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春春的雅称如下: 三春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孟郊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九春春季共90天,10天一春。阮(?)有“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诗句。春青春天万物复苏。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句。青阳春天阳光明媚。陈子昂有“白日美不归,青阳  相似文献   

2.
四季的别名     
春三春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陶渊明《和郭主簿》:“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九春春季共九十天,合九旬,故称“九春”。阮籍《咏怀》:“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相似文献   

3.
春之别称     
和人有别名雅号一样,春也有许多美名别称。这在我国古籍之中,屡见不鲜。三春:古人习惯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有的诗文提到“三春”,其实就是指春天。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相似文献   

4.
春文化品趣     
春谚 民间流传着许多与春天有关的谚语,如“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春雨贵如油”“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春无三日晴,冬无三日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交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无日晴”“春暖春晴,春寒春雨”“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蒙蒙炙死鬼”“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春时东风双流水,夏时东风旱死鬼”“春风种芍药,到老不开花”“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春风不刮,草芽不发”“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这些与春天有关的谚语通俗易懂,自然生动,深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5.
“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元稹《生春二十首之九》)柳,是春天的使者,它体态轻盈,婀娜多姿,历来是诗人骚客的宠儿。在我国古典诗苑里,既有“杨柳”“垂柳”“高柳”“绿柳”,也有“寒柳”“金柳”“烟柳”“雪柳”,此外还有“柳枝”“柳叶”“杉口梢”“杉口絮”“柳绵”……诗人借助“柳”这一意象,或状景,或抒怀,或喻人,或讽世,不一而足,魅力无限。  相似文献   

6.
四季     
一潭融化的雪水+一片嫩叶=一个温柔的季节。春一切寒冬留下来的顽固分子,都在这温柔的季节里化作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以后便有了“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佳句。春,犹如一位端庄的淑女。她温柔,所以才会有“轻风拂面”、“和煦阳光”、“蒙蒙细雨”、“点点新绿”。春天的太阳——朝气蓬勃;春天的万木——生机盎然;春天的人们——干劲十足。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思路】统编二下第一单元围绕“春天”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体裁各异,有古诗、散文,还有童话故事,表现了早春时节的美景美事,尽显春天的美好。前两篇课文《古诗两首》《找春天》,虽然体裁不同,但是都侧重于对春景的描写。进入这两篇课文,犹如叩开了春之大门,扑面而来的是多姿多彩的春天。这一内容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一学段学习内容“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高度契合。因此,创设“轻叩春之门”这一学习情境,带领学生在“寻春”“品春”“颂春”中体会春之美好。  相似文献   

8.
春天,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最诗意的季李。《红楼梦》中贾府四艳分别被命名为“无春、迎春、探春、惜春”。后三者中“迎、探、惜”三个饱含深情的动词很能反映传统文人墨客对春天的喜爱。关于春天的散文,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朱自清那篇热情洋溢地赞美春天的《春》。  相似文献   

9.
一、猜谜导入三人同日见,百花齐争艳。(打一字)(谜底:春) 二、知“春” 1.你们知道春天还有哪些名称?(春季、春令、阳春) 2.给出“初春”、“仲春”、“暮春”三张卡片,请学生按时间顺序排列。 3.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春天有六个节气,看《新华字典》节气表。  相似文献   

10.
星星姐姐:盼望着,盼望着,三月来了,春的脚步近了。“春天来了谁知道”?就让我们乘上“春天的马车”去追寻春的足迹。“三月的池塘”是春天的眼睛,“雨点儿”是春天的音符,听,他正拨响大地的琴弦,奏出一曲曲春之歌。春天来了,她正缓缓地走进我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11.
    
