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读濮文起先生主编《新编中国民间宗教辞典》,颇为吃惊:好厚重的一部大书,竟有218万余字!堪称中国民间宗教研究新的里程碑. 濮文起先生是这一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和学术权威,他在宝卷文献资料整理、民间宗教史与民间宗教思想研究等诸多领域建树颇多.拜读之后,笔者认为,《新编》至少有四个亮点,值得彰显.  相似文献   

2.
民间宗教宝卷是民间教派的经典,它在一定时期是民间起义的工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及人们的社会意识。本文旨在探索民间宗教宝卷与政治斗争的关系,以揭示民间宗教宝卷对政治斗争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樱井龍彦  陈爱国 《文化遗产》2010,(2):115-123,158
"文化遗产"是一个极具近代性的概念,它是由国家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公共机构来参与管理的。而另一方面,"民间信仰"是作为历史上延续着的传统而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它未必是一个被国家所容纳的概念。由于两者在某种意义上是两极对立的概念,这导致"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这一主题是较难处理的。目前,在中国,为了民间信仰的文化遗产化,通过对民间信仰加以"登录化"及"整序化"等管制行为来去除其"迷信"部分,并把被认定为"传统文化"的部分加以有效的利用来使其遗产化。本文把已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京丫髻山庙会和天津葛沽镇的天后宫作为事例,对如何看待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此来表述笔者个人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
对区域文化脉络的研究,离不开超越历史史实的研究,而形成区域空间文化母胎的内容体现在对民间信仰边界的探索。昆仑神话视阈下陇东地区西王母信仰群自古以来一直是族群互动、信仰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的区域。以古泾州自汉代以来的各类女神庙(宫、殿、洞、祠) 254处,供奉着298位女神为主线,在以泾川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借助地方女神信仰群形成了内容丰富、关系复杂的信仰互动网络。这张由女神后裔编织而成、以家族历史记忆、遗存和时空跨度为轴,以母性、女性英雄、女性智慧和生殖爱情崇拜为核心的信仰脉络网络中,包含着记忆、宗教、信仰、族群、亲属等众多结构性要素。泾川的多元民间信仰以"边界—空间"为载体经历了不断重构、筛选与再生产的民间信仰叙事,不断整合其在地域与信仰层面上的"存在空间"结构。那么,突破既有史学考证法从人类学的边界与空间理论入手,从昆仑神话脉络中互动的历史和人类学的视角来反思和推进区域空间多元民间信仰的纽带与层次,才能厘清陇东多元民间信仰的脉络。  相似文献   

5.
我国下层女性间一直存在着结拜行为,这在娼妓间体现得尤为明显。通过分析明清以来江南地区的娼妓结拜习俗可以发现,娼妓间结拜而成的"手帕姊妹"是一种女性自发的互助行为,它有助于女性间"姐妹情谊"的形成。而娼妓间特有的习俗——"盒子会"则可以看成是娼妓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自我"展演"。娼妓是拥有能动性的"主体",而非"他者"话语里被欣赏或被玩弄的"商品"。从娼妓主体的视角来解读其结拜习俗,有助于打破娼妓研究中"高雅"与"卑贱"的二元对立视角,也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古代娼妓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弋阳腔是南戏声腔流变的结果,其艺术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点便是它的首要剧目是传统目连戏。目连戏之所以能成为弋阳腔的看家戏,既受到宋元之际传入江西的傀儡戏的影响,也是江西发达的宗教文化和繁盛的民间信仰这一独特历史环境所致。弋阳腔正是在目连戏的基础上,完成了"依字行腔"、"错用乡语"等唱腔方面的艺术革新。弋阳腔扎根于广大的民间,充满了乡土气息,深刻影响了明清之后的各地高腔剧种。  相似文献   

