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参考旧有文献及实地调查之基础上,对广东省增城市石滩镇麻车村一带及广东省龙门县蓝田乡一带流行之舞火狗活动的基本情况作出了描述;并对增城舞火狗活动之起源及其与龙门舞火狗活动之关系作出了考释。文章进而指出:其一、增城舞火狗的驱疫功能与古代傩仪是一致的。其二、增城舞火狗在许多具体表现形式上与古代傩仪也是相近的。其三、增城舞火狗最初应起源于古代汉族的傩仪。其四、增城舞火狗在其艺术化的过程中吸收了龙门舞火狗的若干特点,但二者具有不同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由生态理念推演的具有"原生态"因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禾楼舞,是原始巫、傩文化结合的产物,有几千年历史,被称为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以郁南地区、岭南地区、甘肃等地的傩舞表演为例,记述中国部分地区仍进行的较为古老的表演仪式,在传承中不但保留壮族、瑶族古代巫舞、傩舞因子,而且也与山歌对唱、祭神、打醮仪式、刘三姐故事等民间文化因素糅合,显现出百越巫文化圈傩文化的特点和现代色彩。然而,歌舞"展演"活动中一些傩仪失去了"原汁原味",也不太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因此,当前的问题就是要如何使这些原生态文化活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现代因素。  相似文献   

3.
"队舞"是宋代宫廷歌舞形式之一,属于一种表演性的群舞。宋代队舞是在唐代宫廷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队舞有别于唐代宫廷舞。本文主要谈论宋代时期宫廷食飨歌舞形式"队舞"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据档案记载.“川南苗族踩山节”是川南苗族人民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节庆活动.是生活在乌蒙山境内的苗族群众联络情感、互通信息、喜庆丰收、寻求情侣和维系本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其中必不可少的边吹芦笙边跳舞的芦笙舞。则是最为主要和最为精彩的节庆内容。  相似文献   

5.
文化生态保护的关键在于对传统文化空间与文化传承主体的有效保护。针对广东省最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连南瑶族聚居区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按全面整体保护、特色村寨保护与遗址保护三类标准对连南排瑶传统文化空间予以分类保护,并建立涵盖瑶族民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组织机构在内的文化传承主体保护机制,唤醒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瑶族民众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在传统人文土壤里继续生长,使保护工程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文化多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正在走向坚守本色、保持传统还是融合同化、放弃自我的十字路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是信守这一准则,我国的瑶族研究才成为一门"显学",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瑶族研究  相似文献   

7.
"巴渝舞"又称"巴渝戏"、"巴俞舞"、"俞儿舞"、"昭武舞"、"宣武舞"、"摆手舞"等,是古代巴渝地区非常流行的一种少数民族歌舞,也是中国文字记载中最原始、最古老的舞蹈品种.  相似文献   

8.
刘祯 《文化遗产》2008,(4):35-43
民间小戏是中国戏曲最常态的表演和范式,它的形态价值不仅是形成大戏、本戏的"初级形态",而且具有自己自主、独立的艺术价值,是大戏、本戏和小戏共同构成一部完整的中国戏曲史。承认小戏为戏,承认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娱乐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就意味着对以往戏曲史的重新审视,包括戏曲形成的时间和标志物,当然更主要的,中国戏曲的内涵内容、形式形态因此而更觉丰富多姿,戏曲史也做到一种真正的回归——对民间的回归和对戏曲作为民间艺术本质的建立。在小戏的保护和生态建设中,视野不能局限于舞台,应该看到小戏生存、发展的民俗文化、宗教祭祀文化链,它是一个超越戏曲和艺术的文化生态系统,看到并重视这种生态链的保护、建设,对小戏的保护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傩"是我国古代华夏民族的一种由巫者戴面具驱鬼逐疫的宗教祭祀仪式。在周初,就有关于"傩"的文字记载。"傩"在当时分为"有司傩"和"乡人傩"两种[1]1"。有司傩"主要是宫廷祭祀采用的仪式,到汉代发展为宫廷傩舞。舞者头戴假面,手执干戈,驱鬼捉鬼,也称为"方相舞"。而"乡人傩"则是寻常百姓驱鬼逐疫的仪式。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傩"逐渐由一种祈天向娱神转变,成为了一种具备浓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有许多的民间信俗、祭祀等礼俗活动,有的诸如妈祖和城隍信俗、祭祀等活动被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列为民俗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但这些民间礼俗活动不仅是单纯的民俗类非遗项目,也是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传统戏剧类,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等众多非遗项目的综合载体,尤其是妈祖和城隍信俗、祭祀活动,保存着大量的国家礼制传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由于种种原因,有关部门和人群对"整体性"保护的理念认识不足,在恢复民间礼俗和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补贴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等非遗保护工作中,出现了仪式不合乎礼制、职能部门缺乏协调、传承人群鲜有年轻人,以及对民间礼俗涉及的非遗项目历史背景、文化知识梳理欠缺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妈祖与城隍信俗保护中尤为明显。所以,需要树立"整体性"理念下的妈祖与城隍信俗保护理念,将民间礼俗纳入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整合资源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全面的科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寻珍归宝     
《兰台世界》2012,(16):50-51,53
"瑶族盘王节"书册及纪录片入藏贺州市档案馆近日,贺州市文联将广西贺州民族研究会出品的《瑶族盘王节》、瑶学丛书编辑委员会出品的《瑶族盘王节祭祀礼仪研究》书册及纪录片影碟送到贺州市档案馆,无偿让档案馆作为馆藏保存。作为瑶族人民纪念始祖盘王的传统节日,瑶族盘王节于2006年5  相似文献   

