,也有所不同。民间通常所说的“大戏”是相…  相似文献   

6.
作为亦人亦鬼亦神的人物,钟馗形象在清代宫廷戏曲中有着丰富的体现。大戏《劝善金科》与除夕承应《殿庭驱祟》的钟馗继承了岁暮驱鬼的传统,却以"温和"的形象呈现,作祟嬉戏的乐器消解了年终驱傩的严肃。元旦承应的《膺受多福》《万福攸同》,多达百名的钟馗只是福德星君命下"迎福""集福""锡福"的舞者,功能性的仪式再现与新正朝贺、君臣同欢的现实相呼应。清宫"嫁妹"戏曲并存昆曲折子戏《钟馗嫁妹》与除夕承应《南山归妹》,后者是宫廷剧作家模仿昆曲《思凡》而新创的钟妹戏曲,出嫁的喜庆热闹既迎合了除夕节令,也弥补了大众对钟馗小妹的想像。  相似文献   

7.
锣戏,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戏曲鼻祖",在历史文献中也称"罗戏"、"猡戏"、"逻逻"等,在民间也有"大笛子戏"、"大笛子罗罗"等称谓.它源于唐代宫廷音乐,成于宋朝,盛于元朝,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比昆曲还早.  相似文献   

8.
中国武术表演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社会风尚和时代特征。宋代宫廷表演性武术上承唐制下启元明清,呈现出多种演出形式,在前朝的基础上有所改革和发展并对民间武术表演以及元明清的宴乐和杂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祝圣寿万国来朝》是现存八部明代万寿庆典承应戏中唯一的历史题材剧。依其所演之高丽贡海东青等外交事迹可考知,该剧的初次编演时间当在成化时期。作为一部在帝王万寿庆典这样的重大涉外场合演出的剧作,其礼乐特征尤其突出。杂剧敷演的四夷朝贡情节谨遵明代礼制,艺术化地呈现了当时的朝贡制度;内容亦与大宴飨的乐歌相近,极有可能是大宴仪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虞庭集福》作为清代宫廷在中秋、万寿和节令承应时的常演剧目,在搬演过程中形成了总本、曲谱、题纲、串头、鼓板、角本等多种形态的演剧用本。本文从所见剧本入手,结合清宫昇平署相关档册记载,对其进行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从偶、偶戏的历史起源以及由来,偶戏如何发展、偶如何分类这些方面详细介绍了有关偶及偶戏的基本信息。其次,介绍了在中国以及现代舞台设计中偶的新表现形式。再次,本人提出了结合特殊场域演出对偶戏未来发展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清升平署档案是清代宫廷戏曲演出管理机构升平署的工作档册,保存了大量嘉庆至宣统朝的宫廷戏曲演出、礼乐制度史料。今天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升平署档案的整理,充分发挥这批文献在清代宫廷史、文化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看戏,是清代帝后生活中一项很重要的活动,既可满足自身消遣娱乐的需要,又可在笼络亲贵臣僚、外藩使节中起一定作用.为皇帝演戏的演员有宫内学艺太监和宫外民籍演员.宫内学艺太监简称内学,由内务府挑选聪明伶俐、面容娇好、嗓音纯正的年幼太监,分别不同行当,学戏数年,以满足内廷演戏的需要.宫外民籍演员也称外学,凡享有盛名的民间戏班、艺人经常被召至宫中承应戏差.如著名的老生三杰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旦角演员王瑶卿、陈德霖,武生演员杨月楼、杨小楼等都曾进宫演戏.负责宫内演戏的机构叫升平署.升平署在管理宫内外演员和安排戏曲演出活动中,都制定了严格甚至苛刻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北京市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在郊区的一些乡村,陆续发现了一百多年前北京诞生的一个地方剧种——北京蹦蹦戏。早已在京城舞台上绝响多年的北京蹦蹦戏,在这些乡村却有序的传承着,原汁原味地演出着,成为一个古老剧种的活化石。各郊区县都非常重视这一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使北京蹦蹦戏又重现当年的风采。门头沟区雁翅镇淤白村蹦蹦戏班"义和班",已经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淤白村的蹦蹦戏  相似文献   

15.
早在公元前206至220年的汉朝时期,"百戏"就已经出现了,而在百戏的集体演出里,角抵戏是一种将技艺融入表演中的戏剧艺术。本文就角抵戏的兴起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最后指出了汉代末期角抵戏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嘉庆二十四年两册恩赏档为据,将所载演剧有关信息作分类整理,从承应剧目、承应地点和承应伶人三个角度,作归纳和数据统计,进而对该年内廷承应的情况作分析与再现。  相似文献   

17.
粤东地方政府对地方戏曲采用了"以捐为禁"的管理策略,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粤东各地开始正式征收戏捐。民国年间,粤东戏捐从征收形式上主要分为戏班戏捐、戏院戏捐和乡镇戏捐三种,其征收所得广泛使用于党务建设、军队建设、基础建设与公益事业等方面。粤东戏捐征收与演剧管理相辅相成,对戏班的演出带来了一定的约束,整顿改良了晚清民国时期粤东地区的戏曲生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间传统葬礼中的戏剧演出,就内容来看,可以分为祭灵戏、驱邪度亡剧和家庭伦理剧三大类,如果是老喜丧,亦不避讳滑稽戏谑风格的演出。究其原因,祭灵戏的演出主要是出于礼的需要;驱邪度亡剧的演出与人们对死亡的认知和自古以来的灵魂观念有关;家庭伦理剧的演出与国人重视孝道和血缘亲情的伦理观念有关。而老喜丧中的滑稽戏谑类表演,不仅与国人对生命和死亡的体认及灵魂观念有关,亦体现了民间群体性活动追求场面"热闹"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9.
粤剧排场是指由固定的脚色行当、锣鼓、音乐、身段、舞台调度组合而成,用来表现特定的情节或情境的表演片段。作为粤剧传承的核心内容,排场在粤剧的编剧、表演和演员培养中都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特别到了清代,粤剧提纲戏编演中大量使用排场,使得粤剧排场在提纲戏的编写和表演中都形成了一定规律,与此同时,提纲戏的表演生态也影响着排场演出,使得熟识排场成为了许多粤剧演员"扎起"①的重要因素,成为了粤剧演出产业链条上重要的一环,也影响了现代粤剧发展。总结粤剧排场在粤剧提纲戏编写、表演中的运用规律,可为非遗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陕西韩城盘乐村宋墓杂剧壁画凝固了北宋杂剧演出精彩的一幕,其杂剧人物的脚色归属向来众说纷纭。此前学界释读壁画脚色,多依据描述南宋晚期杂剧的史料,试图为壁画人物与史料里的脚色寻求某种对应关系。更为历史主义的视角则强调回归北宋杂剧演出语境,后者表明,北宋杂剧演出前,有不介入演出的引戏勾演员入场,演出时演员人数不定,可以由副净副末两类脚色扮演,必要时会添加其他次要脚色如装孤、裝旦、装孔子等。净末之间存在否定与被否定的关系,但要到杂剧高潮的"打诨"表演时,这种关系才会凸显出来。韩城壁画恰恰表现了"打诨"刚刚结束后的刹那场景,场上人物脚色因之明朗化:二副末二副净一装孤一引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