7.
杜洁莉 《文化遗产》2016,(6):123-129
慈善从产生之初,便不可避免地与宗教、艺术发生联系,换言之,宗教、艺术都具有"慈善精神"。潮汕善堂作为人类"小社会"个体式、家庭式的救济性慈善向"大社会"公益性慈善过渡的一种中间形式,是融合宗教、慈善、艺术为一体的文化系统。潮汕不同区域在其民间故事传说与扶乩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又以宗教信仰为依托形成不同善堂丛。善堂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其文化集儒释道与潮汕本土民俗于一体,其建筑融合祭祀、慈善与殡葬功能,其慈善精神渗透入地方文化体系中,形成具有"真、善、美"慈善精神的宗教与艺术,更成为潮汕人族群认同的重要部分。潮汕善堂是岭南民间独特的宗教艺术瑰宝,其成为文化类型学的区域表达。  相似文献   

8.
自明末清初开始,北方个别民间教团中的民间艺人,便根据俗文学传统故事编写和演唱文学故事宝卷,宣传教义,宣扬因果,娱乐听众。这类宝卷都按照教派宝卷的形式,卷名多冠以"佛说";韵文主要是经忏式的韵诵,故称"念卷"。清政府在康熙朝末期开始严厉镇压各地民间教派,这类念卷和宝卷便逐渐淡化其宗教色彩,而成为民间的信仰教化娱乐活动。它们的发展,同江南吴方言区的民间宝卷,在宗教文化背景、题材来源、形式发展等方面都有不同;同时,也没有发展成为商业性演出的民间说唱艺术。所以,尽管留下了许多民间抄本宝卷,但近现代民间的念卷活动在许多地区消失了,只在山西和甘肃河西地区仍有存留。  相似文献   

9.
以下是《共同福益》(Commonweal,一份自由天主教杂志)的伯纳德·普鲁萨克(Bernard Prusak)于1998年1月对罗尔斯的访谈。我将它略作剪裁收入本文集(616-622页),因为它澄清了一个对罗尔斯来说非常重要的主题,即:一个自由社会与在该社会中繁荣生长的诸多宗教之间的关系。《罗尔斯文集》编者普鲁萨克:在《正义论》索引中并没有宗教这个条目,但在你新近的著作如《政治的自由主义》和"公共理由再探索"中,宗教即使不是中心的主题,至少也成为了主要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民俗学者大卫·哈弗德基于超自然信仰鬼压床的研究案例提出了"经验中心研究法",它是民俗学者在民间信仰研究传统的脉络下,公平对待信仰和鲜活经验的尝试,同时也与宗教学领域的宗教经验研究形成一种呼应。哈弗德将经验本身作为考察对象,认为经验贯穿信众形成与保持信仰的动态过程,并由此提出"经验来源假设",即有些信仰来自于某种特殊的经验,独立于文化的存在而存在。这一观点对传统的"文化来源假设"具有一定的挑战,进而引发了对个人经验与文化传统之间辩证关系的再思考。"经验中心研究法"突出个人信仰经验的独特性,并强调经验知识的重要性,应成为民俗学者探索民间信仰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1.
五显是始见于宋代民间的一路神道,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曾广为流传。华光是佛家的一位菩萨,时见于佛典之中。在流传过程中,其面目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明代以来,二者合流,成为民间通俗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形象。其流传和变化涉及到宗教、民间信仰以及民间通俗文学的多重作用,这对于认识相关问题或许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2.
王琨 《文化遗产》2016,(5):90-98
在具体的社会空间中,民间信仰文本在不同的力量与话语下被生产出来,而不同层面的群体或个人也都在运用各自的叙事策略来塑造着自认为"合理"与"有效"的文本。本溪地区王大仙姑信仰文本即可分为民间、寺庙与官方三个维度,其中民间文本关注合理性与情感向度,寺庙文本寻求宗教化与谱系化,而官方文本则着重打造遗产化与商品化。随着民间信仰的复兴以及"非遗"保护与民俗旅游的兴起,在多重力量的交织下官方文本与寺庙文本不断进行重构,同时民间文本也并没有失去讲述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
白族民间美术是在白族民间固有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一种独特的创造,蕴含着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了质朴的审美观念。而其中的甲马纸艺术是最具白族文化特色的一个门类.它所包涵的信仰心理和民俗观念,深刻反映出白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文化思想和宗教意识.对研究白族的思想史、宗教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对这部分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整理。  相似文献   