12.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被过度商品化、庸俗化,这似乎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现象。然而,印尼巴厘人在利用传统歌舞、宗教仪式、手工技艺等"非遗"旅游资源过程中,却能够很好地平衡"神圣与世俗"、"本真与流变"、"局内与局外"、"传统与现代"等诸多二元关系,他们以"文化旅游"为中介,建构"社区参与"和"原生态利用"机制,妥善处理上述二元关系,从而有效地保护、利用、传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巴厘现象"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大仙信仰及水面醮是澳门渔民的一种民间信俗。朱大仙信仰只在船上进行膜拜,打醮活动具浓厚宗教礼仪祭祀色彩,只限渔民参加,外人无从得知活动过程,气氛神秘。朱大仙水面醮包含了仪式和节庆的内涵,代表了民族文化多样性中,澳门渔民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是澳门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论述该海神信仰活动及澳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相似文献   

14.
"勾栏"产生于两宋时期,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勾栏歌舞的发展标志着中国歌舞发展已经进入商业市场,中国古代歌舞商业剧场模式开始走向成熟,在中国古代歌舞剧场的发展史中,两宋勾栏歌舞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正月十五,是景颇族的传统节日——"文崩统肯目瑙纵歌";节日以独特的目瑙纵歌闻名于世。"目瑙纵歌"意译为: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集在一个场地跳舞唱歌。景颇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目瑙纵歌是一种罕见的大型歌舞。每次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参加,歌舞盛会把景颇人集拢起来,纵情歌舞二至四天,欢庆过去一年的丰收,迎接新一年的开始;在欢聚中,互相交流思想感情,加深了解,促进团结,推动景颇  相似文献   

16.
人的行为语言,总是在"叙说"着自我从生活境遇中获得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及伦理规范等文化秉赋。正确地解读行为叙事,能够辨别人们的文化差异,最大限度地缓解文化冲突,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通过行为叙事进行文化识别和文化表达、艺术创作,是影视编导及表演界人士应具有的一种基本功。  相似文献   

17.
从初心出发     
正这是怎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没人说得清楚,只是知道一切的生老病死,甚或嫉妒、陷害、友谊、善良等等都可以被贩卖、收买。玉林狗肉节甚嚣尘上,对动物的保护和尊重,其实引发的是一种生命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对每一样生命尊严是否该给予保护和尊重的讨论。古代祭祀用品叫做"牺牲",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牺牲"也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改变一种风俗习惯和口味之趋确实不易,只是让动物的牺牲不那么血淋淋的昭然与公然示衅,也是一种尊重和悯怀。生活在  相似文献   

18.
瑶族档案文化传播是指瑶族档案文化通过个人、群体、组织、大众等媒介或路径进行扩散和传播。其传播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瑶族档案文化传播的各个组成部分,即主体、内容、对象、途径、目的、效果;二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研究其体系构成有利于达到其传播目的,实现瑶族档案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金铃 《湖北档案》2014,(7):19-22
正一、何为档案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可见,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具有时代价值,体现了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现实诉求。时代背景催生的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的自我顿悟、文化的自我反思、文化的自我批判、文化的自  相似文献   

20.
《敕存汤王行庙之记》刊刻于宋开宝三年(970),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舞亭碑刻,其"凸"字形的舞亭形制,对于探讨中国早期神庙剧场形制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碑文表明山西阳城的商汤信仰早在唐五代时期即已萌芽,至宋初继续发展并日趋繁盛。碑文中描述了宋初民间祠庙的建筑形制,对于研究当时的民间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碑刻记载了民间祠庙祭祀用乐为胡部乐,此乐由唐至宋,经由乐户的传承而兴盛。碑刻显示宋初神庙祭祀贡品包括象牙、麒麟等域外宝物,这类物品在宋初民间祭祀仪式上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唐宋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