二月,冬悄悄地从雪里退去,春偷偷地从地下长出来。三月,冬一下子撤退六百里,春也一下子生得亭亭玉立。春天,可不仅仅在于“春”,更有一面“天”在。春天的天是好的呀:没有夏的那样低,低得叫人心生烦闷;没有秋的那样高,那样  相似文献   

12.
五月,春天终于热热闹闹地来了。自古以来,爱春的人极多。白居易有诗曰:“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赞美春天有助于养生,应该及时行乐,“人心至此,不求畅而自畅”。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先生的《春》不是写的一时一地的春天,而是以某地为背景,写了整个的春天。细读课文,我们便会发现有一条明显的时间轨迹,我们随着“春天的脚步”,从“立春”走到“清明”前后。朱先生以细腻的笔触,诗一般的语言,一路写  相似文献   

14.
品教材翻开这一课,就有一种春风入怀之感。学习这一课,就是在阅读春天,就如同在和春天对话。从“三分春色”到“春意渐浓”到“春深似海”,每一行词串所表示的春之事物,呈现出一种递进性、延伸性,最终构成“春满人间”之势;由和风细雨、柔柳嫩芽的安静,到百鸟争鸣、百花争艳的热闹,给人一种“渐行渐远渐无穷,人间处处是春天”之感。说目标1.入春境:和孩子们一起在词串所构成的意境中踏青、游春、沐春风、淋春雨、听春鸟、赏春花。2.读春词:读准其音,认清其形,品出其情。3.识春字:认识并书写“春”、布”、谷”三个生字。明思路根据词串所代…  相似文献   

15.
从“冬”到“春”——运用洪镇涛“学习语言”论指导语文教学举隅●李金焕(一)“所有爱自然的人都爱春天,我也不例外。同学们,你们呢?”“我们也一样,爱—春—天!”“啊,我们都爱春天。其实啊,我爱春天,更爱朱自清的诗一样的散文《春》。是不是文学艺术对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总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很多美好的字眼,如“百花争艳”,如“勃勃生机”,如“希望”……,事也好,物也好,跟“春天”一“对接”就有了“想头”就有了“精神”就有了“力量”,如“科学的春天”,如“教育的春天”,如“《当代教育论坛》的春天”……。教育的发展恰逢其时,中国的教育正踏着春的鼓点走向新的发展征程。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语文兴趣课上,蒋老师为我们安排了一次关于春天的游戏,让我们写“春”字开头的成语、含“春”的词语、新春的对联和巧填春花。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巧填春花”。“巧填春花”就是在五首古诗中的空格里,分别写上春天开的花朵名称。第一首诗是《春游湖》,在第二行中就有两个空格让我们填。“夹岸□□蘸水飞。”应该填什么花呢?我的脑子不停地思索着。突然,沈卓彦举手了,他说:应该填‘桃花’,夹岸桃花蘸水飞。”“对呀,桃花!我怎么没想到呢?”我自言自语道。第二首古诗有两种春天的花要填。诗的名字叫《春日》。“有情□□含春泪,无力□□…  相似文献   

18.
<正>师:同学们熟悉了课文内容,下面我们一起完成一个活动。在“春”这个字的前面或者是后面添加一个字组成新词语,来表达你对某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并说出你添加的依据。生:我在“春”的前面添加一个字“盼”。因为课文的开头连用了两个“盼望着”,构成反复的修辞手法,能让我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期盼之情。生:我在“春”后面添加“雨”,因为课文第六段描写的是“春雨”。生:我在“春”前添加的字是“赞”。从课文结尾部分的第八、第九和第十段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9.
春游进行时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里描写春天的最生动的句子。看了这几句,就好像有一只春天的小鸟从我们的心底飞出,越飞越高,飞向等待它的春的天空,春的绿色,春的明媚,春的盎然。  相似文献   

20.
在生意盎然的春天,开展这个活动,既能唤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又能使他们怡情养性,增长知识,活跃身心。活动的准备阶段,可发动孩子们积累一些关于春天的知识,如“春天从哪天开始”,“春天的特点是什么”;搜集一些春字打头的词汇和成语,如“春光灿烂”等,自编一些赞美春天的诗歌。活动最好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可分三步进行。一、访春。在选定的地点(郊外、公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