14.
正版语文     
宋美龄姊妹几个? 如果我问你:"宋美龄姊妹几个?" 你肯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个."但是,按照中国很多地方的语言习惯,正确答案应该是六个,而非三个.对,宋美龄姊妹六个,按照序齿排列分别是--宋蔼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这个答案可能会让你困惑,怎么把宋氏三兄弟也划到"姊妹"行列里去了?我们今天探讨的就是"姊妹"一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李安在历年作品中多以家庭伦理、中西方文化冲突、小人物身份认同为主题,而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中,他将人物抽离出复杂的社会文化关系,以一片汪洋大海为"实验田",探索抽象而普遍的哲学问题:宗教、信仰和纯真。《少年派》体现了李安作品的主题升华———从个人在多元文化的挣扎到个人在世界中的自在栖居。这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对存在有纯真信仰,用电影与世界真诚沟通的华人导演的东方特质。  相似文献   

16.
王永 《新闻世界》2011,(6):182-183
苏童的女性主题小说,站在人性的立场上对女性生存困境进行关注,表现出了他对女性群体的悲悯与同情。本文通过对妓女化的人物设置、非历史化表达、女性与女性对抗冲突模式和意象化写作四个方面解构苏童女性主题小说,探讨苏童在探寻人性中运用的典型化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7.
抗战烽火唤醒了本以求真为目的的大学者顾颉刚胸中爱国救民的热情,在"到民间去"的时代氛围下,他走出象牙塔,面向民间,开展了卓有成绩的民众读物运动。他的民众读物运动具有寻找代理人进入民间、正视民众的学习方式以及尊重民众原有文化等特点。这就在梁簌溟、晏阳初等领导的民众教育运动之外,探索出了知识分子走向民间的另外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8.
张文恒 《文化遗产》2016,(2):95-104
在故事层面,明戏曲《绣襦记》经历了从唐至明近700年的民间积累与文人创造。它有似于《琵琶记》的体大辞美,却没有像高明那样对原主题做巨大地改造,近于"荆刘拜杀"的生气勃发,却又比它们显得精于铺垫、文理细密。该剧民间色彩与文人创造俗雅并陈,表现出多重的面貌。"戏文"、"南戏"与"传奇"三个概念,"戏文"可指宋戏文,但更多与早期"南戏"(南曲戏文)意思一致。明嘉靖后文人大量参与戏曲创作,"南戏"改称"传奇",以别其俚俗。从《绣襦记》剧本形态的多面性可以看出:涵盖了文本、音律与旨趣三个维度的剧本体制,是"戏文"到"南戏",再到"传奇"演进的内在动力。从民间创造,到文人模拟,再到文人独创,三者在本质上并无截然的区分。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变迁从未停歇,而民间艺术也在持续不断地变化以满足那些创造和使用它的人们的需求。墨西哥阿玛迪绘画的产生和发展是巴尔萨斯河上游谷地的纳瓦尔人对其面临的经济挑战所作出的一种回应。不仅如此,这门民间绘画艺术还帮助建立起了村庄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的新渠道。而当外部威胁来临时,纳瓦尔工匠自发地运用起这个已成为传统的"新民间艺术类型"来应对危机。值得注意的是,在对阿玛迪艺术的观察中,笔者还发现圣地亚哥这一圣人形象的角色转换体现出了民间传统文化符号的多重复合性。  相似文献   

20.
明清西方传教士对儒经的译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宗教比附,宗教融合与比较、文化汲取,这一历史轨迹体现了西方对儒家文化从"侵入"到"汲取"的历史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