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文公重耳是《国语》、《左传》、《史记》三部著作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位春秋霸主.其记载大体相似但同中有异:《国语》中的晋文公从善如流但缺少霸气与沉着果断的决策能力,《左传》中的晋文公从一开始就充满英雄气概,《史记》中的晋文公形象更具立体感,司马迁充分刻画了人物成长与性格发展的过程.比较研究重耳在三书中的形象差异,我们可看清作者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美国《福布斯》杂志最新发布2011年度全球富豪榜,墨西哥亿万富翁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以740亿美元身价再次登顶。这期《人物》.我们选出前五位上榜富豪逐一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随文练笔。教学目标:1.通过范文的学习,掌握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2.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学习目标]本节是表现手法鉴赏课,学习目标是:1.探究人物细节描写的各类方法及作用;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内心世界及精神品质。[课前阅读]第三单元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七年级(下)3——《仰望星空》中“写出精彩人生”模块。[课前准备](一)1.复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2.了解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人物的细节描写涵盖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等。)(二)要求:1.通读“推荐阅读篇目”中的文章,勾画出描写人物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2.这些精彩的人物描写,是否打动了你?请你在脑海中勾勒出他们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长篇小说《红岩》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没有采取一个人物的命运贯穿始终的手法,而是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刻画出了许云峰、江姐、齐晓轩、华子良等一个个不同鲜明个性的英雄形象.使我们看到了一代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作的可歌可泣的斗争。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后的今天.这些爱国先驱们的高大形象更是放射出异常耀眼的光辉。  相似文献   

6.
【课例片段】《孙权劝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师:我们:大家来品味文中四处人物语言描写的句子。老师认:勾,这四处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老师发现.其中有一处“日”字前用了一个修饰语“大惊”.表现出了鲁肃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请问:鲁肃为什么会“大惊”?  相似文献   

7.
【课例片段】《孙权劝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师:我们:大家来品味文中四处人物语言描写的句子。老师认:勾,这四处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老师发现.其中有一处“日”字前用了一个修饰语“大惊”.表现出了鲁肃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请问:鲁肃为什么会“大惊”?  相似文献   

8.
师:本课为长篇节选,所以应该首先注意前后情节上的勾连。《红楼梦》的前五回是序幕,通过这部分我们可以了解相关情节及人物关系。Ck:屏幕出示人物关系表)  相似文献   

9.
小说的冲突式结构,是西方戏剧性小说的一个基本类型。本运用黑格尔关于古典戏剧结构的理论.通过对《傲慢与偏见》和《呼啸山庄》等经典作品的艺术分析,揭示出冲突式结构的三个美学特征:以人物“不同目的的冲突”作为“结构的中心”.情节的趋势“是奔向最后结局的不断前进”;“把史诗和抒情诗结合成一体”.并让“人物取他自己行动中的果实”;采用加速或减速以及场景限定.实现对小说时空的戏剧化。  相似文献   

10.
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兄只是一个次要人物,诗中着墨之处甚少,仅仅只有刘兰芝的简短介绍和其自己的几句言辞。我们对刘兄这个人物的形象分析和性格判断,关键的依据就是他对兰芝说的那几句话:  相似文献   

11.
《鸿门宴》是《史记》中的名篇,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篇文言文.虽然教了很多次.但每次都有新的理解和发现.尤其是仔细揣摩文章中的某些细节时.觉得真是大有文章。其实,细节是作者在文中刻意安排的内容或必不可少的交代.读懂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洞察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复杂多面的性格。  相似文献   

12.
《边城》中人物与他们生存环境的同一性,是沈从文小说创作表现的着重点,主要表现为小说中人物与和谐生存环境相融相契的生命自然状态。《边城》人物和他们所生存的环境又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即环境和人物的矛盾性,主要表现为人物在微妙的生存环境挤压下的生命无常状态。《边城》中人物与生存环境的同一性和矛盾性,体现了《边城》一个有长久生命力的命题:理想人性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
这是美国作家梭罗长篇散文《瓦尔登湖》中的一节.表面上看类似我国的抒情散文.全文表现寂寞之美.但是和我们现当代流行的抒情散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我们的抒情散文往往和景物、人物的描绘联系在一起.甚至以景物和人物为主体。而这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美国式的。或者可以说西欧式的抒情散文并不以景物和人物为基础,而是以自我感受、想象和沉思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以讽刺为基调的《儒林外史》中,吴敬梓在小说的楔子中给我们刻画了一个理想人物———王冕。在楔子中,历史人物王冕被作者加以修饰、润色,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士",它体现了作者的"人文"理想。作为楔子,在《儒林外史》中王冕形象又起到母体和标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以讽刺为基调的《儒林外史》中,吴敬梓在小说的楔子中给我们刻画了一个理想人物———王冕。在楔子中,历史人物王冕被作者加以修饰、润色,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士",它体现了作者的"人文"理想。作为楔子,在《儒林外史》中王冕形象又起到母体和标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上册,选了两篇《伊索寓言》故事,其中一篇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教授本课时.讨论完这则寓言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描写手法、故事寓意之后,进入了拓展环节:续写此故事。我说:“同学们,  相似文献   

17.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中年闰土》《祝福》等鲁迅文章中有关人物描写的片断,尝试背诵其中的经典语句,积累有关刻画人物外貌的语句。  相似文献   

18.
背景:从高中上溯初中.就新课程回顾老教材.兼顾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我们对于《辛德勒名单》、《威尼斯商人》、《枣儿》、《等待戈多》、《玩偶之家》、《雷电颂》、《雷雨》、《罗密欧和朱丽叶》、《三块钱国币》、《茶馆》、《窦娥冤》、《长亭送别》、《闺塾》、《哀江南》等剧本类课文并不陌生,但不陌生不等于没有困惑。  相似文献   

19.
“故事牵强,逻辑混乱”,是《英雄》所遭受到的普遍指责之一。《英雄》的故事逻辑主要有三个层次:其一是表层逻辑,即客观事理逻辑,从这一层面看,《英雄》讲述的是一个“刺秦”故事。其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致命的逻辑漏洞;其二是中层逻辑.即故事中的人物心理逻辑,亦即人物言行背后的心理动机;其三是深层逻辑。即故事深层的文化逻辑和精神逻辑,它为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言行提供深层的文化合理性和精神合理性。张艺谋将影片取名为《英雄》而非《刺秦》。在影片风格上又明显采取了一种高度抒情写意的浪漫主义风格。这表明其逻辑构筑的重心显然在于后者。故考察《英雄》的故事逻辑时.应该主要考察其文化精神逻辑,但观众普遍未能看到这一层,因而导致严重误读。  相似文献   

20.
历史小说的创作离不开历史真实。《三国演义》作据以创作《失街亭》的主要史料,散见于《三国志》中的《明帝纪》《张邰传》《郭淮传》和《诸葛亮传》《马谡传》《赵云传》《王平传》及裴松之注(注)对读小说和史料,可以明显看出,蜀魏矛盾的基本线索、双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主要人物的活动轨迹,是忠于史实的。具体表现于下列三个方面:故事基本框架——失街亭、弃三郡、斩马谡——是真实的.人物主要性格——马谡言过其实,孔明执法严明——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